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11期

肝门至膈顶高度判断肝脏大小的意义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肝门至膈顶高度判断肝脏大小的意义(pdf)临床上以肋下触诊判断肝脏是否肿大存在较大的误差,使用影像学方法是较容易做出肝脏是否有肿大或者有缩小的判断,但使用传统肝脏各径线的超声测值却难以对肝脏大小做出定量分析。本文引进一条新的肝脏测量径线——肝门至膈顶高,即从肝门部引一条直线至膈顶最高处,使用这一径线......

点击显示 收起

    肝门至膈顶高度判断肝脏大小的意义 (pdf)

    临床上以肋下触诊判断肝脏是否肿大存在较大的误差,使用影像学方法是较容易做出肝脏是否有肿大或者有缩小的判断,但使用传统肝脏各径线的超声测值却难以对肝脏大小做出定量分析。本文引进一条新的肝脏测量径线——肝门至膈顶高,即从肝门部引一条直线至膈顶最高处,使用这一径线对肝脏大小的容易判断做出,能对肝脏大小做出半定量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本文是基于这样一个基本观点,肝脏虽是一个不规则楔形,但肝脏变化较大的部分是肝左叶,且左叶体积仅占肝总体积15%,而右叶形态较恒定,右叶基本为一圆缺状,所以测量右叶部分就能反映出肝脏体积的大部分情况。

    由于右叶近似于圆缺状形态,因而本文就利用球缺体积的数学公式对肝脏进行测量、记录、计算并分析。球缺公式为:SV=1/6πh(3r2+h2),公式中肝门至膈顶高度即为球缺的高(h),以右叶厚为球缺圆面的直径(2r)。

    测量方法是患者取仰卧位,经第一肝门门脉左右支分叉处稍上缘做肝脏右叶厚度的测量。肋间斜切面,经肝门门脉左右支分叉处稍上缘连于肝右叶最高点即为肝门至膈顶高。

    2   结果

    本文收集2003~2006年因各种病因明确导致肝硬化的病例和各种原因导致肝脏肿大的病例进行测量记录,并选取健康体检人群作为正常组进行比较分析。

    2.1   健康组肝脏测量值   见表1。健康组体检人群300例,男170例,女130例,年龄20~55岁,平均36岁。从表1中可以看出,正常人肝右叶厚度超声测值大部分在10~12 cm,肝门至膈顶高度在7.0~9.5,肝门至膈顶高度与右叶厚度比值恒定在0.65~0.85,在这一范围的人数占绝大多数,约占73%。表中有十几例右叶厚度小于10 cm,肝门至膈顶高度小于7.0 cm,这些人均为身材矮小,体重轻的个体,女性居多,虽然这些人肝脏体积小,但肝门至膈顶高与右叶厚度比值仍在0.65~0.85,也就说明肝脏形态无变化。表中根据圆缺公式计算的肝右叶体积正好落在正常人肝脏重量1/2的范围(正常人肝脏重量1200~1600 g,肝脏比重1.05)。因此本文认为利用球缺公式对肝脏大小半定量的判断是可行的,是一种简易方法(畸形肝不适用本方法)。表1   健康组肝脏测量值(略)

    2.2   肝脏缩小组肝脏测量值   见表2。本组病例均选择有明确肝硬化病史,肝功能异常的患者126进行测量,年龄28~62岁,平均43岁,男性占大多数,女性25例。与表1比较,肝脏体积缩小的患者,右叶厚度无明显变化,其变化值较大的是右叶的高度,对正常组肝门至膈顶高度与肝缩小组肝门至膈顶高度变异情况进行显著性检验,得U值为3.2,>2.58,两者的变化差异有显著性,因而可以认为肝脏体积的缩小是塌陷式的缩小。 表2   肝脏缩小组肝脏测量值(略)

    2.3   肝脏体积增大组肝脏测量值   见表3。本组病例均有明确导致肝脏肿大的病因,主要有脂肪肝、淤血肝、肝癌等疾病的患者。年龄28~70岁,平均48岁,男性占大多数,共133例,女51例。本组病例与表1正常组肝脏测量值的比较,可以看出肝脏体积增大仍主要表现在肝脏的高度上,肝右叶厚度变化不明显,两者肝门至膈顶高度变化的差异性显著性检验,得U值为6.3,>2.58,具有非常显著意义。在这一组病例中,肝脏实质性占位性病变的患者往往肝脏高度大于厚度,而脂肪肝的患者肝门至膈顶高与肝右叶厚度的比值大多数在0.85以内。 表3   肝脏体积增大组肝脏测量值(略)

    3   讨论

    根据上述三组肝脏测量的数据,无论肝脏体积缩小还是体积肿大,肝脏厚度变化均不明显,其体积改变主要表现在高度上。这种变化的结果本文认为与肝脏毗邻关系及肝脏的周围附属结构有着密切关系。肝脏作为一个六面体,其前、后、右侧及膈面均有较坚固的组织结构,肝脏肿大时,由于这些组织结构存在,阻碍其在这一方向的增长,肝脏只能向阻力小的腹腔方向肿大,故表现为肝高度的变化大于厚度的变化。肝脏缩小时,由于肝脏镰状韧带、肝圆韧带等附属结构高张力牵引,在这些方向上肝脏难以收缩,只有从无张力的脏面向上收缩,也表现为肝脏高度变化明显大于厚度变化。这种变化对肝脏体积影响是较大的,从数学公式中可以看出,肝脏体积与高度呈三次方关系,而与1/2右叶厚度呈平方关系。表中测量的结果也说明这一点,肝硬化组肝右叶圆缺体积的平均值只有正常人平均值的42%,而肝脏肿大组肝右叶圆缺的平均体积是正常人的2.5倍。也是由于这一特点,使得测量肝门至膈顶高度值判断肝脏体积显得容易、简单、可行。

    4   小结

    (1)无论肝脏肿大还是缩小,均以肝脏高度变化为主。(2)肝门至膈顶高<6.0 cm,肝门至膈顶高/肝右叶厚<0.65,即可认为肝脏体积缩小。肝门至膈顶高度为5~6 cm者,肝脏轻度缩小;4~5 cm者,肝脏中度缩小;4 cm以下者,重度缩小。(3)肝门至膈顶高>9.5 cm,其与右叶厚度比>0.85,可以考虑肝脏肿大,肝门至膈顶高度9.5~10.5 cm为轻度肿大;10.5~11.5 cm为中度肿大;11.5 cm以上为重度肿大。(4)一些身材矮小、体重轻的个体,往往肝脏体积小于平均值,只要肝门至膈顶高/肝右叶厚度在0.65~0.85,就不能认为肝体积缩小,只能考虑个体差异。而在肝大的部分患者中,如果这一比值保持在0.85以内,肝脏形态往往保持正常,脂肪肝人群多属这种情况。

    作者单位: 353100 福建建瓯,建瓯市立医院

   (编辑:宋   青)

作者: 邱广立,游钢军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