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6期

食管癌的X线气钡双重造影和CT诊断对比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评价食管的两种主要X线影像诊断检查X线气钡双重造影及食管CT扫描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我院2002年9月~2006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36例食管癌患者的随访资料。36例食管癌患者均行X线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其中20例行CT检查,分析两种方法各自影像学特点。结果X线气钡双重造影能直观地显示出食管癌......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评价食管的两种主要X线影像诊断检查X线气钡双重造影及食管CT扫描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我院2002年9月~2006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36例食管癌患者的随访资料。36例食管癌患者均行X线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其中20例行CT检查,分析两种方法各自影像学特点。结果 X线气钡双重造影能直观地显示出食管癌的病变范围、功能改变、病理类型,而CT检查则能准确地显示出食管癌的确切部位、厚度、实际长度、外侵范围及其与周围邻近结构关系。结论 X线气钡双重造影检查简便易行,不仅能明确肿瘤的病理类型,而且易于发现肿瘤的早期病变,是食管癌的首选检查方法;而CT检查则对管壁和周围组织器官浸润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分期和判断手术切除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关键词】  食管癌 X线气钡双重造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食管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其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由于其早期症状不明显,所以患者前来就诊多为中晚期。而食管癌的及时、早期诊断对其治疗及预后非常关键。食管癌的两种X线诊断方法,X线气钡双重造影和CT扫描,是其影像学诊断的主要途径,如何有效地运用两种检查方法,则是影像医师的主要工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2年9月~2006年12月经病理证实食管癌患者36例,男25例,女11例,年龄45~72岁,平均61.3岁,病程1周~18个月,平均6个月。临床主要症状:胸骨后疼痛及进行性吞咽困难。

    1.2  方法  36例病人均行X线气钡双重造影,采用日本岛津公司生产的型胃肠机,钡剂浓度为180%~200%(W/V),常规摄正位、双斜位、充盈相、黏膜相和双对比相;其中20例行CT扫描检查,应用日本岛津公司生产的CT扫描机,扫描条件为120 kV,55 mA,层厚10 mm,取仰卧位,常规胸部和上腹部扫描。

    2  结果

    2.1  食管癌X线气钡双重造影的表现  (1)髓质型18例,表现为腔内充盈缺损,病变累及食管全周,黏膜中断破坏;(2)蕈伞型2例,表现为腔内圆形或椭圆形的充盈缺损,管腔偏心性狭窄,病变上下缘分界清楚;(3)溃疡型6例,表现为较深的龛影,管腔狭窄不明显,局部管壁僵硬,黏膜中断破坏,钡剂通过受阻不明显;(4)缩窄型10例,以壁内浸润收缩狭窄为特征,表现为对称的环形狭窄,钡剂通过受阻,近端食管多明显扩张。

    2.2  食管癌CT的表现  (1)肿瘤的部位及大小:20例均显示肿瘤的准确部位及大小,其中上段癌4例,中段癌11例,下段癌5例,病变范围为5~11 cm。(2)管壁及管腔的改变,肿瘤区的食管壁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厚和狭窄,狭窄为向心性或偏心性。(3)周围组织浸润:①有3例可见周围脂肪间隙模糊或消失;②有4例可见气管后壁不规则狭窄;③有7例显示肿瘤与主动脉相邻处脂肪间隙消失,主动脉局部变扁。(4)远处转移:包括转移至纵隔淋巴结8例,至右颈部淋巴结2例。

    3  讨论

    3.1  食管癌X线气钡双重造影的价值  X线气钡双重造影是最基本的显示食管病变的影像学检查方法[1],是检查食管癌的首选。它的优点是:(1)明确病变的部位、长度及病理类型。X线气钡双重造影可以全面动态地观察管腔有无狭窄、充盈缺损及龛影,黏膜是否中断破坏等征象,有助于确定肿瘤的病理类型;(2)X线气钡双重造影可以显示黏膜的细微改变,管壁轻度扩张受限和局限性僵硬,有利于早期食管癌的诊断。虽然早期食管癌病变表浅,X线表现比较轻微,但其改变是恒定的[2]。可通过双重对比造影多轴位点片或动态采集,观察食管早期黏膜改变和功能性改变,以发现早期食管癌。(3)方法简单,价格低廉,不仅可用于食管癌的临床诊断,而且可用于大规模普查。

    3.2  食管癌CT检查的价值  (1)准确显示食管癌的实际长度和解剖部位,较好地显示食管癌的外侵程度和邻近结构关系。由于CT有较好的密度分辨率,而脂肪与软组织间有较好的密度反差,食管肿瘤外侵使食管周围脂肪层模糊、消失,CT可以较好地显示出这一变化。(2)能较好地显示出食管癌对邻近脏器的侵犯和转移,如发现气管移位,气管后壁弯曲,左主支气管移位和受压,则提示气管、左主支气管已受侵犯;如发现病变区与降主动脉之间无脂肪显示,而病变上下均有脂肪层,则是降主动脉受侵的可靠征象[2]。虽然本组病例未发现远处器官的转移,但有文献报道在判断肿瘤向肝、肾上腺、腹腔、胃小弯播散方面,CT有着极高的价值[3]。(3)食管癌的CT分期对手术切除性及手术方案的制订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根据Moss的分期标准[4],将食管癌分为四期:Ⅰ期CT表现为食管腔内肿块或局部管壁增厚在3~5 mm;Ⅱ期为局部或环形食管壁增厚>5 mm;Ⅲ期为食管壁增厚伴邻近纵隔结构的侵犯,包括气管、主支气管、主动脉或心包等;Ⅳ期为任何局部病变伴有远处脏器或淋巴结转移。实践表明:Ⅰ、Ⅱ期可以手术,Ⅲ期一般不提倡手术,但有时可以做切除或手术探查,Ⅳ期则不宜手术。

    综上所述,X线气钡双重造影仍然是诊断食管癌的首选方法,其在发现肿瘤早期病变,明确肿瘤病理类型等方面有着优于CT的重要价值;而CT在观察肿瘤外侵范围、与邻近结构组织关系以及远处转移等方面则优于X线气钡双重造影,其中CT分期尤其对食管癌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估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尚克中.中华影像医学·消化系统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5-66.

2 尚克中,陈九如.胃肠道造影原理与诊断.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385-386.

3 Picus D,Balfe D,Kochler RE,et al,Computed tomography in the staging of esophageal carcinoma.Radiology,1983,146(5):433-438.

4 Moss AA,schnyder P,Thoni TF.Esophageal Carcinoma:Pretheraphy staging by computed demography.AJR,1981,136:1051.


作者单位:100012 北京,北京航空工业中心医院放射科

作者: 申太忠 2008-5-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