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8期

肝血吸虫病的CT诊断(附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提高对肝血吸虫病的认识。方法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例肝血吸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上腹部CT表现的观察及文献分析。结果肝血吸虫病晚期的CT表现典型,早期缺乏特征性表现,容易导致误诊。结论结合本病的病理改变,通过修正肝血吸虫病的影像诊断,以加深对该病的认识。...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提高对肝血吸虫病的认识。方法 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例肝血吸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上腹部CT表现的观察及文献分析。结果 肝血吸虫病晚期的CT表现典型,早期缺乏特征性表现,容易导致误诊。结论 结合本病的病理改变,通过修正肝血吸虫病的影像诊断,以加深对该病的认识。

【关键词】  血吸虫病;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CT diagnosis of hepatic schistosomiasis:one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s review

    PAN Lexiang,CHEN Huien,WAN Desheng.Lecong Hospital of Shunde District,Foshan 528315,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crease the understanding of hepatic schistosomiasis.Methods  Restropective analysis on the clinic information and the CT images charaters of one case of hepatic schistosomiasis,and literatures rewiew were done.Results  Advanced hepatic schistosomiasis had typical image charaters,early stage of hepatic schistosomiasis had been led to misdiagnosis very easy with atypical features.Conclusion  To amend the diagnosis of the case,we should enhance our profound comprehension of hepatic schistosomiasis.

    [Key words]  hepatic schistosomiasis;tomography,Xray computed

    我院收治了1例肝血吸虫病患者,现将其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78岁,因反复咳嗽气促10年,加重10天来诊。入院诊断: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腹部超声示肝被膜大量钙化,遂行上腹部CT检查。CT平扫并三期增强扫描示:肝脏包膜下及肝内多发钙化,肝右叶变小,左右叶比例失调,肝内多发欠规则低密度影,胆囊内可见多个小结节状致密影,胆囊壁稍增厚,脾脏及结肠可见条状钙化影(图1~6)。CT诊断:慢性血吸虫病性肝硬化;考虑肝脏多发血管瘤;胆囊结石、胆囊炎;脾脏边缘多发条状钙化;多发肠管钙化,考虑血吸虫病所致。

    2  讨论

    2.1  流行病学  有很多文献[1~11]对肝血吸虫病作了较详尽的论述。肝血吸虫病亦谓血吸虫肝病,血吸虫病以南方地区多见,特别是长江流域。随着生活及医疗水平的提高,血吸虫病已经很少见,偶尔可见到晚期病例。患者祖籍广东四会,该地区曾是血吸虫病的流行疫区,年轻时在疫区生活超过10年,

    曾确诊为血吸虫病,治愈。

    2.2  血吸虫肝病的主要CT特点  晚期的血吸虫肝病有其典型的CT表现:肝硬化征象;肝脏及包膜下钙化;汇管区扩大;门脉系统的钙化;肠管和肠系膜的改变。

    2.3  肝血吸虫病与肝硬化  血吸虫肝病均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化,肝脏体积可以正常、增大或缩小,肝叶比例失调,其中以左叶增大最为多见;另外还可以见到脾大和腹水等门脉高压等表现。结合本个案:肝脏包膜下钙化、肝右叶体积缩小及肝左右叶比例失调,结合病史诊断为慢性血吸虫病性肝硬化没有错;但该个案仅有门静脉轻度增宽,没有脾脏增大及胃底、食管下段静脉曲张等征象,说明门脉高压程度较轻,非本次就诊原因。

    2.4  血吸虫性肝硬化与结节性肝硬化形成的机制不同  血吸虫性肝硬化是指血吸虫虫卵随血流经门静脉系统到达肝脏,在汇管区沉积,引起纤维化及钙化反应,最终导致肝硬化;结节性肝硬化是由多种原因持久或反复作用,引起肝细胞变性及坏死,继而形成以肝脏弥漫性纤维化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为特征的慢性病理过程。

    图1、图2  平扫肝脏包膜下钙化,肝内蟹足状钙化,脾脏及升降结肠壁钙化  图3  动脉期  图4  静脉期    图5  平衡期  图6  延迟扫描

    2.5  肝血吸虫病与血管瘤  本例肝脏没有血管瘤,是虫卵沉积在汇管区,引起纤维化反应,造成汇管区的扩大和密度下降,其中的门脉分支扩张扭曲;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可以见到,肝内欠规则低密度区与脉管的造影剂进退时相一致,与血管瘤典型的强化特点完全不同。

    2.6  “慢性”与“晚期”  慢性,相对于急性,是指临床上发病缓慢、病情及病理变化较慢、时间较长;在影像学上,不如说是晚期准确,此晚期是指影像学表现的时间,有别于肿瘤临床分期的晚期。本案例在影像学上诊断为符合肝血吸虫病晚期CT表现,似更为贴切、准确。

    2.7  肝血吸虫病的早期CT表现及不典型肝血吸虫病的诊断  血吸虫肝病急性早期阶段,主要表现在急性嗜酸性脓肿形成阶段。有学者[8]曾描述过其影像表现,CT平扫病灶呈低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周围可见环形强化,病灶中央密度较低;静脉期病灶中心密度可略升高,病灶周边环状强化迅速消失;延迟扫描病灶为较低密度。因此,依靠CT及MR检查难以做出正确诊断。笔者认为:在影像学上,不典型肝血吸虫病包含肝血吸虫病早期类型,因其不具备晚期肝血吸虫病的一般特点,其CT征象与肝癌难以鉴别,往往易发生误诊。分析其主要原因:首先,肝内均具有低密度结节性病灶,并且多有边缘不均匀强化;其次,缺乏肝血吸虫病的典型钙化征象。

    2.8  血吸虫肝病合并肝癌  有文献[1]称血吸虫性肝硬化合并肝癌及肝囊肿的比率达到25%。

    2.9  鉴别诊断  肝血吸虫病早期应与下列疾病鉴别诊断:小肝癌、肝转移瘤、肝脓肿、肝炎性假瘤、肝结核等。

    综上所述,本个案的CT诊断应该修正为:(1)符合肝血吸虫病晚期CT表现(累及脾脏及结肠);(2)胆囊结石、胆囊炎。本文通过分析肝血吸虫病的影像学表现及文献复习,以加深影像科医生和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李果珍.临床CT诊断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431-433.

2 李松年.现代全身CT诊断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758-759.

3 李震,胡道予,张玉琴,等.肝血吸虫病误诊肝癌CT与病理对照分析.肿瘤防治研究,2004,31(10):639-641.

4 曹丹庆.全身CT诊断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436.

5 彭文伟.传染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04-206.

6 沈世鹏,箫蓉葆.胆石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2-47.

7 李群,李政义,郎爱萍,等.肝血吸虫病一例误诊分析.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5,11(6):383-384.

8 周康荣.中华影像医学(肝胆胰脾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01-102.

9 王胜辉,李令军.晚期血吸虫肝病的CT诊断.临床放射学杂志,2000,19(12):807-808.

10 叶德宝.80例慢性血吸虫肝病的CT表现.实用放射学杂志,2001,17(6):460-461.

11 张有益,罗新,冯军,等.慢性血吸虫肝病的CT表现(附108例报告).实用放射学杂志,2006,22(4):505-506.


作者单位:广东佛山,佛山市顺德区乐从医院放射科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