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10年第7卷第1期

MSCT诊断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伴上位输尿管前列腺开口、副肾动脉1例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肾盂。输尿管。入院后复查彩超拟诊:右侧巨输尿管、右肾囊肿可能。IVU显示:右肾影增大,30min摄片显示右侧输尿管显示正常,右肾上部实质隐约显影。...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肾盂;输尿管;畸形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29岁。体检时超声示拟断右肾囊肿,来我院拟行肾囊肿切除术。患者平素排尿正常,无尿频、尿急、尿痛、尿失禁、外阴部潮湿及腰痛等症状。查体:肾区无叩痛,外阴部无异常发现。实验室检查:尿常规检查各项指标均正常。入院后复查彩超拟诊:右侧巨输尿管、右肾囊肿可能。IVU显示:右肾影增大,30 min摄片显示右侧输尿管显示正常,右肾上部实质隐约显影。GE Light Speed 16 MSCT行全腹部平扫+三期增强扫描及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显示:右侧肾、输尿管重复畸形,排泄期右肾上部巨大囊性病灶内见少量造影剂进入,并与扩张输尿管相延续,为扩张的上位肾盂,上位肾实质受压变薄,可见强化(图1、2);右侧肾上位输尿管异位开口于后尿道前列腺部(图3),距尿道内口约8 mm,右侧上位肾盂及输尿管扩张。下位肾、输尿管显示正常,输尿管膀胱开口位置正常;MIP重组显示右上位肾由右肾动脉上分支供血,下位肾由腹主动脉髂动脉分叉处发出的副肾动脉[1]及右肾动脉下分支供血(图4)。

  图1 CPR显示扩张的上位输尿管及肾盂全貌 图2 CPR显示下位肾盂及输尿管(内含造影剂)显示正常(白箭头),上位肾盂内少量造影剂(黑箭头) 图3 静脉期异位开口(黑箭头)于前列腺部(白箭头) 图4 动脉期MIP显示右肾动脉,肾动脉上分支(黑箭头)、肾动脉下分支(白箭头)、副肾动脉(白箭头)

  2 讨论

  (1)肾脏胚胎发育过程中,如从一侧的中肾导管发出两支输尿管芽,分别进入生肾组织,即形成重复肾盂输尿管。重复肾盂输尿管分别有独自的肾盂、输尿管及血供。重复输尿管可分为部分性或完全性。高位肾盂的输尿管常绕过低位肾盂的输尿管从后方进入膀胱,开口位置较低且靠近中线,容易受压引起梗阻并发结石、感染。高位肾盂输尿管部分开口于膀胱外,称输尿管口异位。男性中,异位输尿管开口常位于后尿道或精囊。(2)男性异位输尿管开口常位于后尿道或精囊,常无尿失禁、阴部潮湿等症状[2]。尿道内括约肌受交感、副交感神经控制,尿道外括约肌由横纹肌构成,受意识控制[3]。重复肾上位肾盂、输尿管扩张及异位前列腺开口,上位肾实质仍有排泄功能,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异位的输尿管开口于后尿道前列腺部,位于尿道内括约肌及外括约肌之间;当机体不排尿时尿道内、外括约肌处于收缩状态,异位输尿管前列腺开口处于关闭状态,肾上位肾盂、输尿管内尿液及输尿管上皮分泌物不能排出,只能类似于膀胱作为盛尿的容器,表现为上位肾盂、输尿管扩张;当机体排尿时,尿道内、外括约肌处于松弛状态,异位的输尿管前列腺开口处于开放状态,部分尿液及分泌物可经过后尿道排出,以至于上位肾盂、输尿管内压力不至于过高;因此上位肾盂虽受压但能具有排泄功能(图2)。女性中异位开口常位于尿道外括约肌远端尿道、前庭、阴道等,因此常有正常排尿及遗尿等症状。重复肾输尿管畸形并异位输尿管开口中,女性多于男性,左侧多于右侧。本例属于男性、位于右侧、完全性重复畸形合并异位前列腺开口并副肾动脉存在较为罕见。因此,多排螺旋CT容积采集及后处理技术对肾盂输尿管畸形诊断及输尿管异位开口的显示有重要临床价值;为临床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的临床依据。

【参考文献】
   1 林江,周康荣.肾动脉狭窄的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放射学实践,2006,21(8):467.

  2 陈国玉,吴文溪.外科学-成人教育.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610.

  3 顾洛,阎长栋.医用生理学-成人教育.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74-175.

  

作者: 林支俊,熊 蕾,刘国红作者单位:225300 江苏,扬州大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