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1期

同机图像融合临床应用的评价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同机图像。解剖成像设备(CT、MRI、超声)和功能成像设备(PET、SPECT)都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图像质量得到很大提高,但由于各成像设备都有其局限性,单独使用并不能明确病灶部位及辨明其真伪,于是在影像学发展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影像处理方法即图像融合技术。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同机图像;临床应用


    众所周知,目前两大类成像设备——解剖成像设备(CT、MRI、超声)和功能成像设备(PET、SPECT)都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图像质量得到很大提高,但由于各成像设备都有其局限性,单独使用并不能明确病灶部位及辨明其真伪,于是在影像学发展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影像处理方法即图像融合技术。本文探讨2001~2005年我科应用GE公司Hawkeye机(机型Millenium VG)在临床应用中的一些体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1~2005年在我科行常规SPECT检查后发现特殊难以明确部位,再行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显像患者41例(其中131I 22例,MDP 4例,MIBG 4例,肝血池13例),男25例,女16例,平均年龄43岁。其中甲状腺癌、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等都经临床病理证实。

    12  仪器与检查方法

    12.1  仪器  采用GE公司Millenium VG(Hawkeye)SPET/CT系统,配高能平行孔或低能通用型准直器。CT X-ray球管的扫描峰值电压140 keV,电流2.5 mA,滑环转速2.6圈/min。SPECT和CT共用同机架,检查床和图像处理工作站,可以在同一设备上先后完成SPECT和CT的断层采集、图像融合处理。

    12.2  显像剂  均由北京同位素所(原子高科核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标记率>95%。

    12.3  方法  131I口服后,按常规进行全身扫描显像,如发现病变部位难以定位,即刻行SPECT/CT图像融合显像。99mMDP常规全身扫描显像,发现难以解释病灶,也即刻行SPECT/CT图像融合显像。131I-MIBG行48~72 h显像,发现有异常浓聚部位,即刻行SPECT/CT图像融合显像。99mTc-RBC肝血池常规断层后显像,直接同机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处理。

    12.4  图像分析  由两位有经验的核医学科医师阅片,共同做出定位、定性诊断。

    2  结果

    2.1  131I全身显像病例  22例患者经I-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有新病灶发现。排除污染衣物处,131I全身显像图像上不明显及解剖位置显示不清的病灶在131I-SPECT/CT断层融合图像上得到清晰显示。

    2.2  131I-MIBG全身显像病例  在发现有异位或转移性的不明确嗜铬细胞瘤患者的全身扫描,4例即刻行同机图像融合,1例为膀胱后下方及直肠前部异常放射性浓聚灶,使病灶精确定位,而鉴别与膀胱的部位。

    2.3  99mTc-MDP全身骨显像的病例  在正常骨骼部位上或以外的部分出现异常浓聚影,经SPECT/CT融合显像后明确部位。表现为脾脏异常显影、结肠显影、盆腔部位的移植肾显影及其他衣物的污染等。

    2.4  99mTc-RBC行肝血池层显像的病例  经SPECT/CT图像融合中,可更明确血管瘤与血管的区分,并且能够提高分辨率,显示明确的与B超、CT的解剖部位有一致性,这是同机融合的优势之一。

    3  讨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经131I治疗后,通常用全身扫描以明确转移灶的数目、部位及摄碘情况,评价治疗效果并且来调整治疗方案。本方法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但在常规的131I全身显像方法上,近年来有不少报道有假阳性及假阴性率的存在。假阳性常见于生理性摄取,病理性放射性浓集,分泌物的潴留及局部污染。如本报道中的肝囊肿及肾囊肿的浓集、粪便的污染及衣物的污染。假阴性报道:腰椎的淡浓聚灶疑为盆腔肠道的潴留,经SPECT/CT同机融合证实为腰椎的转移灶,并且出现骨骼的转移也可调整131I治疗剂量。由此可见,在131I全身显像的基础上,加行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在明确转移灶摄碘情况同时可以显示病灶的解剖定位,提高病灶间的分辨能力,去除真伪,并且可在131I治疗后对可疑病灶的定性及定位上有明显的优势,并可知道调整治疗方案。

    有文献报道CT与131I-MIBG显像诊断异位或转移性嗜铬细胞瘤的灵敏度是75%、86%,而CT与131I-MIBG显像诊断的特异性分别是70%和100%。131I-MIBG显像的缺点是采集信息量低,分辨力差,SPECT图像不能显示病灶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形态解剖结构,定位较困难。所以我们除了常规显示131I-MIBG的异常的浓聚图像外,加做同机SPECT/CT的融合图像,明确一些转移灶的部位。其中有1例异位嗜铬细胞瘤131I-MIBG显示阳性病灶位于盆腔,在常规扫描图像示膀胱部位,但经图像融合后明确部位在膀胱后下、直肠前方,经病理证实为副神经节瘤。因此,在131I-MIBG的显像中加做SPECT/CT图像融合,可提高异位及转移性嗜铬细胞瘤阳性病灶的解剖定位的准确性,为术前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定性及定位信息。

    同机融合在99mTc-RBC肝血池断层显像诊断肝血管瘤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区分血管瘤与肝内外血管的走行。用SPECT/CT同机融合处理图像充分显示CT的解剖部位的优势,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及灵敏度。在肝门及腹主动脉影干扰的部位,由于同机融合,可显示血管瘤阳性病灶及透视三维显像更进一步确定病灶的性质及部位。但肝血管瘤患者在低于1 cm的肝血管瘤显示欠清晰,这可能与血管瘤较小,血液RBC含量少,浓聚放射性较低有关。


作者单位:310003 浙江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PET中心

作者: 罗旭光,赵 葵 2008-5-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