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11年第8卷第5期

脑囊虫病累及视神经及颈髓1例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脑囊虫病。109/L,囊虫抗体(-)。MRI平扫:脑实质内多个、散在分布小圆形小囊,直径2~8mm,囊液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影,囊壁一侧见点状头节,在T1WI上呈高信号,在T2WI呈低信号,囊壁呈等信号。左眼视神经、颈髓、头皮下、面部皮下见类似信号(见图1~4)。...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脑囊虫病;视神经;颈髓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34岁。因反复头痛20余天,抽搐4次入院。20多天前突然昏倒,抽搐,伴恶心、呕吐,阵发性发作,胀痛,发作时颈背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左眼视力模糊。查体:颈稍有抵抗感,全身皮下可触及大小不等包块,无压痛。化验室检查: WBC计数10.6×109/L,中性粒细胞分类 75.1%,中性粒细胞计数8×109/L,囊虫抗体(-)。MRI平扫:脑实质内多个、散在分布小圆形小囊,直径2~8mm,囊液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影,囊壁一侧见点状头节,在T1WI上呈高信号,在T2WI呈低信号,囊壁呈等信号。左眼视神经、颈髓、头皮下、面部皮下见类似信号(见图1~4)。

  2 讨论

  囊虫病是一种常见的人体寄生虫病,常累及皮下组织、骨骼肌及中枢神经系统,在临床上中枢神经系统表现复杂且最为突出,常引起癫痫、颅高压和精神症状等症状。 脑囊虫病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寄生虫感染,约占全身囊虫病的80%[1],是猪绦虫的幼虫(囊尾蚴)寄生于脑内引起的疾病。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西北一带,经口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居住环境及卫生状况较差的地区人群易感染,且多为少数民族居住地,多与生活习惯有关,比如食生肉片、喝生猪血。 脑囊虫病的临床表现根据囊尾蚴寄生的部位、感染的数目、病灶所处的分期不同,以及人体差异而表现出各种症状。多数活动期都伴有癲痫、头痛、头晕、精神障碍、视力损害,水肿严重者可致颅内高压而引起呕吐,所以出现癫痫应及时进行头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以便及早做出诊断,指导治疗。

  脑囊虫病的MRI表现与囊虫所在的部位及病理演变时期有直接关系。依据国内外分型标准[2],脑囊虫病分为脑实质型、脑室型、脑膜型及混合型,MRI可以准确地显示各型的发病特点(数目、大小及部位等)。依据脑囊虫的病理演变过程,脑囊虫病分为囊泡期、胶样囊泡期、结节期及钙化期,各期图1 T2WI脑实质内多个、散在分布小圆形高信号 图2 T2WI脑实质内多个、散在分布小圆形低信号图3 左视神经小圆形小囊,囊液T1WI呈低信号,脑内小圆形信号内见头节 图4 颈4平面脊髓内小圆形小囊,囊液T2WI呈高信号由于所含成分的变化,而具有特征性的MRI表现。脑囊虫活动期典型特征包括囊壁、囊液和头节三个部分,是诊断的直接征象。急性脑实质型表现为广泛的炎症反应,双侧大脑半球脑白质发生严重脑水肿[3],此时应与脑炎相鉴别。脑膜型多表现为蛛网膜炎发生粘连而引起脑积水的改变[4],难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脑积水相鉴别,因此需要结合临床才能诊断。脑室型囊虫多发生于三、四脑室,尤以四脑室多见,常发生阻塞性脑积水,当病灶小于3mm时,多不具备特征性,此时,应用FLAIR序列,将脑脊液抑制为低信号,从而使较小的病灶充分显示出来。脑虫病的特征病理所见是具有囊虫头节,囊虫头节是囊尾蚴外有囊壁包绕,囊内含有囊液的较小结构。囊虫存活时,不引起明显的化学反应,周围水肿不明显。囊虫死亡时,人体对囊虫异体蛋白的免疫反应十分强烈,造成脑组织发炎,水肿与坏死,脑膜与室管膜增厚、粘连,导致脑积水。脑囊虫死亡后,发生钙化,脑组织神经胶质增生。MRI表现:脑囊虫病脑实质型最常见,多位于皮髓质交界处,约占50%,且最具特征。活动期典型特征,包括囊壁、囊液和头节,是诊断的直接征象,表现为脑实质内多个、散在分布的小圆形小囊,直径2~8mm,平扫囊液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影,囊壁一侧点状影为头节,在T1WI上呈高信号,在T2WI呈低信号,囊壁呈等信号,早期周围水肿不明显;增强扫描后早期强化不明显,接近变性死亡时囊壁多数为环状强化,头节多呈点状强化。多个小囊可互相融合成大囊,可有分隔,呈长T1低信号、长T2高信号囊腔,内无头节,周边有水肿,增强后环状强化。猪尾蚴死亡后,产生强烈免疫反应,造成组织发炎、水肿、坏死、粘连,形成大片水肿,明显占位效应,病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明显环状强化。病变亦可累及脑小动脉,引起内膜炎、脑梗死,平扫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影,边界不清,增强后呈脑回状强化。形成纤维组织及钙化时,表现脑实质内2~4mm小病灶,平扫及增强在T1WI、T2WI上均呈现低信号影。脑室型:约占20%~50%[5],最易发生在第四脑室,表现为囊虫所在部位脑室呈不对称性增大,在T1WI上呈低信号,在T2WI上呈高信号,不易见到囊虫头节。

  脑膜型:脑囊虫病很多见于脑沟内,或脑池内,存活期也不易见到囊虫头节。常表现为粘连性或交通性脑积水。Gd-DTPA增强扫描,可见软脑膜强化。混合型:为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类型同时存在,MRI表现为相应类型表现的综合。鉴别诊断:脑囊虫病的鉴别诊断十分重要,特别是单发的退变期、结节形成或钙化期患者,必须与转移性癌、脑脓肿、肉芽肿和原发性肿瘤鉴别。转移性癌常出现在脑灰白质交界区,增强后也会出现环形强化,但其成分较囊液更实一些,平扫T2WI信号不及囊液高,且信号不均,病灶周围常伴有明显的指状水肿带。单发的脑脓肿与脑囊虫病表现极为相似,但临床有发热病史,无流行病学史。肉芽肿的鉴别最为困难,最常见的为结核性肉芽肿,但根据病史及病灶特点进行分析,一般能做出准确判断。非活动期病灶(钙化灶),除符合颅内感染性疾病多发、散在、结节样钙化的一般规律外,钙化病灶通常较圆、且大小相等,分布不具有规律性,与其他颅内钙化灶容易鉴别。也有学者报道脑囊虫病不出现颅内高压各进行性神经功能的缺失,所有囊虫病的大小不超过20mm,外形大多不规则,无中线移位。

【参考文献】
   1 白人驹.医学影像诊断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5-97.

  2 曾炳生.脑囊虫病的CT诊断.中华放射学杂志,1982,16(4):244-245.

  3 Mervis B,Lotz JW.Computed tomography (CT)in parenchymatous cerebral cysticercosis.Clinici Raadiology,1980,31(6):521-522.

  4 Carbajal JR.Raadiology of cysticercosi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cluding computed tomography.Radiology,1977,125(3):127-128.

  5 李坤成.全国大型医用设备使用人员(MRI)医师上岗证考试辅导教材.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156-157.

  

作者: 袁忠武作者单位:678100 云南昌宁,昌宁天和医院医学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