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4期

肝脏小血管瘤超声检查与CT检查的比较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肝脏小血管瘤超声检查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肝脏小血管瘤是肝脏常见的良性肿瘤,其病理结构通常为海绵状血管瘤和毛细血管瘤两种。患者一般无临床症状,大多做健康检查或因其他疾病做超声检查时被发现。0cm以上的肝血管瘤,一般都能被超声和CT同时检查出来,诊断肝血管瘤不难。0cm以下的肝血管瘤,超......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肝脏小血管瘤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肝脏小血管瘤是肝脏常见的良性肿瘤,其病理结构通常为海绵状血管瘤和毛细血管瘤两种。而目前还未了解其确切的病理机制。患者一般无临床症状,大多做健康检查或因其他疾病做超声检查时被发现。在工作中笔者所遇到的1.5~2.0 cm以上的肝血管瘤,一般都能被超声和CT同时检查出来,诊断肝血管瘤不难。但是1.0 cm以下的肝血管瘤,超声和CT的检查结果差异较大。现就我院1996~2006年10年间B超室所做肝脏小血管瘤(1.0 cm以下的血管瘤)与CT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其中存在差异的原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科B超室1996年2月~2006年1月被超声诊断为肝血管瘤并且≤1.0 cm的患者共80例的临床资料及CT检查结果。男50例,女30例,平均年龄41岁。

    1.2  仪器与方法  日产阿洛卡610黑白B超仪,工作时探头频率为3.5 MHz。由于我院无CT设备,发现肝血管瘤的患者均到攀枝花市中心医院行CT复查,并把检查结果带回B超室登记,以便随访、查询。

    2  结果

    80例患者中,超声共查出141个<1.0 cm的肝血管瘤。其中有1个血管瘤的42例,有2个的24例,有3个的11例,有4个以上的3例,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以右肝叶为多见。绝大多数血管瘤在超声下均有典型(毛细血管瘤最为典型,呈浮雕样图形)的超声表现,即有边界清楚、回声不均质或呈网状稍强回声的肝内占位性改变。少数为低回声、混合性杂乱回声等复杂的声像图表现。

    80例超声提示肝血管瘤的患者,到攀枝花市中心医院做CT检查,其结果是平扫发现52例74个病灶,大小为0.8~1.0 cm。CT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稍低密度影,大部分密度均匀,边界清楚。增强扫描后共发现68例97个病灶,大小为0.5~1.0 cm(图1、图2)。

    3  讨论

    肝脏较小血管瘤无症状,不需要治疗。以上80例患者都经过1~5年的超声跟踪随访,他们的病灶形态、大小都无明显改变。目前超声诊断肝血管瘤是一种既成熟又简单并且经济实惠的方法,应作为肝脏疾病检查的首选方法。

    图1  患者,男,55岁,2000年4月30日因感冒住院,常规检查超声时发现右肝叶2个稍强回声,边界清楚,内有小的液性暗区。大者1.8 cm×1.6 cm,小者0.5 cm×0.5 cm。随即到攀枝花中心医院做CT平扫见一右肝叶血管瘤大小约1.6 cm×1.5 cm  图2  患者,女,55岁,2006年8月22日因肺炎住院常规查超声时发现右肝叶内有一0.8 cm×0.8 cm大小的稍强回声,其边缘有裂开征。随即到攀枝花中心医院做CT平扫,其结果是肝脏内未见异常

    笔者对本组80例超声提示为肝小血管瘤患者CT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时发现:平扫时对0.8~1.0 cm的肝脏小血管瘤能够发现并检测出来;但对0.8 cm以下的肝脏小血管瘤做出了正常的诊断,即有28例67个病灶未检测出来,阴性率达35%;当作CT增强后阳性率明显增高为85%,检出的病例增多,但也有15%的肝血管瘤病例未检出。

    超声和CT对诊断肝小血管瘤诊断存在较大差异,经过与同行医生们反复讨论,达成以下共识。(1)肝脏小血管瘤的CT表现复杂多样,相对于超声,肝脏小血管瘤的CT检查不足之处如下。①病灶实在太小,未能通过病灶平面;②病灶小并且受呼吸动度的影响,而未能通过病灶平面;③病灶小并且位于肝脏的边缘,受干扰而未能检出;④病灶处血管细小造影剂难以进入而无法显示该病灶;⑤平扫时,肝小血管瘤(特别是海绵状小血管瘤)的密度与正常肝组织较接近,平扫时难以发现;⑥超声可以多角度、多频率、多路径地进行探查,提高了对病灶的检出率。这是CT检查无法替代的。(2)笔者相信超声对肝脏小血管瘤的检出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不迷信超声。如:有些肝血窦、肝小血管的变异等可能被超声医生误诊为海绵状肝小血管瘤。


作者单位:617061 四川攀枝花,攀枝花市中心医院仁和分院B超室

作者: 郭自俊 陈 静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