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6期

低剂量CT扫描对青少年鼻窦解剖变异的临床应用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结论鼻窦CT可以用30mAs的低剂量CT扫描,而不影响图像的诊断质量。【关键词】鼻窦解剖变异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低剂量Appliedvalueoflow-doseCTtodetectanatomicalvariantsofparanasalinadolescentpatientsXUEMin-na。ConclusionThelowdoseCTscanning(30mA)ofparanasalsin......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评价低照射剂量鼻窦CT扫描发现鼻窦解剖变异的临床应用。方法 120例鼻窦有解剖变异的患者行30 mA低剂量的鼻窦冠状CT扫描,并选取有变异的相同层面行60 mA扫描,对9种鼻窦的解剖变异做了两种剂量图像的质量评估。并观察了所见到的鼻窦解剖变异。结果 当扫描由60 mA减至30 mA时,对两种扫描方法所得的CT图像质量评分后行配对t检验,显示两种扫描方法所得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窦CT可以用30 mAs的低剂量CT扫描,而不影响图像的诊断质量。

【关键词】  鼻窦解剖变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低剂量

    Applied value of low-dose CT to detect anatomical variants of paranasal in adolescent patients

    XUE Min-na.Department of Radiology,The Second Hospital of Tianjin,Tianjin 30014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pplied value of low-dose CT in recognizing various anatomical variants of paranasal sinuses.Methods  120 consecutive patients were examined by low-dose CT(30 mA) to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quality of images of any various anatomical variants of paranasal sinuses,and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dose CT(60 mA) scan of  paranasal sinus.Result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image quality between the two doses protocol was found(P>0.05).Conclusion  The low dose CT scanning(30 mA) of paranasal sinus can be performed for dignosis of paranasal sinus disease.

    [Key words]  paranasal sinus anatomical variant;tomography,X-ray computed;low-dose

    鼻窦CT扫描是鼻窦疾病诊断、治疗决策和确定手术方案的首选检查方法之一,有着重要的价值。但鼻窦CT扫描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经过眼球,晶体对放射线相当敏感,受到过量X线照射会导致透明度下降,甚至引起白内障[1],这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更为敏感。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能否在降低放射线剂量的条件下获得有足够诊断质量的图像成为人们越来越关心的焦点。国内已有把扫描条件中的毫安值减低为50 mA而仍保持较好的图像质量的报道[2],笔者在其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毫安值,以减少更多的射线量,把此种最低剂量扫描所获得的图像上和低剂量扫描的图像进行比较,分析其图像的质量和检出鼻窦各种解剖变异的能力,以期在尽可能低的射线剂量下,获得足够的诊断信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120例临床有鼻窦疾病的患者进行鼻窦冠状CT扫描,男72例,女48例,年龄7~20岁,平均13岁。

    1.2  方法  使用的CT机为GE 1800 Plus。扫描基线垂直于听眦线,扫描范围为下自上颌窦底,上至额窦顶,前自额窦前壁,后至蝶窦后壁,扫描参数为120 kV、30 mA、2.0 s、层厚5 mm。然后选取上颌窦中部,同时显示筛窦、上颌窦及中、下鼻甲的层面行常规剂量扫描,扫描参数为120 kV、60 mA、2.0 s、层厚5 mm。观察图像时取窗宽2000~3000 HU,窗位200~300 HU。由2名放射诊断医师在不知道剂量的情况下通过观察鼻腔、鼻窦的下述9个解剖结构的清晰度进行CT图像质量的评分:(1)鸡冠气化;(2)鼻中隔偏曲;(3)中鼻甲;(4)钩突;(5)Haller气房;(6)筛大泡;(7)Onodi气房;(8)上颌窦骨性分隔;(9)视神经管突入蝶窦。各种结构的图像质量评分标准如下,0分:未显示;1分:可显示,但不清晰;2分:结构显示清晰。除鸡冠气化和鼻中隔偏曲外,其余各项对两侧结构分别做出评分,满分总共为18分。

    1.3  统计学方法  对两组用不同剂量扫描所得图像的评分结果用SPSS 11.5统计软件包做t检验分析,比较两种扫描方法所得图像质量及2位读片者的读片结果之间有无差异。首先用Levene检验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再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每一种解剖变异在不同剂量下两位读片者的差异,再分别进行两两比较。检验显著性水准α=0.05。并同时记录所见到的鼻腔和鼻窦解剖变异。

    2  结果

    2.1  不同剂量扫描的图像质量评分  2位读片者各对2种不同剂量扫描在所得的全部病例的9项解剖结构的图像质量得分之间(表1)及2位读片者得分平均值之间(表2)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两位读片者对用不同剂量的CT扫描各种鼻窦解剖变异扫描质量的评分和平均评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0 mA CT扫描同样可用于鼻窦诊断。

    2.2  鼻窦解剖变异的检出率  120例低剂量CT扫描的鼻窦解剖变异类型及其出现率见表3。表1  2位读片者各对两种不同剂量扫描所得的全部病例的9项解剖结构的图像质量得分的比较表2  2位读片者得分平均值的比较 表3  120例低剂量CT扫描上的鼻窦解剖变异类型及其出现率

