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11年第8卷第5期

孤立性肺结节(SPN)在胸部DR平片与CT上的比较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孤立性肺结节(SPN)在胸部DR平片与CT上的表现。方法收集经临床病理证实孤立性肺结节(SPN)34例,全部病例先摄胸部DR平片再做CT扫描,对2cm结节再做薄层扫描。结果下列征象对恶性病变诊断有帮助:结节边缘分叶、棘状突起和毛刺征,空泡征,母子灶,肺结节并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而小卫星灶......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孤立性肺结节(SPN)在胸部DR平片与CT上的表现。方法 收集经临床病理证实孤立性肺结节(SPN)34例,全部病例先摄胸部DR平片再做CT扫描,对<2 cm结节再做薄层扫描。结果 下列征象对恶性病变诊断有帮助:结节边缘分叶、棘状突起和毛刺征,空泡征,母子灶,肺结节并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而小卫星灶,均匀致密的钙化,结节边缘光滑、规整,如出现空洞多以良性病变为主。结论 通过对孤立性肺结节(SPN)胸部DR平片与CT表现进行分析对比,能为SPN良、恶性的鉴别提供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SPN); 胸部DR平片;CT扫描

  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病死率已居常见恶性肿瘤的首位[1],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定性成为现代医学中诊断早期肺癌非常重要的方面。随着CT的普及应用,孤立性肺结节在影像学上的特征得以充分显示,给结节的定性提供了更多重要的信息。孤立性肺结节是指肺实质内单发圆形或类圆形致密影,直径小于3cm,不伴有肺不张或淋巴结肿大。目前普遍接受以3cm为界限,因肺癌TNM分期的T1是以3cm为界,大于3cm的病灶称为肿块。区别结节的良、恶性是影像学的最终目的,充分认识结节的特征,正确地评价结节的性质既能使恶性结节的病人早期得到及时的手术治疗,又能使良性结节的病人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本文对34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孤立性肺结节(SPN)进行胸部DR平片与CT表现对比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通过来本院体检病例中跟踪随访34例孤立性肺结节(SPN)患者,男23例,女11例。恶性肿瘤14例:其中腺癌7例,鳞癌4例,转移瘤1例和小细胞未分化癌2例;良性病变20例:其中结核球13例,炎性假瘤6例,错构瘤1例。年龄23~71岁,平均53岁,其中恶性病变患者平均58岁,良性病变患者平均49岁。34例病例中,包括有钙化、空洞及胸腔少量积液的病例,但不包括肺不张、阻塞性肺炎及胸膜肿块的病例。

  1.2 方法

  全部病例均采用GE公司 RevolutionXQ/I数字化摄片机及SIEMENS公司 SOMATOMSensations40CT扫描机。根据胸部DR平片及CT测定结节的长径,2cm以下者再做CT 5mm薄层扫描。

  2 结果

  2cm以上的结节为大结节,有18例,平均直径2.55cm;≤2cm结节均为小结节,有16例,平均直径1.5cm。根据上述情况,进行胸部正位DR片及CT标准对比度的窗宽、窗位检查,再结合结节界面、周围及纵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3 讨论

  孤立性结节有报道[2]达60余种,但就临床来讲最重要的是确定病变良恶性,肺内结节恶性病变以原发性肺癌比率大,良性病变以结核瘤为主[3],其次为炎性假瘤、错构瘤等。

  3.1 分析34例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胸部DR平片及CT表现

  3.1.1 空泡征、空洞及钙化

  一般空泡征仅见于肺癌,在胸部DR平片上显示欠清晰,但在CT上为结节内多发较小的透亮区;空洞在结核球出现率较高,胸部DR平片病灶呈薄或厚壁空洞,一般其结节>1cm,但结节内直径<1cm的空洞,CT显示要优于胸部DR平片。钙化既可见于肺癌也可见于结核球[4]。肺癌钙化占恶性病变的10%,可表现为散在斑片状钙化,或中心片状及偏心点状、结节状钙化。而结核球可出现各种类型的钙化,如致密钙化,斑片状、索条片状及点状钙化等,均一致密钙化可提示为结核球的诊断。在胸部DR平片不能发现而CT扫描均可出现。但也有的钙化病灶结节不能排除肺癌诊断的可能性。

