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3期

脊柱胸腰段不稳定性骨折30例CT诊断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总结脊柱胸腰段不稳定性骨折患者的CT特点,以提高其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手术及CT特点。结果本组30例中属不稳定性骨折的椎体共计37个,发生部位多在T12、L1、L2,骨折基本上累及椎体的二柱以上,同时合并椎管变形变窄及椎弓根、椎板、椎间盘的骨折。结......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总结脊柱胸腰段不稳定性骨折患者的CT特点,以提高其CT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手术及CT特点。结果 本组30例中属不稳定性骨折的椎体共计37个,发生部位多在T12、L1、L2,骨折基本上累及椎体的二柱以上,同时合并椎管变形变窄及椎弓根、椎板、椎间盘的骨折。本组患者的脊髓损伤多较严重。结论 将本组患者的CT表现和手术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可进一步提高CT医生的认识,给手术医生提供较可靠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胸腰段不稳定性骨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脊柱损伤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后果较严重的创伤,其准确诊断和完整评价是正确治疗的关键[1]。笔者筛选出我院近年来资料完整的病例30例,并对照手术资料进行CT诊断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0例患者经X线平片诊断为骨折者行CT扫描。男21例,女9例,年龄15~72岁,外伤原因均为车祸、坠伤、重物挤压伤。

    1.2  临床表现  主要为剧烈疼痛,不能动弹,所有患者均出现神经损伤症状,双下肢麻木16例,其中下肢急性截瘫7例,不全性瘫11例,排尿困难17例,二便失禁16例。

    1.3  结果  本组30例中共有37个椎体骨折,其中:T125例,L1 12例, L2 7例,T12~L1  5例,L1~L2 4例。CT表现(1)椎体情况:骨折累及椎体三柱者共13个,累及椎体二柱者17个,椎体爆裂14个。椎体移位22个,椎弓根骨折26例。(2)椎管情况:30例患者椎管均不同程度变形变窄,伴碎骨片嵌入椎管,有5个椎体的椎管几近消失,脊髓均受压变形。(3)椎间盘情况:椎间盘骨折共19个,椎间盘后缘撕脱2个。(4)椎体附件:伴横突骨折23个,棘突骨折16个,单侧椎板骨折15例,双侧椎板骨折9例。上下关节突关节损伤(骨折、脱位)共7例。(5)其他:单侧或双侧黄韧带增厚6例,骨折之椎体毗邻软组织肿胀13例。

    2  讨论

    由于脊柱的胸腰段具有较长有活动度,又是胸柱后凸和腰柱前凸的转折点,在脊柱屈曲时以胸腰段为弯曲的特点[2],因此,最易由传导暴力造成骨折,且骨折多发生在T12~L2段。胸腰椎的不稳定性骨折是指椎体骨折或爆裂骨折的同时,合并其他严重损伤和畸形,并伴有韧带复合结构的严重损伤[3],较具体的CT征象包括:骨折累及脊柱两柱或两柱以上,骨性椎管变形狭窄,骨折脱位和(或)严重畸形等。

    患者通常病情危急,临床医生迫切希望了解患者的情况,以便迅速制订治疗方案。CT具有轴面影像和多向重建功能,除了可以评价脊柱是否失稳,显示脊髓损伤外,还能十分清楚地显示脊柱的三柱结构及骨性椎管的解剖结构,因此,患者椎体骨折的类型、部位、范围、程度及有无其他伴发伤一目了然[4],除决定骨折是否需要手术治疗外,还可指导手术方案的选择。对于不稳定性骨折的患者选择CT检查,尽量对患者移动最小、少搬动,减少患者的痛苦,避免患者在搬动时加重骨折部位的不稳定性,在不搬动患者的同时,可进行其他部位、脏器的检查。

    由于胸腰段脊柱的不稳定性骨折,有的可逐渐发生后凸畸形加重,迟发脱位和晚期神经症状等。笔者认为在诊断中提示骨折属稳定和不稳定性的意见十分重要,一是协助临床及时制订正确的治疗方案,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功能得到最大的恢复,特别有利于减轻脊髓的继发性损害,减少残疾和后遗症的发生。二是根据CT资料,临床医生能较准确地估计患者的预后情况,为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CT检查脊柱不稳定性骨折的患者还是存在一定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本组患者的CT资料与手术所见结果比较,CT在显示脊髓损伤、椎间盘和韧带的损伤方面有差距,如本组患者的手术资料显示,椎间盘骨折或撕脱有27例,韧带(前、后纵韧带、黄韧带、棘韧带)断裂或损伤有16例,脊髓、神经根等损伤共有21例,CT提示诊断的仅有一部分。另外,CT是横断面扫描,容易漏诊呈水平走行的骨折线,如无矢状重建不易判断椎体的压缩程度。因此,笔者建议,脊柱不稳定性骨折的患者,特别是脊髓、神经损伤较重的患者,在条件允许时,可首选MRI检查。

【参考文献】
  1 黄耀华.骨关节创伤X线诊断手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115.

2 张舒.骨骼的功能适应性与应力应变反应.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1,14(5):368.

3 刘雷.暴力下胸腰椎三椎结构的应力分布及临床意义.临床骨科杂志,2002,5(1):6.

4 张雪哲.脊柱爆裂性骨折的影像诊断.中华放射学杂志,1998,32:61-62.


作者单位:528325 广东佛山,佛山市顺德区杏坛医院

作者: 杨振庚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