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2期

小儿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的CT表现与临床意义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脑梗死脑血管病所致脑梗死常见,但颅脑外伤所致的腔隙性脑梗死却少见,为提高对本病认识,现报告9例CT诊断的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并讨论其发病机制与临床关系。1一般资料笔者2002~2007年共诊断有明确外伤史表现为缺血性基底节腔隙性脑梗死9例,男6例,女3例,年龄8个月~7岁。2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C......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脑梗死


    脑血管病所致脑梗死常见,但颅脑外伤所致的腔隙性脑梗死却少见,为提高对本病认识,现报告9例CT诊断的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并讨论其发病机制与临床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2002~2007年共诊断有明确外伤史表现为缺血性基底节腔隙性脑梗死9例,男6例,女3例,年龄8个月~7岁。

    1.2  方法  采用美国GE公司Cte螺旋CT扫描,层厚5 mm,横轴扫描。

    2  结果

  致伤原因有跌伤5例,打伤2例,汽车撞伤2例。临床表现有单侧肢体运动障碍,中枢性面瘫,头昏头痛,失语等。9例患者在外伤后当天至7天做CT检查,CT扫描病变的表现为低密度区,与正常脑组织界限清楚,CT值17~27 HU,病灶较小,无占位效应,亦为发现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等CT征象,所有病变均位于双侧基底节内囊区。

    3  讨论

  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少见,根据本组病例发病特点,试从临床方面进行讨论。

    3.1  临床特点  笔者遇到的9例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全部是小儿,病变都位于基底节为其特点。9例患儿有明显近期头部外伤史,但受伤程度较轻,不伴有闭合性颅脑损伤,受伤前亦无心脏病及感染病史,受伤后出现肢体运动障碍、肌力下降、面瘫等症状,与老年性缺血性脑梗死所表现的症状和体征相同,CT表现也完全相同。临床随访观察,患者经治疗体征逐渐消失,功能恢复,预后良好。

    3.2  发病机制  基底节腔隙性脑梗死多发生在50岁以上,为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并发症,而本组9例均发生于小儿外伤后,由此可见两者发病机制不同。笔者分析,基底节与内囊区供血来自豆纹动脉、穿动脉及前脉络膜动脉,这些血管离大动脉较远,走行长而迂曲,对血流动力学变化敏感,易受缺血影响,加之小儿脑血管纤细,自主神经功能发育尚不健全,自我调节能力差,当头部突然震荡时,这些小血管马上发生痉挛,变细乃至闭塞,使供血脑组织缺血,而这些血管为终末血管,是动脉供血区分水岭,容易发生梗死。笔者认为这是外伤性脑梗死多见于小儿,多位于基底节的主要原因。另外,基底节小血管外伤时,血管内膜受损,造成微血栓形成,致使血供中断,也是形成外伤性脑梗死的原因之一。CT扫描分辨率高,图像清晰,极易显示小的腔隙性脑梗死,结合病史,对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作出明确诊断,可以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152500 黑龙江铁力,铁力市人民医院CT室

作者: 袁 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