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5期

胸膜血管瘤CT和MR表现1例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胸部CT检查(图1,2):右肺下叶后基底段体积局限性缩小,其区胸椎旁见半卵圆形软组织样密度影,边缘清晰,肺窗示其旁肺叶内见半环形磨玻璃密度影,边缘稍模糊。CT印象示:右侧胸椎旁占位性病变,考虑胸椎椎管神经源性肿瘤(以向外生长为主)伴右肺下叶基底段少许炎症。胸椎MR平扫及增强扫描(图3~7):T10右侧椎旁胸膜......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胸膜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43岁。因后背部疼痛半年,近期并咳嗽来我院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可,右下肺呼吸音稍增粗,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前胸部无叩击痛,右侧后背部约T10水平叩击痛。血常规检查一切正常。胸部CT检查(图1,2):右肺下叶后基底段体积局限性缩小,其区胸椎旁见半卵圆形软组织样密度影,边缘清晰,肺窗示其旁肺叶内见半环形磨玻璃密度影,边缘稍模糊;纵隔窗示右侧病灶区椎间孔似扩大,似见条形等密度影自椎管与肿块相连。CT印象示:右侧胸椎旁占位性病变,考虑胸椎椎管神经源性肿瘤(以向外生长为主)伴右肺下叶基底段少许炎症;建议做胸椎扫描。胸椎MR平扫及增强扫描(图3~7):T10右侧椎旁胸膜下见类圆形等T1环形等T2其内长T2信号影,边缘清晰,与胸膜广基底相连,相应胸椎未见明确椎间孔扩大征象;注入GD-DTPA后T10椎旁右侧肿块影呈环形不均匀强化,壁厚度欠均,内壁不规则,其内呈低信号影,病灶大小约3.6 cm×3.2 cm×3.6 cm,边缘清晰锐利,下缘累及T11椎旁,局部胸壁受压,病灶见完整包膜,与椎体及胸膜分界清晰,T10~11椎间孔未见扩大,肿块未见狭颈征象。MR印象示:考虑T10椎旁来自胸膜的神经鞘瘤。该患者在CT引导下反复穿刺活检抽出血样成分,病理提示胸膜海绵状血管瘤(图8)。

    2  讨论

    胸膜肿瘤原发性较少见,继发性包括肿瘤侵犯胸膜和转移。胸膜由间皮细胞和结缔组织构成,除常见的来自间皮细胞的胸膜间皮瘤外,尚有起源于结缔组织的脂肪瘤、神经纤维瘤及血管瘤等,胸膜血管瘤为少见的原发胸膜病变[1],CT表现为胸膜区软组织样密度影,MR平扫T2WI像示高信号影,增强扫描均匀强化,一般无包膜征象,此病例MR平扫及增强扫描均不是血管瘤的常见表现,影像学支持神经鞘瘤的典型表现,借此病例复习胸膜肿瘤性病变。

    2.1  胸膜神经纤维性肿瘤  影像表现为较大肿块,良性者边缘较光滑,MR平扫T1WI像示信号稍低于肌肉,T2WI像上呈稍高或高信号影,增强后明显强化,神经鞘瘤易于囊变坏死,T2WI像常表现为环形等—稍高信号影内高信号影,增强扫描环形强化,故此病例误诊为神经鞘瘤。

    2.2  胸膜间皮瘤  为胸膜主要原发性肿瘤,分局限型及弥漫型,前者多为良性,后者均为恶性。病变发生与石棉接触有一定关系。局限性胸膜间皮瘤多位于周边胸膜,少数位于叶间胸膜。肿瘤大小不一,呈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软组织肿块,贴于胸壁,凸向胸腔,叶间裂胸膜间皮瘤多呈椭圆形。病灶边缘光滑锐利,小的肿瘤与胸膜夹角多呈锐角,大的肿瘤多呈钝角。有蒂的病灶为良性,改变体位时病灶形态可发生变化。弥漫性胸膜间皮瘤表现为胸膜广泛增厚,呈不规则形或结节样,多位于胸膜腔下部,侵及侧胸壁、纵隔和横膈等处胸膜,胸膜肥厚常合并中等或大量积液,以血性为主。在T1WI上病灶信号较积液高,T2WI像呈稍高信号影,增强后明显均匀强化,此病灶T2WI像及增强扫描不支持间皮瘤,MR诊断排除间皮瘤。

    2.3  胸膜转移瘤  为胸膜肿瘤最常见原因,临床常见的原发肿瘤为肺癌乳腺癌、卵巢癌和胃肠道癌等。MRI最常见表现为大量胸腔积液,部分病例可见胸膜广泛不规则或结节状增厚,病变多较弥漫。与弥漫性胸膜间皮瘤及其他病灶鉴别主要结合临床病史。

    2.4  胸膜淋巴瘤  多为霍奇金淋巴瘤累及胸膜所致,常伴胸水,影像表现为胸膜下结节或肿块,基底较宽。MR表现T1WI像等信号影,T2WI像示高信号影,增强扫描轻中度均匀强化。

【参考文献】
  1 周康荣,陈祖望.体部磁共振成像.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511-512.

(本文编辑:陆 华)


作者单位:116300 辽宁,瓦房店市第三人民医院CT、MR室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