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9期

CT在恶性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评价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CT在恶性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评价(pdf)颈部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恶性肿瘤预后和导致患者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颈部淋巴结转移,是提高生存率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CT在恶性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准确性进行评价分析,为颈部淋巴结转移的CT诊断提供参考价值。24例患者全部行颈部淋巴结......

点击显示 收起

    CT在恶性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评价(pdf)

 颈部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恶性肿瘤预后和导致患者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颈部淋巴结转移,是提高生存率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CT在恶性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准确性进行评价分析,为颈部淋巴结转移的CT诊断提供参考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24例,男18例,女6例,年龄18~82岁,平均61岁。24例患者全部行颈部淋巴结CT扫描,将扫描结果与临床触诊、淋巴结清扫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

    1.2  检查方法  全部患者采用美国GE公司Hispeed NX/i双螺旋CT机扫描,采用横断位自颅底至胸廓入口扫描范围,层厚、层距3~5 mm,其中10例行增强扫描。

    1.3  诊断标准  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标准:(1)气管食管沟旁淋巴结直径≥5 mm,其他区域淋巴结直径≥8 mm作为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大小标准;(2)CT增强扫描见淋巴结边缘明显强化,中心区呈低密度变性、液化或坏死。CT扫描结果经影像诊断科CT室两位主治医师在不参考任何临床、手术和病理资料的情况下进行双盲分析。

    2  结果

 本组24例患者中行单侧淋巴结清扫术19侧,双侧淋巴结清扫术8侧,共27侧。根据病程记录,20侧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经临床触诊确认15侧,假阴性(即隐匿转移)5侧,临床触诊敏感性为75.0%。对7侧无淋巴结转移,触诊阴性5侧,假阳性2侧,特异性71.4%,见表1。 表1  颈部淋巴结转移临床触诊与CT诊断比较CT扫描共检出18侧有颈部淋巴结转移,除了全部检出临床触诊的阳性病例外,还检出5侧临床触诊假阴性中的3侧,仅2侧为假阴性。对临床触诊真阴性的5例,CT扫描全部正确评价,还排除了临床触诊2侧假阳性中的1侧,仅有1侧为假阳性,特异性为85.7%。经统计学处理,CT与临床触诊的敏感性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特异性与准确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临床触诊阴性的10侧中,5侧有淋巴结转移,临床触诊隐匿转移率为50.0%(5/10);CT扫描阴性的8侧中,2侧有淋巴结转移,CT诊断隐匿转移率25.0%(2/8)。

    3  讨论

 恶性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文献报道其预后生存率较无淋巴结转移者下降约50.0%。患者入院一般首先是采用临床触诊进行常规检查,其准确性受到检查医师经验、淋巴结大小和部位等因素的影响。对于个别较深解剖部位的淋巴结有时难以触及,这就使临床触诊未发现淋巴结转移的假阴性增高。本组假阴性率(隐匿性转移率)为50.0%。如果对所有临床触诊阴性的患者均采取手术或放射治疗,则必然对部分患者造成过度治疗而影响生存质量,但如果对其全部只进行随访观察,又必然会造成临床触诊的假阴性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治疗而导致淋巴结转移降低生存率。随着对颈部解剖认识的加深和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发展,淋巴结转移影像诊断的准确性明显提高。本组CT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明显高于临床触诊。本组24例患者共行淋巴结清扫术27侧,在20侧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中,假阴性5侧,CT检出其中3侧有颈部淋巴结转移,隐匿性淋巴结转移检出率为60.0%,从而使临床触诊隐匿性转移率由50.0%下降为20.0%(2/10)。对本组全部27例,颈部经CT扫描后只有2侧有隐匿性转移,几率为7.4%。因此,对于临床触诊和颈部CT扫描均为阴性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对医生和患者还是必要的。临床触诊和CT检查的对比分析,笔者认为CT扫描评价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明显优于临床触诊,在恶性肿瘤颈部临床触诊为阴性的患者中,仍有颈部淋巴结隐匿转移的较高危险。所以,在临床检查中就有必要常规行颈部CT扫描,这样就能检出增大的淋巴结,必要时再行CT增强扫描,以利于与周围正常组织相鉴别,这样不但可以反映出淋巴结密度的变化,提高阳性检出率,也防止了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的漏诊发生。

    作者单位: 721004 陕西宝鸡,解放军第三医院影像科

  (编辑:夏  琳)

作者: 戴 捷,张志民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