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10年第7卷第7期

不典型肝脓肿误诊血管瘤1例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不典型肝脓肿。血管瘤1病历摘要患者,女,56岁。CT检查:平扫肝右叶前上段见一直径约3。拟诊肝右叶前段占位病变,血管瘤可能大。...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不典型肝脓肿;血管瘤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56岁。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疼痛不适,无放射痛,伴恶心,无呕吐、畏寒、发热,无腹胀、腹泻等症,于当地治疗(用药不详),疼痛缓解;3天前又出现类似发作史,未行特殊治疗;今再发疼痛行彩超检查提示肝右前叶占位而入院。查体: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实验室检查:白细胞 4700/μl,中性粒细胞2900/μl,淋巴细胞1300/μl,谷丙转氨酶19U/L,甲胎蛋白4.3ng/ml,铁蛋白213ng/ml,癌胚抗原1.9ng/ml。 CT检查:平扫肝右叶前上段见一直径约3.8cm不规则类圆形低密度影,且邻近肝包膜下见窄弧形水样密度影,与右叶前段病灶相连(图1)。增强扫描早期见肝右叶前段病灶边缘强化(图2),门脉及延迟期见病灶完全充填,略高于肝实质密度(图3)。拟诊肝右叶前段占位病变,血管瘤可能大;肝包膜下少量积液。 手术所见:在全麻下见肝右前叶膈面及胆囊底粘连,扪及范围约直径3.5cm区域质稍硬包块,与胆囊底部界限不清,以电切刀切除病变肝脏组织后送病检。病理诊断:符合肝脓肿。

  2 讨论

  肝脓肿是一种常见疾患,其典型病例诊断并不困难。但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肝脓肿的病因及临床都发生了明显变化,不典型肝脓肿逐渐 增多,其CT表现也往往缺乏中央液化坏死、周边“环靶征”、病灶内积气等典型肝脓肿表现,给肝脓肿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大困难[1]。习惯上将具有中央均匀液化坏死区,边缘有“双靶征”,灶内有积气等CT表现的肝脓肿称为“典型肝脓肿”,无上述典型CT表现则称为“不典型肝脓肿”[2]。结合病理,其CT表现主要原因可能与早期脓肿未完全液化、纤维肉芽组织包膜未形成、致病菌毒力较低有关,此时脓肿坏死液化与纤维肉芽组织增生并存,使病灶呈分房灶改变。仔细分析本例不典型肝脓肿发现,其平扫为类圆形低密度病灶,动静脉期病灶由边缘向内逐渐强化,边缘清楚,延时扫描虽似血管瘤“充填”征象,但病灶大小较前缩小,边缘仍可见略高于病灶的高密度环,无血管瘤的完全等密度或稍高密度一致充填。因此运用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方法,掌握不典型肝脓肿CT表现,结合其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可提高不典型肝脓肿诊断率。对个别诊断困难患者,需进行穿刺活组织检查或抗生素短期治疗复查。 (本文图片见附页2)

【参考文献】
   1 谢民,王培军.不典型肝脓肿的CT诊断.中华国际医学杂志,2002,2(4):326.

  2 苏丹柯,谢东,梁漱溟.不典型肝脓肿CT诊断(附10例分析).临床放射学杂志,1998,17(6):342-343.

  

作者: 阚文浩,邢雪莲作者单位:433300 湖北监利,监利县人民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