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10年第7卷第4期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复杂骨折的诊断价值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薄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复杂骨折。诊断价值在依靠常规X线诊断解剖结构复杂部位多发骨折时,往往由于摄片时患者体位不能很好配合以及诸结构的投影重叠常导致所摄图像解剖关系显示不佳,而常规轴位螺旋CT扫描由于其时间及空间分辨力所限,且缺乏立体感,同样容易造成误诊、漏诊。近年来随着薄层螺旋CT扫描......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薄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复杂骨折;诊断价值

在依靠常规X线诊断解剖结构复杂部位多发骨折时,往往由于摄片时患者体位不能很好配合以及诸结构的投影重叠常导致所摄图像解剖关系显示不佳,而常规轴位螺旋CT扫描由于其时间及空间分辨力所限,且缺乏立体感,同样容易造成误诊、漏诊。近年来随着薄层螺旋CT扫描图像后处理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和服务于影像及临床相关科室,可以较好地解决上述弊端,有助于提高临床影像诊断正确率[1,2]。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3年8月—2006年8月解剖结构复杂部位多发骨折61例,男49例,女12例,年龄7~68岁,平均年龄46岁。所有病例受检部位均存在2处及以上骨折,均有明确外伤史。

  1.2 方法 常规X线CR摄片;螺旋CT扫描CT机为SIEMENS SOMATOM Balance 螺旋CT;常规轴位螺旋扫描准直5~10mm,螺距1.5~2/1,1/1间隔重建(层厚/间距);再针对骨折部选择薄层轴位螺旋CT扫描,准直1~3mm,螺距1~1.5/1, 0.5/1间隔薄层重建,并于图像后处理工作站行骨三维表面遮蔽法重建(SSD),并于SSD窗口进行多方位多角度旋转观察;及MPR重建和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后多方位多平面图像显示。根据出院诊断和1~2年随访结果与上述3种方法诊断结果分别进行对照分析,并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χ2分析;再分别评估其诊断价值。MIP则以兴趣区结构为中心调节域值。

  1.3 结果 本组病例中颅面骨骨折15例,共51处。肩关节骨折6例19处。肋骨多支多处骨折3例23处。骨盆骨折14例共39处,其中双坐、耻骨骨折并有右髂骨骨折1例5处,其中右坐、耻骨骨折并有右髂骨骨折4例12处,左右耻骨、左坐骨骨折并有左髋臼骨折1例4处,右髋臼前壁骨折1例1处,右髋臼前后壁骨折1例2处,右耻骨骨折并有髋臼骨折3例7处,左髋臼前后壁并左股骨头骨折1例3处,左耻骨骨折并有左髋臼骨折2例5处(其中1例并左股骨头骨折)。脊柱骨折13例共46处,包括颈椎骨折3例8处(含C1椎弓崩裂,C2椎体爆裂及齿突断裂); T8、T12不稳定骨折6例21处,L1、L3不稳定骨折4例17处。肘关节骨折2例共7处。腕关节骨折3例11处,均为右腕柯氏骨折合并腕骨骨折;踝关节骨折5例共13处。常规X线共显示165处、常规轴位螺旋CT扫描共显示185处、薄层螺旋CT 扫描骨三维及多平面重建图像共显示206处。根据出院诊断和1~2年随访结果,全部61例病例共209处骨折。

  2 讨论

  上述三种方法诊断本组病例各部位多发骨折准确率:常规X线为79%、常规轴位螺旋CT扫描为88.5%、薄层螺旋CT 扫描骨三维及多平面重建图像为98.6%;(χ2 = 40.57,P<0.001)。三种方法对骨折诊断的准确性差异有显著性。分析其原因,一方面可能与样本选择有关;因为,在解剖结构复杂部位,由于常规X线图像解剖结构相互重叠,易致细小及隐匿骨折漏诊;而常规轴位螺旋CT扫描图像受空间分辨力及部分容积效应制约难于显示与扫描断面平行的骨折线及难于清晰显示骨折范围小于层厚的细微骨折,且当不规则骨的不同部分处于同一切面时,观察者同样难以判断其是否存在骨折。这是常规X线及常规轴位断层CT图像对大多数隐匿及细微骨折诊断形成假阴性或/和假阳性的常见原因。随着螺旋CT的普及,真正实用有效的三维及多平面重建图像得以广泛应用于临床。三维重建CT图像可使临床医师直观地了解病变在三维立体空间的实际大小、形态、位置及周围组织的立体解剖关系,使骨折的诊断、分类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更加精确[3]。在应用薄层螺旋CT三维图像重建时,适当应用SSD技术中的域值选择,且依靠薄层轴位螺旋CT扫描较高的空间分辨力,并尽量利用扫描后的薄层重建及多方位MPR重建后多方位多平面图像显示,可以提高解剖结构复杂部位多发骨折诊断正确率[4~6]。其中骨SSD域值选择依据重建软件设定及日常工作经验,颅面部及小关节骨重建域值选择为下限150~220Hu,上限为1800~2500Hu;观察椎管内小骨片域值下限为100~200Hu,上限为2000~2200Hu;而骨盆及脊柱等较大关节则用域值下限为180~280Hu,上限为2000~2800Hu;这样选择域值易于显示细小骨折及细节[4],同时又可较好去掉骨组织周围软组织影,减少手工删除工作量。因此,结合切割处理后的SSD图像所显示骨折及解剖结构关系更清楚直观,能较好满足外科医师对骨折定位及手术设计的要求,适用于全身各解剖结构复杂部位骨折。尤其在解剖结构呈窦状及管状骨等不规则结构部位,应用MPR标准冠状位及矢状位结合斜冠/矢状位图像对所发生骨折显示更清晰、准确、全面,如颅底颌面存在窦腔部与骨性椎管和肩、髋关节等各部位骨折;MIP图像则可对密度相近的组织结构以相同的视觉效果显示,使骨与肌肉软组织对比明显,适用于与周围结构密度差别小的骨折(如肋软骨及小儿骨折)[2]。常规X线及轴位螺旋CT扫描图像与SSD、、MIP 、MPR图像相结合,可为临床术前制订手术方案及选择术式、手术评估和术后随访提供更有效帮助与参考;因为仅依靠前二者,在解剖结构复杂部位,即使对于一个有经验的医师也难以形成完全正确抽象的三维图像[7]。总之,依靠薄层螺旋CT扫描及其图像后处理技术的多角度、多方位、多平面观察优势,使其成为为上述三者中诊断准确性最高的方法,值得在解剖结构复杂部位多发骨折诊断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鹏,唐胜建.应用计算机图像技术辅助骨科手术设计及术后评估.临床骨科杂志,2003,6(1):83-85.

  2 王荣品,翟茂雄,唐斌,等.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临床放射学杂志,2005,24:426-428.

  3 Schiffers N,Schkommodau E, Portheine F,et al.Planning and performance of orthopedic surgery with the help of individual templates.Orthopade,2000,29:636-640.

  4 胡小新,陈时洪. 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在骨关节外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2,26:758-759.

  5 冉隆富,付凯,俞琴.X线片、二维CT、三维CT诊断髋臼骨折的对比分析.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4,20:88-89.

  6 史丽静,日建明,王培军,等.多层螺旋CT不同重建方法在骨关节创伤中的应用价值比较.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3,22:773-775.

  7 叶哲伟,杨述华.三维医学图像重建及计算机手术导航在脊柱外科的应用.中华骨科杂志,2004,24:125-128.

  

作者: 蒋芳芝,李宗生作者单位:311261 浙江杭州,杭州市萧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