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11期

肋骨肿瘤的CT诊断(附7例报告)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肋骨肿瘤的CT诊断(附7例报告)(pdf)[摘要]目的探讨CT扫描对肋骨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病变部位行薄层CT扫描,必要时行矢状位和冠状位重建,对病变进行观察。结果可观察到病变的大小、形态、内部结构、肋骨有无破坏以及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CT扫描对肋骨肿瘤的明确诊断有重要价值。...

点击显示 收起

    肋骨肿瘤的CT诊断(附7例报告)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CT扫描对肋骨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病变部位行薄层CT扫描,必要时行矢状位和冠状位重建,对病变进行观察。结果   可观察到病变的大小、形态、内部结构、肋骨有无破坏以及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结论   CT扫描对肋骨肿瘤的明确诊断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肋骨;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CT in diagnosis of rib tumor

    WANG Baoji.CT Room,Daxinganling Regional Forestry Group General Hospital,Heilongjiang 165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CT in diagnosis of rib tumor. Methods   Thin slice CT scan was performed and sagittal or coronal reconstruction were conducted necessarily.Results   Size,form,inner structure,bone condition and inter relationship between lesion and adjacent tissue could observe. Conclusion   CT scan may play an importocnt role in diagnosis of rib tumor.

    [Key words]   ribs;tumor;tomography,Xray computed

    肋骨肿瘤较常见,病种较多,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困难。笔者收集7例肋骨肿瘤病例进行分析,结合文献[1~8],谈谈CT诊断方面的体会。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7例中,男5例,女2例,年龄6~67岁,病程2~6个月。

    1.2   方法   7例病例均做过胸部透视、病灶切线位摄像及CT扫描,CT扫描采用10 mm层厚、10 mm层距连续扫描,对感兴趣区进行2 mm层厚、2 mm层距靶扫,必要时行矢状位及冠状位重建。观察肿瘤的大小、形态、内部结构、肋骨有无破坏以及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

    1.3   结果   本文7例均得到病理证实,其中肋骨动脉瘤样骨囊肿2例,肋骨骨纤维异常增生症、骨巨细胞瘤、软骨瘤、恶性浆细胞骨髓病、肋骨转移瘤各1例。

    2   典型病例

    2.1   病例1   患者,男,35岁,体检时发现右胸部第7肋腋前线局部外突性肿物,质硬、压痛、无波动、局部皮肤及软组织无红、肿、热、痛征象。切线位X线片可见右第7肋回落部局限性膨胀性改变,边界清楚、内壁光滑。CT表现局部骨质膨胀性改变,大小约4 cm×6 cm,内缘骨板破坏,外缘骨皮质增生,其内是软组织密度,并可见分隔,CT值20~26 HU,胸膜无侵犯,胸腔无积液。病理诊断为浆细胞恶性骨髓瘤。

    2.2   病例2   患者,男,21岁,右肩胛下痛2周,无软组织肿胀,CT检查表现为右侧第8后肋囊实性肿物,大小约4 cm×7 cm,外形规整,局部内缘骨质破坏,外缘残存骨质呈花边样,肿瘤内部密度不均,纤维状分隔,CT值9~45 HU,肿物向内突入胸腔,边界光整,其周围无炎性反应,无瘤骨,局部无胸膜反应,胸腔无积液。病理诊断为肋骨巨细胞瘤。

    2.3   病例3   患者,女,61岁,因咳嗽时胸痛发现左第6肋骨病变

    1周入院,CT检查时发现左第5~7肋近端呈不规则膨胀性改变,其中可见骨嵴样分隔,周围软组织肿胀,病理诊断为多发动脉瘤样骨囊肿。

    2.4   其他   其余病例分别为骨纤维异常增生症、骨转移瘤、软骨瘤,此不赘述。

    3   讨论

    肋骨肿瘤病种虽然较多,影像学表现错综复杂,笔者认为,只要认真分析各个病例的具体影像征象,不难做出正确诊断,当然最终还要靠病理证实,现将几种常见病的CT诊断要点归纳如下。

