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4期

脑囊虫病的CT 诊断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脑囊虫病患者的临床及CT表现特点。方法收集25例脑囊虫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患者中以阵发性癫痫为首诊症状12例,以阵发性眩晕、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为表现8例,肢体麻木、肌力下降3例,智力障碍9例等。CT表现:(1)多发小点状钙化。...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囊虫病患者的临床及CT表现特点。方法 收集25例脑囊虫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患者中以阵发性癫痫为首诊症状12例,以阵发性眩晕、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为表现8例,肢体麻木、肌力下降3例,智力障碍9例等。CT表现:(1) 多发小点状钙化;(2) 小粟粒状、小囊状及小囊内点状病灶;(3) 点状、结节状、环状及环内点状强化灶;(4) 片状低密度,大囊状及脑积水等。结论 脑囊虫病的CT表现有其特征性表现,CT可明确病变的部位、数目、范围、形态及分型,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结节活检、粪检、囊虫酶联试验等相关检查。

【关键词】  脑囊虫病;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诊断

      脑囊虫病是颅内最常见的寄生虫疾病,主要症状为头痛、呕吐、癫痫发作、视力及智能障碍。根据所在部位分为脑实质型、脑室型、脑膜型和混合型[1],本文根据临床体征、活检、粪检、囊虫酶联试验阳性的脑囊虫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其不同类型的主要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5例患者中,男16 例,女9例,年龄3~ 65 岁,平均29岁。以癫痫样发作为首诊症状12例,以阵发性眩晕、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为表现8例,肢体麻木、肌力下降3例,智力障碍9例等。按病变部位结合临床分型:脑实质型11例,脑室型2例,脑膜型4例,混合型8例。

    1.2  方法  本组病例全部采用西门子16层螺旋CT(SIEMENS Sensation 16)扫描。患者取仰卧横断位,以听眶上基线向头顶方向连续扫描。常规头部条件,扫描层厚10 mm,层距10 mm,2例加增强扫描。

    1.3  结果  按囊尾蚴寄生的部位和时期可将CT 表现分为脑实质型、脑室型、脑膜型和混合型[1]。(1)脑实质型11例,病变位于灰白质交界区,其次是白质、皮质和基底节区,为单发或多发性,急性期6例,表现小囊状低密度影及小结节状影,周围不同程度伴脑实质水肿,2例增强扫描结节状、环状内见小点状强化灶;慢性期5例,表现脑实质内散在小斑点状钙化灶,小囊状低密度影边界清楚;(2)脑室型2例,为脑囊虫病寄生在脑室内,散在分布于第四脑室内、侧脑室和第三脑室;(3)脑膜型4例,为囊虫结节位于基底池或外侧裂池内,伴脑积水表现,病灶多为串珠状;(4)混合型指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同时存在。典型病例影像学表现见图1~4。

    2  讨论

    脑囊虫病是猪绦虫的幼虫(囊尾蚴) 寄生于颅内所造成的疾病。当人食入绦虫卵或绦虫节片由肠道入胃后,卵壳被胃液溶解,幼虫经肠道血流而散布至全身,如进入脑内则成为脑囊虫病。囊虫如同时寄生在其他部位可出现不同症状,如寄生在皮下或肌肉中,可触摸到花生米或豆粒大小的结节;如寄生到心脏可造成心功能障碍;寄生到眼内,轻者引起视力障碍,重者可失明[2] 。一般认为是生食含有猪绦虫卵的猪肉引起本病,而本文报道的25例患者均无明确生食猪肉的习惯,笔者认为进食任何被猪绦虫卵污染的食物均有可能致病。

    CT 诊断脑囊虫病的影像学主要依据是: (1) 多发小点状钙化或小囊状低密度影;(2) 小粟粒状、小囊状及小囊内点状病灶;(3) 点状、结节状、环状及环影内点状强化灶;(4) 片状低密度,大囊状及脑积水等。由于脑囊虫病占人体囊虫病的80%,皮下结节活检受到明显的限制,CT 是诊断本病可靠的首选方法,非典型病例需结合临床表现、结节活检、粪检、囊虫酶联试验等相关检查。

    脑囊虫病CT鉴别诊断:(1)脑炎型脑囊虫病表现片状低密度,为囊蚴侵入脑内刺激脑组织而引起的免疫性炎症反应,应与病毒性脑炎、脑脱髓鞘病变等鉴别,病毒性脑炎早期CT为局限不规则低密度区,逐渐发展形成两侧大脑半球髓质广泛低密度区,增强不强化;脱髓鞘疾病最常见的多发性硬化显示髓质的多发、局限或广泛低密度区,多分布侧脑室上外侧及前后角,边界不清,活动期病灶有斑片状强化,多发性硬化缓解期与复发常交替进行,复查有鉴别意义。(2)小囊型脑囊虫病囊内低密度为囊液,点状高密度为囊虫头节,应与脑脓肿、脑结核、脑转移瘤鉴别,脑脓肿可见不规则环形强化,脓肿壁无钙化,平扫实质部分密度较高,有脑外伤或化脓感染史;脑结核粟粒状钙化为结节中心部,而脑囊虫病头节多偏心附壁,结核肉芽肿内未见头节;脑转移瘤位于脑灰白质交界处,壁厚,瘤周明显水肿,常有原发肿瘤病史。(3)单发大囊型脑囊虫病应与脑脓肿、蛛网膜囊肿、表皮样囊肿及脑内囊性肿瘤等鉴别,囊性肿瘤强化明显,有壁结节,明显脑水肿及占位效应;蛛网膜囊肿多在中颅凹、外侧裂池,形状不规则或呈方形,边界平直,因慢性生长而造成颅骨局部压迫性骨吸收;表皮样囊肿常见于桥脑小脑角,形态怪异,沿蛛网膜下腔见缝就钻特点。[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贾风菊.脑囊虫病CT 分型与临床意义.中国公共卫生,2001,17 (6):491-492.

2 李松年,唐光健.现代全身CT诊断学.北京:中国医学科技出版社,2000,144-146.


作者单位:532800 广西天等,天等县人民医院CT室

作者: 韦红星 2008-5-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