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7期

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在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及监测中的应用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超声诊断2007年11月至2009年2月我们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CDFI)检测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的血流信号及彩色多普勒,共198例,以提高超声鉴别诊断的能力,同时进行了超声监测并对患者在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1一般资料198例患者,年龄21~69岁,其中35~45岁者占86%,......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超声诊断

2007年11月至2009年2月我们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CDFI)检测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的血流信号及彩色多普勒,共198例,以提高超声鉴别诊断的能力,同时进行了超声监测并对患者在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8例患者,年龄21~69岁,其中35~45岁者占86%,资料来源于近几年住院、门诊及健康体检患者,彩超检查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表现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病例作为回顾性分析。

    1.2  仪器  美国GE公司LOGIQ4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 MHz。

    1.3  方法  使患者适当充盈膀胱,经腹做纵、横、斜等多方位、多切面探测,根据需要选择经阴道超声检查,观察子宫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宫腔线、附件及肿快的位置、大小、内部回声、血管分布情况及多普勒频谱并计算阻力指数。监测时间3个月、6个月或1年以上,有意义的图像存盘或摄X线片。

    2  结果

  本组198例子宫肌瘤125例(63%),子宫腺肌瘤69例(35%),宫颈癌2例(1%)及卵巢纤维瘤2例(1%)。125例子宫肌瘤经超声首次检查提示有手术指征15例,检测过程中病灶明显肿大、变性者8例,此23例进行了手术治疗,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完全符合者19例,占83%(19/23),其中2例宫颈癌,宫颈癌彩色血流丰富、杂乱,RI<0.4,2例卵巢纤维瘤误诊为浆膜下子宫肌瘤。69例子宫腺肌瘤经超声首次检查提示有手术指征45例,并经手术病理证实,其完全符合率占65%(45/69),其余102例子宫肌瘤及24例子宫腺肌瘤,共126例进行超声监测,监测时间1~10年以上,其中46例绝经后病灶逐渐缩小至消失,32例经保守治疗后病灶消失或缩小,55例仍在监测中。肥胖患者、位置较深、直径小于1.0 cm的肌瘤及不典型子宫腺肌症,经腹壁探测不清晰时,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子宫内肿块大小、边缘及内部回声,准确诊断及鉴别诊断病变部位性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子宫肌瘤假包膜周边有半环状、环状、条索状彩色血流信号,内部呈条索状或网状彩色血流信号,RI≥0.50;腺肌瘤瘤体周边血供不丰富,瘤体内部血供较为丰富,多呈星点闪烁状,RI≥0.70。

  3  讨论

    3.1  子宫肌瘤声像图表现  子宫增大,形态不规则,内膜移位,肌瘤呈单个或多个,以多发为主,有假包膜,典型的肌瘤呈“漩涡状”结构[1],肌瘤以低回声多见,还可见高回声、等回声和混合回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肿瘤周边可见半环状、环状、条索状彩色血流信号。

    3.2  子宫腺肌病声像图表现  子宫呈球形膨大,饱满,内部回声不均,周边毛糙,异位病灶弥漫或局限性增厚,呈散在强光点或结节状,条索状低回声或强回声,病程长者肌层内部可显示散在大小不等的暗区或无回声区。彩色多普勒显示子宫腺肌病异位病灶周边未显示明显彩色血流信号,内部可见星点状彩色血流信号。

    3.3  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的声像图鉴别主要有  (1)瘤体的包膜回声:子宫肌瘤可见假性包膜,边界规整、清晰;腺肌瘤无包膜,瘤体与周围宫体组织界限不清;(2)部位、数目和大小:子宫肌瘤可发生于宫体的各个部位,数目大小不一,最大者达10 cm以上;腺肌瘤多发生于宫体后壁,以单发为主,平均大小在4 cm左右;(3)内部回声:肌瘤以低回声,等回声较为多见,多呈漩涡样改变,易发生变性坏死性低回声暗区或钙化强回声;腺肌瘤多以弱强回声多见,回声特征以粗颗粒状,网格状为主,后方常伴放射状细条状浅淡声影;(4)彩色血流:肌瘤瘤体周边血供多于内部,且内部多为静脉血流,周边RI也高于瘤体内部,瘤体内部RI≥0.50[2],而我们认为周边多普勒频谱,舒张期延长时间约为收缩期时间的2倍,在子宫肌瘤频谱特点上具有一定特异性;腺肌瘤瘤体周边血供不丰富,瘤体内部血供较为丰富,多呈星闪烁状,RI≥0.70;(5)子宫周边回声:肌瘤因部位及数目不同,常致宫体表面形态不规则或凸凹不平,腺肌瘤多数不突出于子宫表面,致宫体呈球形增大;(6)子宫内膜的偏移:当肌瘤生长子宫内膜附近时可使宫内膜局部弯曲或挤压性偏移,腺肌瘤因范围广泛,又多发生于宫体后壁,宫内膜线前移现象多见;(7)其他:腺肌瘤常合并有盆腔其他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表现,以痛经月经量增多,卵巢巧克力囊肿最为多见,子宫肌瘤多无固定症状的临床表现。本组2例卵巢纤维瘤误诊为浆膜下子宫肌瘤,其误诊原因是对彩色血流的特点认识不够,浆膜下一般边界清晰,与子宫有蒂相连,易与卵巢肿瘤相混淆,此时应注意观察血流信号是否向子宫内穿入,这是浆膜下子宫肌瘤的彩色特点,卵巢纤维瘤无此血流特点,必要时结合经阴道超声检查显示子宫与肌瘤的关系。2例宫颈癌与宫颈肌瘤鉴别,宫颈癌彩色血流丰富、杂乱,RI一般≤0.4这是它的特异性改变。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子宫肌瘤的价值:子宫为女性重要器官之一,子宫肌瘤除非必须切除的情况下才切除,要尽可能不做子宫切除术,或进行保留子宫,核除子宫肌瘤,而腺肌瘤则不易作核除术,在诊断腺肌瘤及鉴别诊断中作为这种术式,则意义极为重要。大部分患者绝经后子宫肌瘤常可萎缩,即使是育龄妇女肌瘤较小(<2.0 cm)时,相当一部分也可自行消失,或经保守治疗后病灶减小或消失,可见超声可动态观察子宫肌瘤的声像图变化,及时为临床正确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子宫肌瘤的声像图变化,及时为临床正确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对临床手术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第3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1112.

2 陈常佩,陆兆龄.妇产科彩色多普勒超声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157.

(本文编辑:丁 平)


作者单位:200436 上海,上海市宝山区大场医院B超室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