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3期

肝静脉超声显像诊断肝病的临床意义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肝脏疾病时肝静脉超声显像特点及其肝静脉的超声征象对肝脏疾病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应用B型超声对正常人肝脏的肝静脉与不同肝脏疾病的肝静脉的声像图特征进行观察研究,其结果具有临床诊断意义,现论述如下。1正常肝静脉的超声解剖肝静脉通常有3支,即左肝静脉、中肝静脉和右肝静脉。左肝静脉最小,右肝静脉......

点击显示 收起

     肝脏疾病时肝静脉超声显像特点及其肝静脉的超声征象对肝脏疾病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应用B型超声对正常人肝脏的肝静脉与不同肝脏疾病的肝静脉的声像图特征进行观察研究,其结果具有临床诊断意义,现论述如下。

    1  正常肝静脉的超声解剖

    肝静脉通常有3支,即左肝静脉、中肝静脉和右肝静脉。左肝静脉最小,右肝静脉最大,它们均走行于肝裂之间,并成为肝脏分叶分段的标志。3支肝静脉均于第二肝门处汇入下腔静脉,其汇入方式可有变异,最常见的变异是部分左肝静脉与中肝静脉在其近端首先汇合形成一干,然后再入下腔静脉。肝静脉在其下腔静脉的汇入口处的管径,受心动、呼吸的影响,正常情况下可显示有轻微变化,因此测量肝静脉的管径一般选择其距下腔静脉汇入口1 cm处。

    2  肝脏疾病肝静脉的病理改变与临床联系

    不同肝脏疾病,由于其病理改变特点不同,对肝静脉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它们在声像图上均表现有一定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则又为临床肝脏疾病的分析诊断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肝脏疾病时肝静脉的改变主要表现为血管形态、走行及其管径大小等方面的变化。其中肝脏肿块(肝癌、肝囊肿、肝血管瘤)对肝静脉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肝静脉的受压移位,临床上常见于发生在肝静脉走行区附近的肿瘤、多发性肿瘤及体积较大的肿瘤。肝脏恶性肿瘤对肝静脉的影响较良性肿瘤更为常见。肝硬化主要表现为肝静脉管径呈程度不均匀的变细变窄、走行扭曲及末梢分支显示不清,其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正常肝小叶的破坏与假小叶的形成,使肝静脉末梢分支闭塞,肝静脉干则因增生的结缔组织的收缩牵拉而形成狭窄和走行扭曲。脂肪肝虽也表现肝静脉的变细变窄,但临床上常常因为图像的严重声衰减现象而使肝静脉干不易显示,甚至图像根本就显示不清。其发生主要是由于肝细胞的脂肪浸润、营养不良和肝细胞的肿大对肝静脉形成的挤压所致。淤血肝的3支肝静脉干及其末梢分支均表现明显的增粗,它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心脏疾患所引起的右心房压力与下腔静脉压力的显著增高,使得肝静脉内的血液回流受阻,从而逐渐形成肝静脉压力的增高,最终导致肝静脉的淤血扩张。布—加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肝静脉扩张、闭塞、相互交通等多种征象并存,它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静脉流出道阻塞,同时,又因其阻塞的部位、类型、程度与侧支循环通路的不同,而同时表现有受累的肝静脉狭窄、阻塞或闭塞,回流受阻的肝静脉扩张以及受阻肝静脉血流向不受阻或受阻轻的肝静脉的侧支交通等多种征象。多囊肝是一种先天性肝脏多囊性疾病,它是由于残留的过剩胆管在肝小叶内群集扩张所致,因此,声像图上一般难以分辨肝实质及其中的管道结构。

    3  肝静脉超声显像诊断肝脏疾病的应用评价

    肝脏疾病时肝静脉的声像改变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二维超声可以清楚显示肝静脉的形态位置、走行特点、管径大小,准确反映肝脏疾病时肝静脉的病理改变特点,并可根据这些声像图改变的不同特点,为临床病情分析、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作者单位:1 161041 黑龙江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北钢医院 2 161041 黑龙江齐齐哈尔,齐齐哈尔一重医院

作者: 王北大,扈瑄 2008-5-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