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3期

口服钡胶囊行胃排空试验的技术应用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排空功能及放射学法对胃运动障碍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0mm,长10mm的钡胶囊。随同250cal热量的标准早餐服下10颗钡胶囊,在6h内,每隔1~2h电视监视或摄片计数。结果健康者之钡胶囊6h内全部排出胃腔,提示胃排空功能良好。...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研究探讨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排空功能及放射学法对胃运动障碍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自制直径2.0 mm,长10 mm的钡胶囊。选取36例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受试者和24例健康自愿受试者对比。随同250 cal热量的标准早餐服下10颗钡胶囊,在6 h内,每隔1~2 h电视监视或摄片计数。结果 健康者之钡胶囊6 h内全部排出胃腔,提示胃排空功能良好;非溃疡性消化不良者27.8%的胃排空延迟,与健康者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自制钡胶囊,加工简单,操作简便,能较准确地反映出胃运动排空功能,为临床诊断胃运动障碍性疾病提供有力的佐证。

【关键词】  钡;胶囊;胃排空;放射摄影术

     胃肠动力及其疾病是近20年来国内外消化学界广泛关注和瞩目的课题。人们对胃肠动力的生理及胃肠功能紊乱引起的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认识,亦进一步提高。随着各种检测仪器及研究方法不断改进和更新,许多胃肠道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日趋完善。我院消化内科系省重点专科,在对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断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文总结36例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和24例健康者,用自制的硫酸钡胶囊进行了胃排空试验,就其检查技术及临床意义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受检者中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组患者36例,男女各18例,年龄17~59岁,平均35.6岁。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饱胀、嗳气、恶心和呕吐等症状。受检者均行纤维胃镜检查,排除溃疡病的存在。对照组24例(健康志愿者),男15例,女9例,平均年龄31.5岁。受试者均于3天前停服促动力药或影响胃肠运动的药物。

    1.2  操作步骤  钡胶囊的制作:用长10 mm,直径2 mm圆柱性肠溶胶囊内装约3.5 g医用硫酸钡,制成不透X线的标志物。要求胶囊在离体胃液中置留12 h以上不溶化。术前准备:受检者需空腹10 h以上,于检查当日上午摄入250 cal热量的标准餐(约2两面条和一根火腿肠)和着10粒钡胶囊,并最后口服约40%(w/v)的稀钡液10 ml,以便勾画出胃的轮廓,亦有利于胃内钡胶囊的计数。在服钡胶囊6 h内,每隔1~2 h由电视下监视记录或摄腹部站立位片1张,必要时可延长时间。计算不同时间钡胶囊在胃内存留数目,以胃内潴留钡胶囊数目或钡胶囊排空一半的时间反映胃排空情况。

    2  结果

    根据多数学者认为,6 h胃内仍有标志物存留,则可视为排空延迟。本组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受试者中,有10例于6 h观察时,胃内尚有钡胶囊数粒。就其病因分析,门脉高压性胃病3例,糖尿病合并胃轻瘫4例,萎缩性胃炎2例,胃下垂1例,其中胃轻瘫4例之受试者钡胶囊6 h通过率尚不到10%。详见表1。表1  6 h钡胶囊胃排空测定 注:*P<0.01

    3  讨论

    早在一百多年前,美国胃肠学家W.B Cannon(1897年)利用当时发明的X线影像新技术对人和动物的胃肠运动做了许多精辟的观察。随着人们对胃运动功能认识的发展,逐渐摸索出多种有效的胃运动定量检测方法,各种方法各有优势,尚难以准确地指出哪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目前众多学者认为核素扫描法为检测胃排空的“金标准”[1,2],但这种方法需特殊的设备、仪器,技术繁琐、复杂,不宜全面推广。

    胃排空检查是胃运动功能的一种诊断方法,用其通过时间的不透X线标志物(radiopaque marker,RoM)测算胃排空的时间,以期评估其转运或排空功能是否正常。原理是口服一种不透X线的标志物(RoM)和试餐后,在X线下电视监视或定期摄片,观察不同时间胃内存留RoM数目,计算在一定的时间内RoM通过胃腔的情况,从而获得胃对不消化固体的排空情况。

    胃排空时间测定的结果在健康人群也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甚至对同一个体在注意到食物组成、热卡及膳食纤维含量的情况下,不同时期的测定结果也不一定完全一致。不同大小的标志物代表不同生理状况下的胃排空情况。直径<1.0 mm者可随食物通过幽门,而>2.5 mm常不能随食糜排出,直到强有力的胃窦收缩时才从胃内排出。因此,有的学者提出试验方法应标准化,应对方法做出相应的规定[3]。笔者选用2.0 mm的钡胶囊随同标准餐服下后,完全能反映出胃运动排空的客观情况,能达到临床诊断胃运动障碍的诊断标准和要求,以便指导治疗。

    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很多,一般来说,试餐的总热卡越大,胃排出钡胶囊则越少;脂肪含量多时,胃排空减慢;纤维含量多时,胃排空明显加快。试验时钡胶囊应与试餐同时进或餐后口服,则测得的结果重复性较好;检查前72 h内停服任何影响胃肠功能的药物,检查期间规定患者保持一般的活动,避免体位剧烈变化。

    本研究用自制的钡胶囊做胃排空检查,其特点是取材、制作简单,适用于各级医院;在口服10 ml稀钡后能清晰地勾画出胃轮廓,有利于定位与计数;由电视监控,方法简单、易行;其准确性相对稳定可靠,可为临床诊断胃运动障碍提供有力的佐证。

【参考文献】
  1 周吕,柯美云.胃肠动力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429-437.

2 侯晓华.消化道运动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251.

3 A.J.P.M.斯莫特,L.M.A.阿克曼(著),柯美云(译).胃肠动力病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22.


作者单位:435005 湖北黄石,黄石市五医院放射科,黄石市消化病研究所

作者: 蔡俊,吴风云,李声鹏 2008-5-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