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1期

颅骨及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CT及X线平片综合诊断(附5例报告)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异常增殖,骨纤维。CT。X线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亦称为骨纤维结构不良,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骨发育异常疾病,病变多发生于四肢长骨、颅骨及肋骨相对少见,可多骨发生。本文收集了我科近10年CT和X线资料齐全的5例病例,现报告如下。...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异常增殖,骨纤维;CT;X线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亦称为骨纤维结构不良,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骨发育异常疾病,病变多发生于四肢长骨、颅骨及肋骨相对少见,可多骨发生。本文收集了我科近10年CT和X线资料齐全的5例病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例患者,男4例,女1例;就诊年龄3个月~69岁。

    12  临床表现  均诉为婴、幼儿时期发病,表现为额、顶部及胸部局部隆起或有小肿块,不断长大,畸形改变,但进展缓慢,病程较长。初期局部无症状,随后病变部位有酸痛或间歇性疼痛,其中1例伴眼球突出。

    13  检查方法  所有病例均做CT及X线平片检查,CT机为美国GE公司4000i全身CT及西门子6层螺旋CT,层厚、层距5 mm。

    2  结果

    5例中除2例为单发,其余为颅骨和肋骨并发,3例发生在额部,且均并发肋骨改变,其中1例波及多根肋骨;1例发生在颞顶部,1例为肋骨单骨受累。

    颅骨X线及CT均示骨质膨胀增大变形,密度呈毛玻璃样改变、硬化,范围较弥散,无明显分界,内外板骨皮质变薄,内外板间距离增宽,密度不均,可有囊性多房状、病灶内钙化及硬化性高密度灶,其中1例为混合型(图1、图2)。肋骨CT及平片均表现为肋骨畸形,呈毛玻璃样改变,粗细不一的密度增高或减低区,骨皮质不规则增厚毛糙不清,病灶内致密骨嵴,呈丝瓜瓤状(图3)。

    3  讨论

    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了,可能与胚胎原始间充质发育异常有关[1],系正常骨组织逐渐被增生的纤维组织所代替,一般分为单骨型、多骨型和Aibright综合征3种,大多发生于儿童时期,发病隐匿,进展缓慢,常在临床症状出现时才能被确诊。早期以多发症状,晚期以发展为骨畸形就诊,少数可恶变为骨肉瘤、软骨肉瘤或纤维瘤。四肢长骨多发,其次为颅骨及肋骨,由于病变的发现阶段不同,病灶内所含纤维组织、骨样组织成分比例不同,CT及X线片表现也会不尽相同。常表现为骨质呈膨胀性生长,颅骨内、外板变薄,板障距离增宽,以外板膨出为著,密度不均,可有囊性、硬化、毛玻璃等改变;病灶可呈多房状,在透明或毛玻璃样影内有致密骨嵴出现,形成丝瓜瓤状改变;有时在病灶内可见片状、结节状钙化影;磨砂玻璃及丝瓜瓤状为特征性改变。

    X线片多可明确诊断,但CT不仅能够观察骨膨胀程度,而且能够观察颅骨内板改变及对脑组织的影响情况,能准确判断病变的部位和范围,可满意显示细微部位的病变,对出血、囊变、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区的纤维化骨质区分开来,具有很大优越性,对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诊断正确率极大地提高,明显优于传统X线摄片检查。三维重建图像可为手术治疗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常需要与畸形性骨炎、骨囊肿等相鉴别,以免误诊。畸形性骨炎好发于中老年人。骨体增粗,弯曲畸形,骨纹粗糙模糊,皮质增厚,有的呈扫帚状改变。发生在颅面部是由外板增厚,轮廓模糊,有的见广泛且弥散的棉球状。骨囊肿好发于股骨、肱骨上段,囊肿内为均匀一致的低密度区,正常骨小梁结构消失,病变区低密度明显,偶见骨间隔[2]。囊肿常在骨干髓腔的中心处,囊腔中间大,即纵径大,囊腔边缘清晰,并有硬化缘。

【参考文献】
  1 荣独山.X线诊断学,第2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341.

2 宋红彬.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CT诊断.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5,2(12):1141.


作者单位:400012 重庆,重庆市南桐矿业公司总医院放射科

作者: 王绍坤,刘俊佐 2008-5-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