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11年第8卷第6期

胸腹部CT平扫中贫血的诊断价值及与消化道肿瘤良恶性的相关性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贫血的CT表现与肿瘤良恶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结果与结论消化道恶性肿瘤居多,其次有肝硬化、其他部位恶性肿瘤。【关键词】贫血。...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分析贫血的CT表现与肿瘤良恶性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结果与结论 消化道恶性肿瘤居多,其次有肝硬化、其他部位恶性肿瘤。

【关键词】  贫血;肿瘤;CT扫描

  患者在患有胸腹部肿瘤或怀疑肿瘤时,通常会做胸、腹部CT扫描,以了解有无肿瘤及肿瘤的良恶性、大小、范围及对邻近组织气管的侵犯或关系如何,但也会有一些意外发现--贫血,现对本院4个月内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提高对贫血的诊断价值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1年1-6月在本科做胸部或腹部CT检查,并诊断为贫血的57例患者,男30例,女27例;年龄27~89岁,平均55岁。患者多以胸腹部不适就诊,以腹胀、腹痛、大便潜血、黑便、消化不良等症状,经手术或病理证实,其中胃癌23例,贲门癌8例,食管癌11例,肝癌4例,肝硬化5例,胃恶性间质瘤4例,食管平滑肌瘤2例。

  1.2 检查方法

  使用东软SCT-C3000型全身螺旋CT机。扫描技术参数:80~100mAs,120kV,层厚及层距8~10mm,窗宽35~45Hu,窗位350~400Hu。常规胸部或腹部CT平扫,并测心室壁、心腔、胸主动脉腔或腹主动脉腔CT值,测量CT值时尽量减小容积效应的影响,使CT值更准确地反映组织密度。

  2 CT表现

  正常心室壁CT值在(35±5)Hu,心腔和血管腔密度与心室壁肌肉密度基本一致,其CT值亦接近。

  2.1 心室壁、心腔及血管腔的CT值及例数

  见表1。表1 心室壁、心腔及血管腔的CT值及例数

  2.2 血红蛋白检测

  见表2。表2 血红蛋白

  3 讨论

  3.1 CT诊断贫血的病理基础[1,2]

  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是影响CT值的重要因素,血红蛋白含量下降导致CT值下降,故在CT扫描中亦能发现心室腔及血管腔的密度减低。

  3.2 临床中贫血的常见病因

  血液病、缺铁性贫血、失血性贫血、肝硬化、各部位恶性肿瘤。

  3.3 CT在贫血中的诊断价值[3,4]

  CT值的高低反映了组织密度高低,血液密度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血红蛋白的高低,也能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在肿瘤患者中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的早、中、晚期。上述资料4例肝硬化患者中只有2例轻度贫血,血液CT值轻度减低,2例血色素正常,血液CT值无减低。越是晚期肿瘤患者贫血越严重,而且以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贫血程度远远大于良性肿瘤的贫血程度。故在胸腹部CT平扫中发现肿瘤性病变,而且有贫血的CT表现,要高度警惕其恶性倾向或中、晚期的可能。给临床提供更准确判断及临床分期的参考依据。

  4 结论

  在胸腹部CT扫描中,若发现有占位性病变,且有贫血的CT表现,肿瘤具有恶性倾向或中、晚期可能。

【参考文献】
   1 丁娟,李惠民,肖湘生,等.胸部CT平扫在诊断贫血中的价值.临床放射学杂志,2004,(1):45-48.

  2 古今,史河水,韩萍.贫血的影像学研究进展.临床放射学杂志,2009,(07):1033-1035.

  3 张玉忠,张雪林,张文生.胸部非增强CT评价贫血的准确性.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40(10):1068-1070.

  4 李松年,唐光健.现代全身CT诊断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10.

  

作者: 孔海云,陈伯琴,段卫中作者单位:735000 甘肃酒泉,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