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8期

高频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诊断颌下腺结石的价值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高频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诊断颌下腺结石的价值(pdf)[摘要]目的探讨高频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在颌下腺结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14例经手术证实为颌下腺结石并做过彩超的病例,应用高频探头二维超声对颌下腺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及导管进行观察,利用彩色多普勒对腺体血彩及导管内是否有血彩进行观察。结果颌下腺结......

点击显示 收起

    高频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诊断颌下腺结石的价值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高频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在颌下腺结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14例经手术证实为颌下腺结石并做过彩超的病例,应用高频探头二维超声对颌下腺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及导管进行观察,利用彩色多普勒对腺体血彩及导管内是否有血彩进行观察。结果  颌下腺结石阳性率为85.7%,颌下腺结石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  高频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不仅对颌下腺结石诊断准确率高,而且能很好定位指导手术。

    [关键词]  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颌下腺;结石

      颌下腺结石既往靠临床医师触诊及X线诊断,确诊率均不高,本文总结14例经手术证实为颌下腺结石并做过彩超的颌下腺声像特点,探讨高频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诊断颌下腺结石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4例为我院2000年1月~2006年6月经手术证实有颌下腺结石且均做过彩超检查病例,男9例,女5例,年龄25~60岁,患者均有颌下腺肿大病史。

    1.2  仪器  选择HP IMAGE POINT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探头频率为5~10 MHz。图像采集使用工作站及热敏打印。

    1.3  检查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探头稍向两旁侧充分暴露颌下,多切面观察颌下腺,重点观察与下颌骨体部平行的斜冠状切面,观察腺体大小、实质回声、导管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常规对比检查对侧颌下腺。图像用工作站采集及用高密度热敏打印纸拍片后数码照相。

    2  结果

    2.1  根据结石所处位置将颌下腺结石分为三类[1]  (1)颌下腺腺外结石,可以具体测定结石距腺门距离。本组5例(35.7%),2例结石位于近导管开口处口底导管内,超声未检出,占总数14.3%,占腺外结石40.0%;准确提示结石位置3例,占腺外结石60.0%;(2)颌下腺腺内结石,本组6例(42.9%),B超准确提示;(3)颌下腺腺门处结石,本组3例(21.4%),B超准确提示。其中1例对侧不肿大颌下腺内可见腺内导管小结石未手术。根据单个颌下腺内结石数目分为单发及多发,本组结石单发9例,占64.3%;结石多发5例,占35.7%(图1)。颌下腺结石全部伴颌下腺炎,患者有反复颌下腺肿大病史,其中急性炎症3例,占21.4%;慢性炎症3例,占21.4%;慢性炎症急性发作8例(1例病例诊断合并脉管瘤),占57.1%。30岁以下1例,30~40岁9例,40岁以上4例。

    2.2  颌下腺结石的超声声像  颌下腺均较对侧增大,腺体内导管回声增宽,常可见强光团伴声影,急性炎症时内部回声偏低(图2),光点增粗,分布欠均,慢性炎症时内部回声增强,内光点增粗,分布欠均匀。CDFI:急性炎症时腺体血流丰富,慢性炎症时无明显变化,慢性炎症急性发作大部分无变化,少部分血流稍增多,腺体导管内无血彩。颌下腺导管结石表现为强光团伴声影,部分不伴明显声影,多个者呈串珠状排列。颌下腺导管与血管区别是二维超声管壁薄者为导管,厚者为血管,且导管内常可找到强光团伴或不伴声影;CDFI示管壁薄者内无血彩,厚者可见血彩(图2)。

    3  讨论

    颌下腺结石是最常见的涎石病,占涎石病的90%。涎石病是指涎腺导管内钙化性团块沉积而引起的一种疾病。

    颌下腺解剖特点是腺体位于颌下三角内,导管出腺体后向上走行且不规则,开口于口底,导管全长5 cm,外径2~4 mm,颌下腺导管细长,径路较远,是结石与炎症的好发部位[2]。口底异物易于嵌入导管内形成结石,加之颌下腺分泌黏液黏稠,含黏蛋白较多,流动性较差,易于附着在异物上,因此容易形成颌下腺结石。颌下腺结石的临床表现是反复颌下腺肿大疼痛,一般表现为进食后肿胀,餐后很快消退,部分继发感染后不易消退,引起颌下腺持续肿大,临床有颌下腺肿大压痛,有时怀疑为颌下腺肿瘤

    肖萍等[2]认为颌下腺结石男性多于女性,多为20~40岁青壮年。本组统计男性多于女性,20~30岁占64.3%,与上述结果一致,而且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0~30岁。本组颌下腺结石单发占64.3%,结石多发占35.7%,结石单发多于多发。

    本组颌下腺结石病例阳性率为87.7%,准确诊断率为100%,漏诊病例均为腺体外结石且离腺门较远,可能是结石位于口底导管位置,口底气体干扰而未显示。彩超未诊断为颌下腺结石者亦可见颌下腺炎症声像,可见导管增宽,提示梗阻存在,为临床提供及有价值的信息,临床医师根据超声声像及临床特点亦可进行手术治疗。本组病例有1例常规对侧颌下腺对比检查时亦可见颌下腺导管结石而无明显颌下腺炎,可能是结石未梗阻未曾引起感染而无临床症状。颌下腺结石以往主要是根据X线检查,但定位不直观且透X线结石漏诊,现根据高频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检查阳性率高且能直观清晰准确定位颌下腺结石,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了很好帮助,克服了X线检查的不足,更为临床医师所青睐。

    高频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诊断颌下腺结石直观,阳性率高,准确率高,能很好指导手术,可作为颌下腺结石的首选诊断方法。

    (本文图片见附页2)

    [参考文献]

    1  陈丽萍,张鸿歧,顾亚军.颌下腺结石超声显像及X线对照分析.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9,15(4):279-280.

    2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第4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356.

   作者单位: 415001 湖南常德,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德山分院功能科

   (编辑:夏  琳)

作者: 郑飞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