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3期

高频及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旁腺腺瘤12例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高频及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旁腺腺瘤(PTA)及其并发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由超声检查发现并经手术证实的甲状旁腺腺瘤12例,同时检查胆囊、胰腺、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及软组织剧烈疼痛处。结果高频超声对甲状旁腺肿瘤的定位和定性非常重要,尤以12MHz探头对发现较小瘤体极有价值。......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高频及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旁腺腺瘤(PTA)及其并发症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由超声检查发现并经手术证实的甲状旁腺腺瘤12例,同时检查胆囊、胰腺、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及软组织剧烈疼痛处。结果 高频超声对甲状旁腺肿瘤的定位和定性非常重要,尤以12 MHz 探头对发现较小瘤体极有价值;彩色多普勒可提供肿瘤血供情况,有助于甲状旁腺腺瘤与甲状腺腺瘤的鉴别。PTA 合并肾结石7例,膀胱结石3例,胆结石2 例,下肢软组织钙化1 例,前列腺钙化2例,复发性胰腺炎并胰管结石1 例。结论 高频及多普勒超声可较准确地诊断PTA 及其并发症。

【关键词】  甲状旁腺腺瘤 超声诊断


    甲状旁腺腺瘤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良性肿瘤。在原发甲旁亢中有80%~90%是由甲状旁腺腺瘤(parathyroid adenoma,PTA) 所致,其临床表现涉及骨骼、泌尿、心血管、神经等诸多系统,因此常漏诊或误诊误治[1]。本文分析了2002~2004年我院由超声检查诊断并经手术证实的12例甲状旁腺腺瘤,旨在提高甲状旁腺腺瘤的诊断水平。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例甲状旁腺腺瘤中,男4例,女8 例。年龄14~57岁,平均36岁。病程1个月~2年,均有全身骨关节疼痛,其中3 例发生病理性骨折,6 例有泌尿系结石,其中1 例系双肾结石,5 例有反复肾绞痛、血尿及小便排石病史,1例有鸡胸和双膝关节外翻征,胆囊结石2例。X线骨骼摄片12例均有全身普遍骨质疏松

    1.2  仪器与方法  使用GE公司生产的LOGIQ 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12 MHz,患者仰卧位,头稍向后仰,探头置于颈部,行颈前区和颈侧区多切面扫查,重点是甲状腺和甲状腺后方结构。观察甲状腺及甲状旁腺大小、形态、包膜、内部回声、血流分布情况,对病变组织记录肿物数量、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等征象,测量肿块内部和患侧甲状腺上、下动脉,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Ps)、阻力指数(RI),取样时使声束与血流夹角<60°,另用3.5 MHz探头检查胆囊、胰腺、双肾、输尿管、膀胱、子宫、前列腺及疼痛最剧烈部位的软组织。检查结果对照手术后病理及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血钙、血磷等临床资料分析。

    2  结果

    2.1  PTA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表现  12 例均累及单个腺体,均位于甲状腺后方,其中右侧8例,左侧4例,瘤体长径10~30 mm,有薄的包膜回声,边界清楚,呈卵圆形或长椭圆形,长轴多与甲状腺长轴一致,实质为较均匀低回声,有1例较大的瘤体内见部分无回声区,肿块较大者凸向甲状腺,酷似甲状腺肿瘤。仔细辨认甲状旁腺肿瘤与甲状腺之间可见一强回声带,且彩色多普勒显示肿瘤位于甲状腺下动脉的后方,以此多可与甲状腺肿瘤鉴别。本组有4例瘤体长径≤20 mm,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细小或无血流信号,而其余8例长径>20 mm的肿瘤内部及周边均可见丰富血流信号(图1),与甲状腺血流不连续,测及肿瘤内部一支动脉频谱Ps为22.7 cm/s,RI为0.53,测及患侧甲状腺下动脉动脉Ps为48 cm/s,RI为0.68。