    3  讨论

    随着CT的临床应用和普及,鼻窦冠状CT扫描现已成为鼻窦疾病术前的常规检查,但对鼻窦的CT扫描常难以避免使周围正常组织,特别是眼球晶体和甲状腺等受到不必要的放射线照射,这在对放射线更为敏感的少年儿童中尤为重要。因此很多学者倡导对儿童及成人的鼻窦CT扫描均有必要进行低剂量扫描,在不影响影像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扫描时的放射线剂量。由于病变的发现及内部结构的显示取决于CT的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空间分辨率与被测物体间的密度差别有关。由于鼻窦是有高对比的器官,即扫描时空气、软组织和骨之间存在着良好的密度差别,使得低剂量鼻窦CT扫描成为可能[3]。周阳泱等曾对50例行鼻窦扫描且扫描技术条件为200 mA和50 mA者的影像质量和晶体受线量做了比较,结果证明减少剂量时影像质量无明显下降,而晶体受线量却从7.339 mGy降为1.108 mGy[2]。刘昌盛等也证明了在对青少年做鼻窦CT扫描时,当扫描条件从常规扫描减少为仍有诊断质量图像的低剂量扫描时,CT机上显示的曝光量和单次扫描CT剂量加权指数可降低70.38%~75.00%[4]。Zammit-Maempel等对57例病例做了多排螺旋CT鼻窦扫描,当技术条件为120 kV、100 mA、1 s、1 mm准直时,对眼晶体的平均放射剂量在冠状面扫描时为35.1 mGy,横断面扫描时为24.5 mGy,而当用技术条件为120 kV、40 mA、1 s的低剂量对头部模型做横断面扫描时,平均剂量降为9.2 mGy[3]。

    Naidich等[5]于1990年首次提出了低剂量CT概念,即在其他扫描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降低管电流成像也能达到诊断要求[6]。毫安(mA)值是决定射线剂量的重要因素,常通过降低毫安值来减少射线量。笔者为了认识是否能有比文献报道的60 mA更低剂量而并不影响诊断质量的鼻窦CT扫描,在鼻窦CT扫描中使用了30 mA的电流量,并与同时进行的60 mA组做了比较(图1、图2),结果证明在本扫描中发现的505处鼻窦先天性变异中,两种扫描的图像质量均良好,完全能够达到诊断要求,差异无显著性,说明这种30 mA更低剂量的鼻窦CT扫描可以应用于临床,以保障广大青少年的健康。

    图1  箭头示鸡冠气化(a:60 mA冠状CT扫描;b:30 mA冠状CT扫描)  图2  箭头示中鼻甲气化(a:60 mA冠状CT扫描;b:30 mA冠状CT扫描)

    在本组120例青少年的低剂量CT鼻窦扫描中,共发现鼻和鼻窦解剖变异共505处,说明它们在日常工作中是很常见的,在做鼻内镜手术时,这些解剖变异的存在,增加了损伤周围重要结构的机会。因此,术前准确地诊断解剖变异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7]。

    在全部解剖变异中以鼻中隔偏曲为最常见,共96例(80.0%),其次为泡状中鼻甲(56例,46.7%),再次为中鼻甲反曲、钩突外移(各为39例,32.5%),Onodi气房(25例,20.8%)(表3),各种异常的检出率与鲜军舫等[8]报道的250例中所见者基本相似。这些变异增加了周围重要结构的损伤,如视神经管、翼管及圆孔等,有时蝶窦过度气化颈内动脉管突入蝶窦内,有时颈内动脉管壁缺如,在行蝶窦手术时应注意此种情况,术前应准确地观察,而这些变异只能根据CT来确定。其他还可见鸡冠气化及筛大泡等,引流至额隐窝,如果其开口闭塞,气化的鸡冠内可产生黏膜囊肿或受炎症累及;较大的筛大泡可压迫窦口鼻道复合体使其变窄或闭塞,导致上颌窦、额窦和前组筛窦通气和引流受阻。后筛窦向后外扩展包绕视神经上方时称之为Onodi气房(碟上气房),Onodi气房在内镜检查时看不清楚,术前只能根据CT影像确定,它增加了FESS对视神经损伤的机会,术前应准确地观察。

 

【参考文献】
  1 Hein E,Rogalla P,Klingebiel R,et al.Low-dose CT of the paranasal sinuses with eye lens protection:effect on image quality and radiation dose.Eur Radiol,2002,12(7):1693-1696.

2 周阳泱,韩萍,冯敢生,等.鼻窦低剂量CT扫描对图像质量影响的研究.中华放射学杂志,2005,39(3):239-243.

3 Zammit-Maempel I,Chadwick CL,Willis SP.Radiation dose to the lens of eye and thyroid gland in paranasal sinus multislice CT.Br J Radiol,2003,76(906):418-420.

4 刘昌盛,郑小华,童四平,等.鼻窦低剂量CT扫描的应用价值.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2004,20(12):1853-1855.

5 Naidich D,Marshall C,Gribbin C,et al.Low-dose CT of the lung:spreliminary observations.Radiology,1990,175:729-731.

6 张巍,郭玉林.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16(8):861-864.

7 杨本涛,王振常,刘莎,等.下鼻甲气化的高分辨率CT表现.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40(8):837-840.

8 鲜军舫,田其昌,王振常.鼻和副鼻窦解剖变异的CT研究.中华放射学杂志,1998,32(1):53-54.


作者单位:300141天津,天津市第二医院CT室

作者: 薛敏娜 2008-5-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