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6期

神经纤维瘤病继发寰枢椎旋转半脱位1例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神经纤维瘤病。颈椎1病历摘要患者,女,18岁,因颈部疼痛5年,后仰时站立不稳,逐渐出现头痛头晕、双上肢无力,继之双下肢疼痛、麻木、无力,来我院就诊。既往:患者自出生后3个月左肩部出现褐色斑,随着年龄的增长其面积不断扩大,逐渐出现双上肢、后背部、臀部及双下肢散在褐色斑(图5)。2讨论......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神经纤维瘤病;颈椎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18岁,因颈部疼痛5年,后仰时站立不稳,逐渐出现头痛头晕、双上肢无力,继之双下肢疼痛、麻木、无力,来我院就诊。

    查体:颈部伸曲运动受限,呈前倾位。双上肢肌力Ⅱ级,双下肢肌力Ⅲ级,腹壁反射消失,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亢进,膝腱反射、跟腱反射亢进。巴宾斯基征阳性。左颈肩部有一约15 cm×16 cm大小的牛奶咖啡斑,右臀部有一约14 cm×20 cm大小的牛奶咖啡斑,双上肢及双下肢后背部可见散在的褐色斑点。

    X线:寰齿间隙增宽、模糊,寰椎后弓与枕骨距离加大。C2~4后凸、呈短弧形改变,C5~6代偿前凸。C2~5椎体骨质结构欠规则。C4、C5椎体变形,尤以C3为著,可见椎体贝壳样变形,椎体横径明显变短(图1)。

    MRI:寰齿间隙增大,寰椎左后旋(图2),致寰枢水平椎管明显狭窄,延髓受压,髓内可见长T1长T2信号。延髓前方、C3~T1水平椎体后方多发弧形硬膜囊扩大;C1~5水平背侧蛛网膜下腔增宽(图3);左侧咽旁间隙见不均匀信号软组织影(图4)。

    既往:患者自出生后3个月左肩部出现褐色斑,随着年龄的增长其面积不断扩大,逐渐出现双上肢、后背部、臀部及双下肢散在褐色斑(图5)。但无智力障碍,无视觉、听觉障碍。曾于2006年7月行下肢神经鞘瘤摘除术。

    其母后背部曾有牛奶咖啡斑,妊娠后,全身渐进性出现暗红色软组织包块(图6)。

    2  讨论

    神经纤维瘤病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疾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是基因缺陷使神经嵴细胞发育异常导致多系统损害。约25%~50%患者有阳性家族史。根据临床表现和基因定位分为神经纤维瘤1型(NF1)和2型(NF2)。NF1由Von Recklinghausen(1982)首次描述,主要特征为皮肤牛奶咖啡斑和周围神经多发性神经纤维瘤,外显率较高,基因位于染色体17q11.2,患病率3/10万;NF2又称中枢神经纤维瘤,基因位于染色体22q[1~4]。

    患者母亲有神经纤维瘤病史,且患者出生后3个月即出现皮肤牛奶咖啡斑,逐渐扩大,无癫痫发作和智力障碍。根据临床和辅助检查,患者也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存在。所以,应诊断为家族性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1型。NF1可以累及骨骼、伴发骨骼畸形,以脊柱畸形较常见,发生率为2%~69%。畸形在胸、腰椎,多表现为脊柱侧突,而颈椎畸形则以后突为主。畸形分为营养不良型和非营养不良型。非营养不良型脊柱侧凸的 X线表现与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相似。而营养不良型脊柱畸形有许多独特的影像学表现,包括椎体贝壳样变、肋骨铅笔样变、横突梭形变、椎体楔形变、椎旁软组织影、角状旋转畸形、椎间孔增宽、肋骨间隙增宽和椎弓根畸形等。

    本例患者有明显的颈椎骨质结构不规则、颈痛、典型的颈椎曲度后突、椎体后缘扇贝样变形、硬膜下腔扩大及咽旁软组织肿。所以本例枕、颈区的改变应为神经纤维瘤病继发所致。神经纤维瘤病的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本例已经影响到寰枢关节的稳定性,造成延髓的信号改变,则应予以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 牛艳坤,王刚,陈卫国,等.Ⅰ型神经纤维瘤病的X线和MRI诊断(附15例报告).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6,26(6):849-850.

2 朱锋,邱勇,王斌,等.神经纤维瘤病致营养不良性脊柱侧凸的影像学特征和临床意义.脊柱外科杂志,2003,1(2):68-71.

3 李新春,梁碧玲,陈健宇,等.神经纤维瘤病的MRI诊断.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2,11(3):141-143.

4 王光彬,甄俊平,何敬振.神经纤维瘤病.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杂志,2006,4(5):399-400.


作者单位:102218 北京,北京万和颈椎病医院

作者: 王学军,都兴林,王毅鹏,郭江涛,王宏斌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