    2.2  超声诊断PTA 的并发症  本组12例PTA 患者中超声发现6种并发症:双肾结石7 例(58.33%),膀胱结石3例(25.00%),胆结石2 例(16.67%),下肢软组织钙化1例(8.33%),前列腺钙化2 例(16.67%),复发性胰腺炎并胰管结石1 例(8.33%)。

    2.3  手术和病理结果  12例均为甲状旁腺腺瘤,肿瘤位于右侧者9例(右下8例,右上1 例),位于左侧者3例,均为左下瘤体,最小10 mm×15 mm,最大23 mm×40 mm。

    3  讨论

    3.1  PTA的超声诊断价值  甲旁亢是由于甲状旁腺增生,腺瘤或腺癌引起体内甲状旁腺激素(PTH) 分泌过多造成钙磷代谢紊乱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PTA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旁亢) 的主要病因,腺瘤单发多见,极少有钙化[2],多位于甲状腺的后外下方。PTA 的无创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B 超、CT及锝铊减影扫描(TTS),近年来,随着高频探头、高分辨力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广泛应用,超声检查甲状旁腺病变获得了满意效果,其中高频超声可显示5 mm左右的正常或轻度肿大的甲状旁腺。因此,如在颈部反复探测未发现肿大甲状旁腺,即能排除正常位置的甲状旁腺病变;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诊断明确,则需辅以CT、核素等检查寻找异位病灶。因此,高频超声检查能作为诊断正常位置病变甲状旁腺的可靠方法。

    本组12例患者中经手术证实的PTA有12个,全部符合超声拟诊断,准确性为100%,PTA的超声诊断特征为:(1)多位于下侧甲状腺旁腺内,实质为均匀低回声,较大的瘤体内可伴出血、坏死、囊性变而出现部分无回声。(2)高频超声尤其是12 MHz,使颈部解剖结构的显示更加清晰,如较大的PTA与甲状腺之间见一强回声带,可以与甲状腺肿瘤鉴别,因为甲状腺本身有两层包膜,甲状旁腺及腺瘤也有包膜,腺瘤增大压迫甲状腺内被膜时,由三层包膜形成一条致密回声光带,将其与甲状腺组织区别开来,这也是甲状旁腺腺瘤的特征性表现之一。(3)彩色多普勒显示肿瘤内有较丰富的血流信号,甲状旁腺为无导管腺体,其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当腺瘤发生时,组织代谢活跃,血供增加,为彩色超声提供了诊断基础[3]。(4)使用彩色多普勒寻找甲状腺下动脉并测量其血流参数,因为此动脉是甲状腺与甲状旁腺的分界线,也是两者共同的血供来源,尤其是后者,当患PTA时,此血管血流速度可增高,其收缩期峰值流速常大于40 cm/s。

    高频及多普勒超声联合应用能提高PTA诊断率,并可在术前确定病灶数目和位置,从而大大缩短手术时间,避免术中盲目探查,降低手术失败率。

    3.2  超声对PTA并发症的诊断  PTA引起的甲旁亢早期症状不典型,晚期常因持续性高血钙可引起一系列临床并发症,根据Floyd的研究,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骨病型;第二类是肾病型;第三类是无特异表现型[4],临床上以尿路结石或骨骼病变就诊者多见。需要指出的是PTA 可能合并上述疾病,但以上疾病不一定合并PTA。如本组用3.5 MHz探头检出肾结石7例、膀胱结石3 例、胆结石2 例、下肢软组织钙化1 例、前列腺钙化2例、复发性胰腺炎并胰管结石1 例。故临床工作中遇到反复发作的泌尿系结石的患者检查中,应结合血中PTH是否偏高,应主动询问有无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相关临床资料,以高频探头检查甲状旁腺,提高诊断率。


作者单位:830002 新疆乌鲁木齐,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B超室

作者: 王艳 孙永珉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