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12期

超声误诊小儿乙状结肠憩室为十二指肠憩室1例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超声误诊小儿乙状结肠憩室为十二指肠憩室1例(pdf)1病历摘要患儿,女,4岁7个月,2年前发现右上腹包块,2年多来无明显增大,无发热、咳嗽、恶心、呕吐、腹痛等而未引起重视。超声检查:使用仪器Acuson128XP/10M,频率为3。手术记录:开腹后见拳头大小、直径约8cm的包块位于右肝下后腹膜,与右肾紧贴,包块下端一长蒂......

点击显示 收起

    超声误诊小儿乙状结肠憩室为十二指肠憩室1例 (pdf)

     1  病历摘要

    患儿,女,4岁7个月,2年前发现右上腹包块,2年多来无明显增大,无发热、咳嗽、恶心、呕吐、腹痛等而未引起重视。入院前曾在外院行CT检查,示肝肾间见含气性影块,约44 mm大小,右肾受压移位。我院以右上腹包块性质待定收住院。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皮肤黏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腹平软,于右上腹肋下2 cm处触及一大小4 cm×4 cm包块,质硬,无压痛,活动差。肠鸣音4次/min,肝脾未触及。超声检查:使用仪器Acuson 128XP/10M,频率为3.5 MHz。肝、胆、胰、脾、双肾未见异常。于右上腹探及2个强弧形光带,最大纵切长4.8 cm、横切4.0 cm,后方声影明显,包块内无彩色血流信号(图1)。提示:右上腹包块(多考虑十二指肠憩室,建议钡餐检查)。钡餐检查:十二指肠球部未见异常,降部受压变细,十二指肠因受压向左后移位,反复观察均未见钡剂进入包块内,考虑右上腹占位病变(消化道造影提示十二指肠憩室可能性大)。KUB+IVP:中腹部脊柱右侧见8 cm×10 cm×2 cm大小包块,呈分叶状,位于肝下缘,呈高密度影像。右肾上盏及输尿管上段呈现向外推压迹。考虑畸胎瘤。手术记录:开腹后见拳头大小、直径约8 cm的包块位于右肝下后腹膜,与右肾紧贴,包块下端一长蒂长约20 cm,经腹膜后从右上行至左下,终止于乙状结肠中段,末端呈“T”型与正常乙状结肠汇合。术后诊断为乙状结肠先天畸形(巨大憩室)。

    2  讨论

    十二指肠憩室是肠壁向外的袋状突出,比较常见。憩室形成的基本原因为先天性肌层发育不全导致十二指肠局限性软弱,与其解剖有一定关系。结肠憩室有真性憩室和假性憩室,真性憩室包含肠壁各层结构而属先天性的十分罕见。一般为假性憩室,其为结肠黏膜下层穿过肌层而向外膨出,属后天性;发生原因是肠壁的一处或多处出现薄弱或缺损,肠腔内压力的增高并与腹腔存在压力差。慢性便秘、肠痉挛、低纤维少渣饮食都可增加结肠内压力。因乙状结肠是结肠中直径最小的部位,相较而言,乙状结肠内压力高,是憩室的好发部位。十二指肠或乙状结肠憩室绝大多数没有症状,只有在继发感染、溃疡、梗阻时才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如腹胀、恶心、呕吐、胰腺炎、下腹痛、可触及包块、消化道出血、穿孔形成脓肿或腹膜炎、瘘管形成、肠梗阻等。   

     本例小儿经手术证实为先天乙状结肠巨大憩室,因其蒂较长,憩室移至右上腹。而十二指肠憩室与乙状结肠憩室在临床症状上有相似之处,十二指肠也是憩室的好发部位,因而误诊为十二指肠憩室。憩室病虽然多数无症状,但易引起并发症,极少数憩室内可能生长腺瘤或肉瘤,应早发现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或采取治疗。B超虽不是肠道憩室最好的诊断方法,但可作为简便无痛、价廉的检查方法。

    作者单位: 650101 云南昆明,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超声科

  (编辑:卫  东)

作者: 张映辉,丁 昱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