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2期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嗜铬细胞瘤嗜铬细胞瘤是1886年Franrel首次报道,1921年由Pick正式命名,主要发生于肾上腺髓质[1],来源于神经嵴,属APUD系列,起源于外胚层母细胞[2],由于多层螺旋CT的广泛应用,其影像诊断正确率明显提高,笔者旨在应用多层螺旋CT的多期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明确嗜铬细胞瘤的特征性征象。2CT检查方法11例中,......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瘤是1886年Franrel首次报道,1921年由Pick正式命名,主要发生于肾上腺髓质[1],来源于神经嵴,属APUD系列,起源于外胚层母细胞[2],由于多层螺旋CT的广泛应用,其影像诊断正确率明显提高,笔者旨在应用多层螺旋CT的多期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明确嗜铬细胞瘤的特征性征象。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5年9月~2006年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9例,我院2006年6月~2007年7月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7例,女4例,年龄34~50岁,11例中10例为单侧性,1例为双侧性,临床主要表现为阵发性高血压4例,持续性高血压伴阵发性加剧5例,持续性高血压1例,1例表现为高代谢症候群,患者出现体温升高,呈弛张热,偶有高热。

    1.2  CT检查方法  11例中,9例使用GE 64CT机扫描,扫描参数:120 kV,400 mAs,行螺旋扫描,准直2~5 mm,螺距为1 mm,重组层厚0.625~1.25 mm,矩阵512×512,2例使用SIEMENS SOMATOM EMOTION 6 CT机扫描,扫描参数为:130 kV,130 mAs,行螺旋扫描,准直2~5 mm,螺距为1 mm,重组层厚0.63~1.25 mm,矩阵512×512,均使用多平面重组(MPR)技术行矢状面、冠状面重组,以显示瘤体与周围结构的空间关系。扫描范围:从T11椎体下缘至L1~2椎体间,包括双侧肾上腺,所有患者均行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对比剂使用300 mg/ml碘海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正中静脉注入,总计量80~100 ml,注射流率1.5~2.5 ml/s,注射对比剂后30 s、60 s、160 s、300 s分别行螺旋CT动脉期、静脉期、平衡期及延迟扫描。

    2  结果

    2.1  瘤体的部位、大小及形态  11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中,发生于单侧10例,双侧1例,瘤体直径3.8~5.2 cm,平均直径4.5 cm,呈圆形或类圆形。

    2.2  CT平扫及增强扫描表现  发生于单侧的9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8例平扫表现为低等混杂密度肿块,低密度区均位于肿块中心或近中心部位,发生于单侧的1例平扫表现为均质等密度肿块,发生于双侧的1例平扫表现为低等混杂密度肿块,低密度区位于肿块中心,2例病灶中心部可见斑片状及结节样钙化灶,增强扫描所有病例实性部分于动、静脉期呈明显强化,CT值较平扫增加45~82 HU,9例呈多房性结节状明显强化,平衡期及延迟扫描肿块密度趋于均匀,但密度仍较高,尤以结节状明显强化区为著,低密度区于各期扫描中均无强化,10例均可见明显强化的实性部分与无强化的低密度区形成鲜明对比,1例均质等密度肿块周边部分强化密度高于中心部,本组发生于双侧肾上腺的1例嗜铬细胞瘤另可见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及胰体部转移表现,提示为恶性嗜铬细胞瘤。

    3  讨论

    3.1  概述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和副神经节,由于肿瘤组织产生过多的儿茶酚胺,临床上出现高血压和高代谢等症候群,嗜铬细胞瘤80%来源于肾上腺髓质,肾上腺外占20%,好发于30~50岁的中年人,大多数为单侧,平均直径约5 cm,呈圆形或椭圆形,切面常见到出血、囊变或钙化,瘤组织中儿茶酚胺的含量是正常肾上腺髓质中的4~80倍。由于嗜铬细胞瘤持续和(或)脉冲式释放大量儿茶酚胺,患者常出现持续性高血压(33%),阵发性高血压(16%),持续性高血压伴阵发性加剧(38%),高低血压交替出现(10%)等高血压症候群,实验室检查尿去甲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超过正常值的2倍即具有诊断意义[3]。

    3.2  CT表现  大多数嗜铬细胞瘤在CT上表现为圆形、椭圆形或梨形,边界清晰的实性肿块,一般均较大,多数为3~5 cm,个别可达20 cm,肿块多数密度不均匀,以低等混杂密度为主,少数伴有出血或钙化者密度可增高,增强扫描由于嗜铬细胞瘤血供丰富,多呈明显增强,边缘增强更明显,而实质除坏死囊变部分外亦增强,增强后可类似厚壁内腔不规则囊肿样改变,根据本组资料,笔者认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增强扫描主要有如下较为特征性CT征象: (1)明显强化的实质性部分与无强化的囊肿样低密度区形成鲜明对比,这与病理及手术所见的实性部分血供出血丰富有明显的对应关系,也与MRI上较为特征的长T1长T2脑脊液样信号影相吻合。(2)实性成分结节状强化具有一定特征,推测病理上虽然实性成分血供丰富,但血流分布亦存在差异性,结节状强化区域血流分布可能多于非结节状强化区域,而非结节状强化区域有趋于坏死的可能性。这一点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

    3.3  鉴别诊断  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包括定性诊断与定位诊断两部分,依据血和尿中儿茶酚胺物质的测定以及典型的临床表现一般诊断不难,其定位的首选方法为B超,CT能提供更清晰准确的图像,检查时应注意利用薄层扫描技术或螺旋CT,增强扫描明显有助于诊断,但鉴别诊断应考虑到如下几点:(1)良恶性嗜铬细胞瘤的鉴别:区别嗜铬细胞瘤的良与恶性是一个困难的问题,无论在组织学方面还是生化方面都缺乏标准,肿瘤累及包膜或侵入血管不能作为判断嗜铬细胞瘤恶性的指标,只有在无嗜铬细胞的组织(如淋巴、骨骼、肝、肺)内发现嗜铬细胞时才能决定为恶性转移[2]。(2)肾上腺皮质癌:肿瘤坏死囊变显著,部分肿瘤形成假囊肿,由于胶原间隔的存在和肿瘤坏死、出血等,皮质癌易形成网络状结构,动态增强动脉期可见不规则肿瘤血管和瘤栓,并可见网络状强化,门静脉期强化增加,强化面积扩大,但强化明显不均匀,邻近脂肪间隙,邻近脏器易受肿瘤组织浸润[4]。(3)肾上腺转移瘤:在人体肿瘤转移至肾上腺者多数是单侧,临床表现中突出特征为几乎所有转移癌均无肾上腺皮质和髓质功能异常表现[5],结合原发癌表现多可作出正确诊断。总之,多层螺旋CT扫描及MPR、MIP重组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应列为首选检查方法。多期增强扫描时如发现肾上腺区肿块明显强化的实质性部分与无强化的囊肿样低密度区形成鲜明对比,且实性部分有明显结节状强化时,经三位重组再结合临床表现多可确诊。

 

【参考文献】
  1 李松年.全身CT诊断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918.

2 吴阶平.吴阶平泌尿外科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683,1689.

3 周康荣,陈祖望.体部磁共振成像.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095-1096.

4 周建军,曾维新,周康荣,等.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腺癌的CT诊断价值.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10:1026.

5 南勋义,党建功,陈兴发,等.肾上腺转移癌(附16例报告).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0,2:82.


作者单位:621100 四川三台,三台县人民医院放射科CT室(△泌尿外科)

作者: 谢锐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