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4年第2卷第12期

关于网络性社区医疗服务系统的探讨

来源: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网络性社区医疗服务系统的理念和其建立的方法。方法分析网络性社区医疗服务系统的构成及其特点。结果网络性社区医疗服务系统主要有集中医疗服务模块,分散医疗服务模块和互动医疗服务模块3个部分构成,且这3个部分是不可分割的。结论建立网络性社区医疗服务系统符合现代社区医疗的发展,并具有很强......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网络性社区医疗服务系统的理念和其建立的方法。方法 分析网络性社区医疗服务系统的构成及其特点。结果 网络性社区医疗服务系统主要有集中医疗服务模块,分散医疗服务模块和互动医疗服务模块3个部分构成,且这3个部分是不可分割的。结论 建立网络性社区医疗服务系统符合现代社区医疗的发展,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关键词 服务系统 社区医疗 模块 全科医师
    
  An investigation on interactive server system of community medicine  

  Bi Hongying,He Xing
    
  Department of Community Medicine,Jinan Central Hospital,Shandong250001.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nception and building methods of interactive server system of community medicine.Methods The construc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active server system of community medicine were analyzed.Results Interactive server system of community medicine was composed of server module of integrative medicine,server module of local medicine and server module of active medicine.And it’s indiscerptible.Conclusion To build interactive server system of community medicine could accord with development of modern comˉmunity medicine and have strong vitality.
   
  Key words server system community medicine module general practitioners  

  发展社区医疗服务是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现代化的社区医疗应有它自己鲜明的特点,它应当是一个先进的,具有现代特色的,有活力的社区医疗服务体系,于是,结合笔者从事社区医疗的经验,构思了网络性社区医疗服务系统(Interactive Server System of Community Medicine,ISSˉCM)这个理念,现就这个新的理念报告如下。

  1 网络性社区医疗服务系统的优点
   
  理想中的社区医疗应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可以充分利用当前有效资产(包括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从而把社区建设的起点提高到一个更高水平,以谋求更高、更快和更有力的发展。(2)充分整合了科学的管理方法,从而具备了较强竞争力,因此生命力顽强。(3)它不但可以给予服务对象全面的医疗服务,而且作为院方从中可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 网络性社区医疗服务系统的构成
   
  ISSCM有三大模块构成:第一模块,集中医疗服务模块(Server module of Integrative medicine),即综合性中心医院;第二模块,分散医疗服务模块(Server module of local medicine),即各个分散社区医疗服务站和其所对应的社区内的用户(服务对象);第三模块,互动医疗服务模块(Servˉer module of active medicine),即双向交互机制。整个体系的构成及相互关系,见图1。
   
  3 网络性社区医疗服务系统中各模块的具体特点
   
  3.1 集中医疗服务模块 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也是整个系统的形象标志 [1]  。为什么这样说呢?从服务对象的角度来看,“我”之所以选择了你的医疗,是因为你们有让“我”信得过的服务、完备的服务体系和优质的服务质量。该模块有3个特点:(1)高度集中的各学科尖端人才,因此我们具备了解决各种医疗问题的能力,才会吸引更多的服务对象。(2)高度集中的高科技医疗设备,这是一般的医院和诊所不能比拟的优点,也是竞争中立于不败的前提。(3)高度集中的资产优势。正因为我们有了有形资产,如强大的资金、完善的设备等硬件,所以才带动了社区医疗的快速发展。笔者认为最有生命力的发展应具备速度和质量两个元素,且二者缺一不可。没有质量的高速发展无非是一只纸老虎,而没有速度的高质量发展只能带来跟着别人跑的被动局面。同时我们也具备了无形资产,包括人才、技术以及优质的服务信誉。集以上优势将给服务对象最大的诱惑力。于是会有更多的人选择我们的服务。这里还要强调一点,无形资产中尤为重要的是信誉,“耐克”百年的历史是最有力的证据,最好的信誉将带来最大最持久的经济效益。
   
  3.2 分散医疗服务模块 这是本体系的基本构成,他将是最直接的面对服务对象 [2,3]  ,所以具有以下3个特点:(1)高度灵活的能动性服务,由于其不具备庞大的医疗设备和众多的医疗人员,所以运作起来十分灵活,它将给服务对象的服务不仅仅是限于感冒输液,而是真正的走进服务对象家中,给予他们从出生到临终的医疗服务,所以具有能动性和主动性。(2)具有很强的渗透性,不仅是地理位置的占领,更重要的是对于服务对象的心理渗透,谈到心理渗透,仍要强调信誉的重要性,它是心理渗透的关键。(3)具有高效率全科的服务人才。全科医师(General practitioners)是这个系统中最有活力的部分,对其有力的培养是社区医疗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 [4,5]  。
   
  3.3 连接医疗服务模块 此模块具有以下特点:(1)及时的反馈性;(2)及时的调节性;(3)科学的管理性。举个例子:某社区有一对夫妇,结婚两年半,仍无子女,并有多次流产史。在建立网络性社区医疗服务系统的理想状态下,通过双向交互机制,该社区医疗服务站应该主动掌握这个信息并主动上门服务,征得服务对象同意后,查明原因,于是再通过双向交互机制向上级医疗单位(综合性中心医院)反馈信息,经过相互联系和协调,安排该夫妻于某月某日来综合性中心医院查明病因并做相应诊治。半年过去,又通过双向交互机制的协调,综合性中心医院主动要求下级社区医疗服务站反应该服务对象的情况,得知其仍未怀孕,仍通过双向交互机制查明其原因,并间接联系服务对象建议其采取人工受精的方法生育。可见,从中起主要作用的便是该模块,它有机地连接了医院、社区和服务对象,并对具体事件做出相应的反馈,并及时提出解决方法。可见,它将医院式的集中医疗服务模式和诊所式的分散医疗服务模式机动地结合在一起。可以这样说,这一模块是整个服务体系中最有活力的部分,是整个体系的灵魂,它关系着整个体系的兴衰成败。
   
  不同地区和国家都有其各自的社区医疗体系,而且各有其特点 [6,7]  。具体问题应当具体分析,所以我们国家也应该建立有其特色的社区医疗服务体系。综上所述,网络性社区医疗服务系统大体的理论框架就是这样,笔者认为, 它的构成和特点完全符合我国的医疗现行布局特点,因此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然而理论真正成为具体的实践则还需解决许多问题,如相关全科医师和管理人员的培养方法、运行该体系的初步财政预算、建立相关的电脑网络数据库等,都有待于在实践中解决。

  参考文献
    
  1 Adrian E Bauman,H John Fardy,Peter G Harris.Getting it right:why bother with patient-centred care?MJA,2003,179(5):253-256.

  2 Ishigaki Y.Community based medicine in JapanGan To Kagaku Ryoho,2003,30(1Suppl):71-73.
   
  3 Von Korff M,Glasgow RE,Sharpe M.Organising care for chronic illˉness.BMJ,2002,325:92-94.
   
  4 General practitioners play a vital role in providing information Lara M Bishop.Med,2002,176(10Suppl):S61.
   
  5 Murphy M,Holifield J,Aitch C.General practice is not in crisis.MJA,2003,179(9):506-507.
   
  6 Wolff M,Young S,Beck B,et al.Leadership in a public housing comˉmunity.J Health Commun,2004,9(2):119-126.
   
  7 Mead N,Bower P.Patient-centred consultations and outcomes in priˉmary care: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Patient Educ Couns,2002,48:51-61. 

  作者单位:250013山东省济南市中心医院社区科 

  (编辑晓 青)

作者: 毕洪英 何星 2005-9-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