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7期

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乳腺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现已为女性恶性肿瘤发病之首。目前,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以及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正确率仍是超声诊断中的关键。本文通过对乳腺癌的声像图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表现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彩超检......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乳腺癌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价值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现已为女性恶性肿瘤发病之首。目前,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以及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正确率仍是超声诊断中的关键。本文通过对乳腺癌的声像图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表现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彩超检查在诊断此病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为2003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院肿瘤外科手术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1~69岁,平均46.2岁。症状:30例主诉扪及乳房肿块和乳头溢液,无痛性肿块25例 (其中短期内进行性增大15例),5例伴乳头或乳晕皮肤异常或乳头溢液或腋窝淋巴结肿大。所有彩超诊断结果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Agilent lmage Point HX和HDI 400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10 MHz。受检查者取仰卧位,双臂上举,充分暴露双侧乳腺及腋窝,在乳房各个象限以乳头为中心行纵横和放射状扫查。先做二维超声观察病灶的位置、形态、大小、边界、内部回声、后方回声,有无包膜、钙化、浸润、腋窝淋巴结肿大等。然后观察肿块周边及内部有无血流信号,按乳腺肿块血流程度分类,未见血流:肿块内部及其周边0.5 mm范围内无血流信号;少血流:肿块内部及其周边0.5 mm范围内可见1~2支血管;血流丰富:肿块内部及其周边0.5 mm范围内>3支血管。用脉冲多普勒观察其流速曲线,测量收缩期最高流速(Vmax)、舒张期最低流速(Vmin)、阻力指数(RI)。

    2  结果

   本文彩超诊断30例乳腺癌经手术病理证实为26例,诊断正确率为86.7%(26/30),误诊4例,误诊率为13.3%(4/30)。病理类型:浸润性导管癌11例(42.3%),浸润性小叶癌5例(19.2%),单纯癌3例(11.5%),黏液癌3例(11.5%),髓样癌2例(7.7%),硬癌2例(7.7%);乳腺纤维瘤2例,乳腺病1例,炎性肿块1例。

    2.1  二维声像图表现  26例乳腺癌患者的乳腺超声声像图病灶位于外上象限15例(57.7%),外下象限2例(7.7%),内上象限6例(23.1%),内下象限3例(11.5%)。病变形态:形态不规则22例(84.6%),形态规则4例(15.4%)。病变纵横比值>1,前后径大于横径19例(73.1%),无明显改变7例(26.9%)。病变边界:边界不清(浸润状边界)22例(84.6%),其中蟹足状、毛刺状或边缘角征18例(69.2%),边缘恶性晕征13例(50.0%);边界清楚4例(15.4%)。病变内部回声:低回声19例(73.1%),其中低回声内部不均质15例(57.7%),低回声内见小暗区4例(15.4%);等回声欠均质5例(19.2%),等回声较均质2例(7.7%)。病变内伴微小钙化灶21例(84.4%)。病变后方回声衰减20例(76.9%)。腋窝淋巴结肿大13例(50.0%)。

    2.2  CDFI超声表现  26例乳腺癌血流信号检出率为92.3%(24/26);其中未见血流2例(7.7%),少血流11例(42.3%),血流丰富13例(50.0%)。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参数显示:Vmax>12 cm/s 20例(76.9%),Vmax平均(12±10.5)cm/s;RI>0.7  19例(73.1%),RI平均0.7±0.11。

    3  讨论

   乳腺癌是由乳腺导管上皮及腺泡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大多数源自乳腺导管上皮。肿瘤多呈浸润性生长,且多数从多中心性发生,即在同一个腺体导管系统内先有多个病灶,再发展浸润,相互结成更大的病灶,故浸润状的边界是乳腺癌的主要特征[1]。本文资料中病例边界呈浸润状(包括蟹足状、毛刺征、边缘角征等)及形态不规则出现率最高,占69.2%(18/26);其次为肿块边缘恶性晕征,占50.0%(13/26);而边界清晰或形态规则仅占15.4%(4/26)。由于乳腺癌呈不规则性和膨胀性生长,肿块的生长常脱离正常组织平面而导致前后径增大,因此病变的纵横比值>1(前后径大于横径),本组病例占73.1%(19/26)。后方衰减是指肿块后方任一部分、任何程度的回声降低,决定肿块后方回声的物理基础是声能在肿块中衰减的程度,而决定肿块衰减能力大小的重要因素是肿块内部结缔组织反映的程度。本组病例后方衰减为76.9%(20/26),后方衰减曾被认为是恶性肿块的标志性特征之一。乳腺肿块内微小钙化灶是乳腺癌的重要征象之一,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2]。癌细胞内有丰富的钙、磷元素,细胞代谢旺盛,有氧和无氧糖酵解比正常细胞活跃,生化过程中产生出CO2、H2O很容易在腺泡和导管内有钙盐沉积。乳腺癌的钙化特征是大小不一、形态各异,表现为细线状、分支状、针尖样或泥沙样微小钙化,并以成簇状、节段状或楔形分布较多,也可散在性分布。本组病例钙化率为84.4%(21/26)。至于钙化有无声影,国内一组研究中微钙化声影的显示率达47%,而本组显示率为31.8%(8/26)。笔者认为,钙化体积小,临床将<1 mm的钙化定义为微钙化,理论上微钙化的大小接近于声束的波长,无法产生声影。在工作中不应以有无声影作为确定钙化存在的依据,而应以钙化的形态、大小、分布为特征。乳腺良性钙化多为散在较大的蛋壳样或环状、爆米花样或杆状,以及片状等。乳腺癌由于肿瘤细胞能够分泌一种肿瘤血管生成因子,可刺激新生的毛细血管不断从肿瘤的四周穿入内部,生成大量丰富的血管网络。这些血管迂曲杂乱,数目多、不规则、粗细不均、壁薄、缺乏肌层,易形成动静脉瘘,这些特点为乳腺癌多血流性以及肿瘤内部血流流速加快等提供了病理学基础,也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恶性肿瘤提供了病理生理学基础。彩超上的表现是在肿块内或周围有较多的血管,有时候可以发现肿块内穿支血管,本组病例血流信号检出率为92.3%(24/26),为少及丰富血流;由于恶性肿瘤生长快,且生长过程中的无序和无限制性更易使其内血管受压而阻力升高,故Vmax>12 cm/s以及RI>0.7,结合二维声像图表现,这些指征更具有临床价值。但也有少数乳腺癌血流显示很少,而良性肿块血流显示也可较丰富,形成中间交叉型肿块,这是超声诊断一直较难解决的问题。本组误诊4例,2例乳腺纤维瘤,乳腺炎和乳腺病各1例误诊为乳腺癌。回顾分析误诊原因为肿瘤境界欠清或尚清,部分形态欠规则,团块内见数个细小强回声点,团块内测及血流信号,在声像图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外,忽略了CDFI血流参数的重要性。因此,对乳腺癌的诊断彩超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是临床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 武忠弼.病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356-359.

2 胡永升.现代乳腺影像诊断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59-60.


作者单位:湖北宜昌,宜昌市肿瘤医院

作者: 胡文法,徐永芬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