    3.1   骨巨细胞瘤   属良性肿瘤,少数可恶变,好发于长骨的骨骺端,尤以股骨上端及胫骨下端为多见,其次是脊柱和肋骨。CT表现:(1)多房性破坏,破坏边缘清楚,多偏心性、梭形、膨胀性生长,皮质变薄形成光滑完整的骨壳。(2)少数呈单房性溶骨性破坏,边缘模糊,肿瘤骨壳吸收,此种表现者常为骨巨细胞瘤。与其他恶性骨肿瘤的鉴别诊断要点在于其周围软组织不受侵犯。(3)肿瘤突破骨组织,又在肿瘤外围形成单层或多层骨壳[2,3,5]。本组1例与影像学表现基本相符。

    3.2   动脉瘤样骨囊肿   分为偏心型和中心型两种,前者典型的CT表现是囊性、膨胀性,偏心性生长于肋骨的一侧,周围是光滑的骨壳,囊内有或粗或细的骨小梁状分隔,直径可达4~12 cm,长轴常与纵轴一致。中心型常呈溶骨性改变,其内亦有分隔,横向或纵向发展,其内容物CT值约40~50 HU,可增强[2,3]。本组2例,1例单发,1例多发,均为偏心型。

    3.3   骨纤维异常增生症   发生于肋骨的骨纤维异常增生症常呈囊状、膨胀性生长,髓腔闭塞,代之以软组织(病理上为新生的不成熟原始骨组织),皮质变薄,甚至可消失,骨小梁粗大,颇似丝瓜瓤状改变,可单房也可多房,边缘光滑锐利[3]。

    3.4   骨转移瘤   所有肋骨肿物中发病率最高(约40%)[1],常由支气管肺癌转移而来,早期主要表现为局部骨质疏松,密度减低,随后肋骨皮质破坏、中断、消失,进而形成局部溶骨性破坏,同时出现薄层骨膜反应及球形软组织肿块,一半向胸内突入,一半向胸壁软组织侵犯,使局部软组织加厚,CT表现为局限性软组织密度增高影,胸壁肌间脂肪层受压外移[2,4]。值得注意的是肋骨转移常是多发的,如发现一处病灶应仔细寻找,以期望发现其他早期转移灶。本组1例由肺癌转移而来,为单发。

    3.5   骨髓瘤   常多发,单发者少见,本文所报道病例病理诊断为单发,其CT表现为1~2 cm病灶囊性、膨胀性改变,其内皂泡样骨嵴,恶变时常合并溶骨性破坏和病理性骨折[3,4]。

    3.6   其他   另外肋骨结核也不少见,其与肿瘤的鉴别诊断要点为破坏的肋骨内残存大量沙粒状死骨,其周围软组织肿胀范围常超过骨破坏区,而向上或向下蔓延,病理可见其内为干酪样物质[3]。

    总之,CT诊断肋骨肿瘤一定要抓住主要征象,结合病史,最好在CT引导下穿刺病理活检,绝大多数能做出正确诊断。

    [参考文献]

    1   Faro SH, Mahboubi S, Ortega W. CT diagnosis of rib anomalies, tumors and infections in children. Clin Imaging,1993,17:1-7.

    2   宋国良.现代全身CT检查诊断与图像解析实用手册.北京:北京科大电子出版社,2005,349-352.

    3   曹来宾.实用骨关节影像诊断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87-419.

    4   曹丹庆,蔡祖龙.全身CT诊断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410-411.

    5   陈星荣.全身CT和MRI.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4,760-783.

    6   李果珍.临床体部CT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76.

    7   石木兰.肿瘤影像诊断学.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330-336.

    8   董郡.病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956-958.

    作者单位: 165000 黑龙江大兴安岭,大兴安岭林业集团总医院CT室

   (编辑:夏   琳)

作者: 王宝基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