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7期

FE-EPI技术在脑微出血诊断中的应用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FE-EPI序列对颅内出血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是对CT扫描未能检出的慢性出血、微量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1~4月内对35例可疑颅内出血患者进行FE-EPI序列扫描,同时结合MR常规序列,对比CT图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35例临床可疑出血病例CT诊断23例为脑出血(intracerebralhemorrhage,......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FE-EPI序列对颅内出血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是对CT扫描未能检出的慢性出血、微量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7年1~4月内对35例可疑颅内出血患者进行FE-EPI序列扫描,同时结合MR常规序列,对比CT图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35例临床可疑出血病例CT诊断23例为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MR常规序列诊断23例为ICH,FE-T2*WI诊断30例为ICH,FE-EPI-T2*WI诊断30例为ICH,其中2例诊断为慢性微量出血。结论 在颅内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中,CT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要,MRI可作为CT检查必要、有力的补充手段。在高场强MR机上开展FE-EPI-T2*WI序列扫描,可极大地缩短检查时间,提高检查成功率和诊断准确性。

【关键词】  磁化率效应 脑微出血 平面回波成像

      长期以来,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的影像学识别主要通过CT。在很长时间内,CT都被认为是脑出血检测的金标准。但研究发现CT对慢性出血、微量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CMB)的检出存在不足。CMB在原发性ICH患者的发生率为33%~80%,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为26%~68%,在健康老年人中为5%~7.5%。目前,随着MR设备的普及,MR多序列(常规序列+梯度回波T2*序列)的联合应用已逐渐被临床所接受。利用T2*WI的磁敏感性,可以清晰显示颅内出血的信号。但该序列扫描时间相对较长(一般为2~3 min),患者的整体检查时间延长较多。平面回波成像(echo planner imaging,EPI)技术在快速成像方面具有其他MRI技术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EPI技术与梯度回波技术的结合,可以获得同梯度回波相似的图像质量,同时极大地缩短了成像时间,提高了检查成功率,将在ICH特别是CMB的检出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4月选取可疑颅内出血患者35例,年龄42~82岁,平均57岁。进行初次影像学检查时,患者的发病时间为2~48 h。

    1.2  方法  先进行头部CT轴位扫描,后行MR常规序列扫描,后加扫FE-EPI-T2*WI序列。设备为PHILIPS Eclipse (原Marconi) 1.5 T超导型磁共振机,正交头线圈。常规序列采用轴位T2WI、T1WI、DWI、FE-T2*WI。FE-EPI-T2*WI序列参数为TE=40 ms,TR=700 ms,翻转角20°,射频带宽41.7 KHz,层厚/层间隔5.0 mm/1.0 mm,矩阵256×256,扫描时间为16 s。3例行MR检查的患者由于躁动,静脉滴住安定10 mg后完成,1例躁动患者由于呼吸功能不全未给予镇静剂。由两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分别对图像进行分析。

    2  结果

    全部病例FE-EPI-T2*WI检查成功率为100%,1例由于患者躁动,除FE-EPI-T2*WI外,其他序列运动伪影严重。35例病例中CT表现为高密度影23例,等密度影9例,低密度影3例。MRI均出现特征性表现:在T1WI上23例病灶中心呈等或长T1信号,病灶边缘呈短T1信号;在T2WI上30例病例均呈不同程度长T2信号;在FE-T2*WI上35例病例共检出30处呈低信号病灶;FE-EPI-T2*WI上共检出40处呈低信号病灶(1例检出4处低信号病灶,1例检出8处低信号病灶),见图1。所有病例均经临床医师和放射科医师基于病史、症状、体征、治疗经过或手术等资料综合分析,得出结论,35例临床可疑出血病例经CT诊断23例为ICH,MR常规序列诊断23例为ICH,FE-T2*WI诊断30例为ICH,FE-EPI-T2*WI诊断30例为ICH,其中微量出血2例,见表1。

    3  讨论

    传统影像学检查在颅内出血性病变的诊断中存在的问题。(1)CT:本组35例病例中,12例CT扫描呈等、低密度,临床上不能做出颅内出血诊断,经临床病史、症状、体征、治疗经过或手术等资料证实,有7例各种原因出血未被检出。可见CT不能对慢性出血、微量出血和梗死后出血等做出正确的诊断。(2)FE-T2*WI虽然可以清晰显示颅内出血的信号,但扫描时间相对较长(170 s),患者的整体检查时间延长较多。颅内出血的患者多处于无意识躁动状态,170 s的扫描时间往往出现大量运动伪影,影响诊断,需要给予安定类药物完成检查,但此类药物对呼吸中枢的抑制作用使得很多患者不能耐受,致使检查失败。即使勉强固定头部后扫描也难以得到高空间分辨率的清晰图像。

    成像基础:颅内出血的MR成像基础主要与血红蛋白的成分、含量和状态有关。其演变过程为:氧合血红蛋白(Hb2O)→脱氧血红蛋白(DHb)→高铁血红蛋白(MHb)→含铁血黄素(H-S)。DHb、MHb和H-S都是强顺磁性物质,可引起自旋质子的快速失相位。梯度回波(FE)与自旋回波(SE)序列不同,其峰值只能达到较低的曲线即T2*,因此在相同条件下,梯度回波的信号值要小。另外梯度回波无180°脉冲翻转,不能校正组织内磁化率不均匀而造成的局部磁场不均匀,使顺磁性物质信号比SE序列的信号低下。因此FE-T2*WI序列对于颅内出血性病变非常敏感。在对颅内出血或可疑颅内出血的病例进行扫描,获得满意的图像,极大地提高检查成功率和诊断准确性,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指导。表1  35例可疑ICH病例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比较MR检查一贯力求以最短的时间获得满意的图像。平面回波技术(EPI)是目前为止最快速的MR成像方法,成像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梯度回波(FE)。本组病例中FE-EPI-T2*WI成像时间为16 s,FE-T2*WI成像时间为170 s。FE-EPI-T2*WI成像时间明显缩短,免除了镇静剂给躁动患者带来的风险,可直接获得具有诊断价值的图像。本组病例中,2例病例上FE-EPI-T2*WI比FE-T2*WI检出低信号病灶数目多,显示了FE-EPI-T2*WI比FE-T2*WI更加敏感。

    4  小结

    笔者对35例可疑颅内出血的患者进行检查中发现,MR常规序列结合FE-EPI-T2*WI序列对各种原因引起的颅内出血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别是对CT不能确诊的慢性出血、微量出血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FE-EPI-T2*WI序列可以获得同FE-T2*WI序列相似的图像质量,对出血引起的信号改变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同时极大地缩短了成像时间,提高了检查成功率,本研究表明,FE-EPI-T2*WI序列可以替代FE-T2*WI序列成为颅内出血性病变MR检查的常规序列应用于临床。

 


作者单位:300121 天津,天津市人民医院影像学部[

作者: 刘振兴 2008-5-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