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8期

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特征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CT检查,取层厚3mm,平扫及增强双期扫描。结果水肿性急性胰腺炎10例,坏死性胰腺炎20例,合并出血6例,并发假性囊肿4例。CT表现为胰腺肿大,密度降低,胰周渗液及并发症。...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的CT 表现特征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对3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CT检查,取层厚3 mm,平扫及增强双期扫描。结果 水肿性急性胰腺炎10例,坏死性胰腺炎20例,合并出血6例,并发假性囊肿4例。CT表现为胰腺肿大,密度降低,胰周渗液及并发症。结论 CT是急性胰腺炎最有效的影像诊断方法,增强扫描对胰腺坏死范围、程度、定量、定性的判断有很大价值,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计算机断层扫描;诊断

急性胰腺炎是急腹症的一种,该病的病因、病理较复杂。因此,急性胰腺炎治疗方法的选择和预后取决于发病早期的严重程度,所以早期正确评价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是治疗中的关键环节。本文目的就是通过探讨CT表现及应用价值,及早给临床提供可靠诊治资料,减少患者的痛苦,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使患者免受不必要的痛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经临床、实验室检查及手术证实的30例急性胰腺炎病例,全部经CT检查,部分患者做CT随访检查。男10例,女20例。临床有胆道疾患15例,大量饮酒及明显高脂肪饮食史

    7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腹部剧烈疼痛,血、尿淀粉酶明显增高。17例经手术治疗,13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

    1.2  方法  使用西门子全身螺旋CT扫描机,扫描前禁食,口服2%泛影葡胺溶液,一次屏气启动螺旋扫描。增强扫描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入非离子型造影剂80~100 ml,速率3 ml/s,层厚层距均为3 mm,进行双期扫描。

    2  结果

    2.1  急性水肿性胰腺炎  本组10例,8例胰腺形态呈弥漫性增大,2例为胰头局限性增大,6例密度尚均匀,4例表现为密度不均性降低,有5例胰腺轮廓较清楚,其余5例均较模糊,4例周围脂肪间隙存在,6例消失,无明显液体渗出。

    2.2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本组20例,胰腺体积明显增大,14例弥漫性增大,5例胰体尾较大,1例胰头部增大,平扫显示有不明显的片状密度减低影,见胰周炎性渗液明显,薄扫见小片状边界不清的坏死灶,胰周脂肪层模糊,肾前间隙及小网膜内见液体潴留。合并出血有6例,除水肿形态轮廓增大改变外,可见小片状高密度区,CT值约60 HU,坏死合并出血见胰周脂肪间隙消失,肾旁间隙见多条增厚且模糊的筋膜影。合并假性囊肿4例,假性囊肿呈低密度囊性影。

    3  讨论[1~5]

    3.1  急性胰腺炎的病因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自身消化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很多,胆源性疾病(胆石症)、大量饮酒、高脂餐、暴饮暴食、十二指肠梗阻、感染、手术、药物等均可引起本病。本组资料表明胆石症是本病的主要病因,占56%。

    3.2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CT表现的病理基础  在单个或多个病因的作用下,致胰腺导管梗阻,胰液释放入间质,激活蛋白酶原为胰蛋白酶,而引起胰腺的自身消化引起胰腺、胰周组织非特异性炎症,导致腹腔及腹膜后液体聚集,严重时胰腺组织发生坏死,间质小血管壁坏死时引起出血。

    3.3  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

    3.3.1  早期胰腺表现  局限性或弥漫性体积增大,轮廓饱满,密度低于正常胰腺。随着病情的发展,胰腺周围脂肪间隙消失,可见渗出影。胰周筋膜增厚、模糊使胰腺轮廓不清。胰腺坏死呈小片状、片状低密度影。出血则为高密度影,CT值50~60 HU,坏死区的大小范围、出血的多少是估计预后、制订治疗方案的可靠依据。胰腺肿大、坏死、出血是急性胰腺炎的直接征象。

    3.3.2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间接征象  (1)腹水:常表现为腹膜腔及网膜囊的积液,是胰腺渗出的结果。(2)胸腔积液:CT扫描时坏死性胰腺炎患者可见少量胸腔积液,可能系急性胰腺炎全身中毒反应导致胸膜反应,胸膜腔内的少量渗出,随着胰腺炎的消退、好转而逐渐消失。

    3.3.3  CT增强扫描  在诊断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中CT增强扫描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本组病例中30例均行增强扫描,胰腺内见小片状低密度无强化区,提示胰腺坏死。平扫时呈低密度区,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者,提示弥漫性水肿存在。而坏死脓肿形成时增强扫描呈环形强化。假性囊肿增强扫描时无强化呈低密度囊性影。

    3.4  鉴别诊断  依据胰体增大多数呈弥漫性而不是局限性,可与肿瘤鉴别。如病灶呈局灶性增大及脂肪层模糊,应与胰腺癌鉴别。后者呈分叶状不规则肿块,一般密度混杂,胰管扩张;而小部分慢性胰腺炎可局部增大,但一般有急性胰腺炎的病史,胰管不均匀扩张,可合并假性囊肿。

    总之,CT 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敏感性高,积极早期的CT检查是确诊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最有效的影像诊断方法,它不仅可以显示胰腺自身肿大、坏死、出血,还能够显示胰外的腹腔、腹膜后腔以及肾筋膜的受累情况,增强扫描对胰腺坏死范围、程度、定量、定性的判断有很大价值,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参考文献】
  1 应世雄.急性胰腺炎的CT定量诊断(附30例分析).中华放射学杂志,1992,26(2):123-124.

2 周康荣,唐敖荣,王滨,等.腹部CT.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5,105.

3 龚静山,徐坚民,周康荣.急腹症的螺旋CT评价.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分册,2002,25(1):27-28.

4 杨国玉,燕敬菊,岳学旺,等.慢性胰腺炎的CT诊断(附15例报告).实用放射学杂志,2001,17(4):320.

5 陈晋泰.乌司他丁并地塞米松治疗急性胰腺炎的观察.中国现代医生,2007,45(4):14-25.


作者单位:上海,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放射科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