  3.1.2 结节的边缘改变

  一般不管是在胸部DR平片还是在CT扫描上表现有深分叶征、棘状突起及毛刺,毛糙并伴有肺门模糊、增大,纵隔淋巴结肿大、小量积液等改变以肺癌为多[5],部分结核球及炎性结节也可出现分叶征、毛刺征等改变[6],但毛刺征出现率在肺良恶性病变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1.3 结节的邻近改变

  在常规胸部DR平片未显示小的卫星病灶。本次病例均为CT扫描发现:根据结节邻近的卫星病灶表现结节周围散在小点状或小片状阴影[7],发现这种病灶有助于提示结核球的诊断。另一种表现主要是胸膜下出现小结节,其形态类似原发灶有毛刺、分叶等或有胸膜改变、增厚、积液等;本组肺癌后一种表现有5例,称之为母子灶,这种病例常伴有同侧肺门模糊增大、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但对轻微的胸膜改变在良恶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2 毛刺改变与病理对照讨论

  在对胸部DR平片或CT显示毛刺改变12例,其中周围型肺癌9例,炎性结节3例。肺癌的毛刺影在胸部DR平片及CT上的改变近于病理所见,病理上见结节内大量胶原纤维增生,周围结缔组织增生、增厚,呈索条状指向结节。鳞癌CT上侧胸膜可见多条类似粗长毛刺改变,有学者称之为章鱼征[8],病理上为阻塞的细支气管及小血管明显扩张,其内充满渗出液。3例炎性结节在胸部DR平片及CT均显示边缘模糊,类似毛刺影,病理上为结节周围较多炎性细胞浸润及堆状大小不一淋巴滤泡。

  3.3 纵隔淋巴结肿大与肺结节良恶性的关系

  纵隔淋巴结肿大测量标准为最短径>10mm,但在发现肺部恶性肿瘤患者14例中,除5例在胸部DR平片上诊断有肺门增大模糊或纵隔影增宽(转移)外,其余均为CT诊断。肺内良性病变20例胸部DR平片及CT扫描均未发现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转移)。

  3.4 良恶结节的鉴别

  除11例在胸部DR平片上与CT基本确诊为良性肺结节外,其余均靠CT征象来辅助良性结节的诊断,主要表现:(1)小卫星灶;(2)均匀致密的钙化;(3)结节边缘光滑、规整;(4)结节肺门一侧多条比较细而密度较淡的浅条状影,在本研究中13例结核球内均可见此种改变,可能与淋巴管引流有关。以下征象有助于提示恶性病变:(1)空泡征;(2)母子灶;(3)病灶边缘深分叶、刺状突起、毛刺或毛糙;(4)伴有肺门模糊或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少量胸腔积液等。

【参考文献】
   1 范亚光,乔友林. 肺癌的筛查.癌症进展杂志,2007,5(1):54-58.

  2 徐剑松,钱名辉.孤立性周围型原发性肺癌的CT诊断.实用放射学杂志,1992,8(9):515-519.

  3 张振锋.CT增强薄层扫描异形血管强化对小肺癌诊断价值.癌症,2001,20(1):84-88.

  4 罗斗强,石木兰,吴宁.似肺癌的不典型肺结核.临床放射学杂志,1993,12(3):158.

  5 李铁一,冀景玲,马大庆.肺内孤立结节的CT诊断-普通X线与病理对照研究.中华放射学杂志,1989,23(1):346.

  6 李果珍.临床CT诊断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18-349.

  7 高元安,张松智.肺转移瘤的特殊CT表现.中华放射学杂志,2002,36(2):135.

  8 朱斌,何望春.肺癌的CT诊断研究.临床放射学杂志,1988,7(5):311-314.

  

作者: 陈 斌作者单位:214065 江苏无锡,华东疗养院放射科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