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12期

超声诊断脾包虫囊肿1例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超声诊断脾包虫囊肿1例(pdf)1病历摘要患者,男,37岁,维吾尔族。于2006年6月体检时发现左上腹有一包块,压痛明显,即行超声检查:左上腹脾肾间隙可见约17。超声提示:脾包虫囊肿。随后行CT扫描:左上腹腔内占位性病变考虑为脾脏包虫可能性大。...

点击显示 收起

    超声诊断脾包虫囊肿1例 (pdf)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37岁,维吾尔族。于2006年6月体检时发现左上腹有一包块,压痛明显,即行超声检查:左上腹脾肾间隙可见约17.0 cm×15.0 cm大小圆形、椭圆形无回声区,壁光滑,呈双层结构,内层欠规则,外层光滑,回声强,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内可见大小不等多个类圆形暗区,似葡萄状,呈囊中之囊表现,并见厚薄不均匀分隔状、网状高回声光带(图1)。超声提示:脾包虫囊肿。随后行CT扫描:左上腹腔内占位性病变考虑为脾脏包虫可能性大。患者住院后行Casoni皮内试验(+),行包虫内囊摘除手术治疗,于左肝左外叶外侧、胃底前侧、脾门上方之间见一巨大包虫,与大网膜轻度粘连,直径约15.0 cm,左后侧壁部分凸向脾脏实质内,脾脏无增大,被包虫推向后下方,肝脏无肿大,表面光滑,无结节状改变,盆腔未触及包块,腹腔淋巴结无肿大,无腹水。术后病理诊断:脾脏细粒棘球蚴病。

    2  讨论

    脾包虫病多发生在牧区,为食入被细粒棘球绦虫卵污染的食物或水所引起,大部分伴肝包虫病或其他脏器的包虫感染,南疆地区为包虫病高发区。考虑到包虫病感染途径为包虫卵经消化道进入人体,由胃肠道黏膜吸收入血,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发育成棘球蚴,再随血循环进入腔静脉,继而进入其他脏器,但从发病率来说,脾包虫较少见,一般包虫病无明显症状,自觉症状轻微,可有左上腹隐痛,较小者脾外形、体积改变不明显;囊肿较大时,脾轮廓增大,实质有压迫征象,至包虫明显增大,触及肿大的脾脏,压迫周围组织器官或合并感染才出现明显症状,病程较长者,囊壁钙化,可呈蛋壳样强回声。此病几乎皆由血液循环感染所致,多为原发性,约占人体包虫病的2%~3%,常伴有肝肺等组织同时受累,绝大多数为单发,不论发生在脾脏什么部位,几乎皆向脾脏表面突出,触诊具有包虫病的特点。合并感染后,出现疼痛、压痛,常伴有局限性腹膜炎,罕见合并破裂者[1]。包虫病一般为手术治疗,清除内囊,消灭残腔,术中防止播散,术后防止残腔感染,故术中应注意保护,防止囊液外渗进入腹腔造成腹腔种植或出现囊液过敏性休克。超声在临床中被列为常规检查,其中有些疾病(占位病变)超声诊断符合率高于其他检查方法,同时在某些方面弥补了X线、同位素扫描的不足,已成为不可缺少的检查手段,极大地提高了对许多疾病的诊断率。其对某些流行性疾病、地方病人群普查,可获得流行病学资料,有助于掌握发病规律,对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第4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915.

    作者单位: 844200 新疆喀什,解放军第12医院特诊科

 (编辑:丁剑辉)

作者: 刘荣升,郑俊平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