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11期

对临床医学生超声诊断教学的质量控制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对临床医学生超声诊断教学的质量控制(pdf)[摘要]针对临床医学院对医学专业学生《超声诊断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超声科把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运用到教学全过程中,进行了教学质量控制,使教学模式从灌输型向启发型转化,开展开放式和启发式教学,推广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超声诊断学的兴趣,为培养合......

点击显示 收起

    临床医学生超声诊断教学的质量控制 (pdf)

    [摘要]   针对临床医学院对医学专业学生《超声诊断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超声科把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运用到教学全过程中,进行了教学质量控制,使教学模式从灌输型向启发型转化,开展开放式和启发式教学,推广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超声诊断学的兴趣,为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打下基础。

    [关键词]   超声诊断学;教学改革;质量控制

      超声诊断学是现代医学影像学重要的分支之一,在临床诊断中承担了重要的作用,不但是一门学科,也是临床专业的医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因此,对于超声诊断学教学质量的控制直接影响到医学生的临床素质。国际标准化组织即ISO质量管理体系是世界上最具权威性的标准化专门机构。它的主要活动是制订ISO标准,协调世界范围内的标准化工作。2002年引入我院,开始在医疗、教学中全面实施这种标准体系原则和方法。超声科承担了上海交通大学临床医学院和研究生院研究生教学中《超声诊断》讲课任务,每年带教实习和见习学生数百人。面对繁重的教学负担,超声科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下,对超声诊断学的教学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和质量控制,现对一些经验进行总结和探讨。

    1   教学资格认证,加强对带教教师的选拔

    超声科目前参加授课教师中教授和副教授的比例在2∶1左右,教授承担了临床医学院7年制和研究生教学,副教授承担了5年制本科和夜大教学工作。对首次承担大课讲课的教师,要历经公开讲课,由我院资深教授组成专家组进行考核,通过资格认证,方可进行讲课。这些副教授工作态度踏实、严谨,对教案进行充分准备,讲课质量高,经过专家们的指导和帮助,上课质量得到了强有力地保证。根据取得的经验,我科在年轻教师中也推行教师资格认证,确保了教学质量,同时,对青年教师进行辅导,从讲课内容,多媒体教案辅导,到基本礼仪知识,使青年教师具备初步的讲课知识,培养青年教师完成小讲课工作。在教案准备中,要求年轻医师在小讲课中应用多媒体教案,提倡教学创新。为了确保教学质量,让每一批实习和见习学生都能得到相同质量的教育,我们还引入考核机制,在讲课中,由教学干事对青年教师进行考核,课后进行点评,总结讲课经验,指出不足之处。经过反复锤炼,年轻教师已成为教学中得力骨干,涌现出多名教学先进。

    合格的教师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是教学质量控制中的重中之重,我们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考核,促进了任课教师讲课水平的提高。

    2   教学理念灌输和引导相结合

    注重理论教学转向有所侧重,有的放矢地教学。将教学的难点讲深讲透,由点及面,密切结合临床知识,放大超声与临床学科的知识结合点。

    进入我科的临床医学院学生都经过了临床大科轮转,对于超声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非常感兴趣,我科抓住这点,将超声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与临床重点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有利于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为医学教学模式的改变提供平台。

    3   改变理论教学授课模式

    引入启发式、互动式、导入式等教学模式[1],以病例开始引入讲课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设问的方式突出授课重点、难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回答问题的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授课中突出临床特点,理论联系实际,用基础知识解决临床问题。以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唱主角,教师对知识点进行总结,提取精华部分,这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这样可以促进学生从记忆型、模仿型向思考型、创新型转变,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素质[2]。

    4   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考核

    临床实习阶段是学生对临床技能进行全面提高的过程,也是教学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学生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纯理论考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我科在考核中加入了看图分析的面试部分,面对电脑版的超声静态和动态图像,学生们可以发挥想象,只要具有良好的分析能力,同样可以得高分。这个考试模式的改变,要求学生平时花费很大的精力和时间,才能在2周的时间中完成“看图识字”的过程。这一考核方法的改变显著地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使教师抓住学生的思路,学生学到的知识更为广阔。

    5   改革考核分值之比

    运用考核的杠杆作用,增加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根据临床医学院的要求理论和实践考核的分数之比为2∶3,其中理论40%和实践60%,我科细分了考核评分,理论、图像机考和平时表现分别为1∶1∶2(25分∶25分∶50分)。在学生入科教育时就公开评分准则,使学生们心中有底,端正了平时的实习态度,出勤率达到95%以上,在考核中,学生的实习分数达到优良成绩的比例达到90%以上。

    在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中,始终将质量控制放在首位,在各个环节进行质量监控,维护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提升了科室的整体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玲,蔡云麟,许家福.临床医学生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探讨.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6,3(3):286-287.

    2   袁蕙芸,谢宗豹,陈佩.临床医学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5:51-53.

    作者单位: 200001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超声科

   (编辑:丁剑辉)

作者: 李萍,李凤华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