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7期

CT对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评价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随着CT的广泛应用,CT已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重要检查手段,并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价值。本文收集经CT诊断与手术和病理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60例。旨在提高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诊断水平。...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诊断

 随着CT的广泛应用,CT已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重要检查手段,并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价值。本文收集经CT诊断与手术和病理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60例。旨在提高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29~66岁,平均45岁,其中40~55岁35例,发病率较高。

    1.2  临床表现  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腿痛,其中下肢放射痛52例,伴下肢麻木42例,下肢活动受限6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58例。

    1.3  检查方法  均采用全身CT扫描机,根据定位像,层厚、层距均为5 mm,扫描角度平行与椎间盘平面,每个椎间隙扫描4层。图像放大,用软组织窗和骨窗分别显示。

    2  结果

    2.1  CT所见  (1)60例均可见腰椎间盘后缘局限性半圆形或唇样后突软组织块影,其中中央型为32个椎间盘,外侧型为44个椎间盘,共计76个椎间盘。(2)LDH突出的部位见表1。(3)硬膜囊前脂肪间隙消失,硬膜囊受压26例。神经根受压移位包裹24例,许莫结节3例。(4)其他:椎管狭窄6例,小关节增生42例,后纵韧带骨化2例,黄韧带肥厚12例。

    2.2  手术所见  全部病例均行手术探查,CT诊断与手术探查相符合者58例,符合率为96.6%,2例不相符者中,原手术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瘢痕1例。髓核脱出,移位至下一个椎间隙平面而误诊为两个表1  LDH突出部位项目部位例数椎间盘突出1例。

    3  讨论

  随着CT机的普及,传统LDH的诊断已经不能满足临床诊断及治疗的需要,目前LDH诊断、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其疗效评价主要依据CT扫描检查,CT诊断LDH的突出物不仅直观而且可靠。腰椎间盘突出物和周围组织的密度差异、形态学的改变,CT能直接显示突出物的存在。另外,CT对组织结构的分辨率高,特异性强,对LDH的钙化、气化及其小关节的增生,韧带的肥厚,椎管狭窄的测量具有独到之处,本组60例CT诊断准确率为96.6%,与文献报道一致。腰椎间盘由髓核、纤维环和软骨板组成,髓核是椎间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水分含量为66%~80%,至60岁时髓核水分逐渐减少,纤维环弹性下降,椎间盘对压力缓冲减弱,当受到外伤,劳损时,椎间盘形成纵斜裂隙,造成纤维环周围撕裂,髓核脱出,纤维环最薄弱的部位在后部。所以,这就是椎间盘后突的原因,而腰骶部是受力最大的部位,所以L4~5,L5~S1,腰椎间盘突出最为常见,本组60例椎间盘突出均向后或侧后方突出,59例发生在L4~5,L5~S1,完全符合上述原理。本组CT诊断假阳性者2例,其中1例为原手术复发者,手术证实为纤维瘢痕组织增生所致,CT显示椎体后缘及侧隐窝处软组织块影,不易与复发的椎间盘突出区别。据文献报道,对于术后症状复发者,应增强扫描,CT显示纤维板跟组织明显强化,复发的椎间盘则不强化,对两者的鉴别有重要临床意义。另1例,为有游离性椎间盘突出所致,由于游离物常移位至椎间隙上下椎体边缘,或椎间孔平面,因而,常规椎间隙平面,扫描易漏诊或误诊。因此,当CT扫描时,发现第一层面或最后一层面,才见到椎体后缘,软组织块影时,应增加向上或向下扫面层面,这有助于游离性椎间盘突出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本文编辑:江  宇)


作者单位:010020 内蒙古,内蒙古中蒙医院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