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6年第4卷第1期

无心理损害原则是诊疗过程中一项重要原则

来源: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摘要:摘要:无心理损害原则应与无菌原则、无癌原则一样在治疗活动中受到重视。医疗活动必须在情感、语言、行为、诊疗手段、诊疗环境等方面不能给患者造成心理损害。关键词:心理损害。诊疗。...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无心理损害原则应与无菌原则、无癌原则一样在治疗活动中受到重视。医疗活动必须在情感、语言、行为、诊疗手段、诊疗环境等方面不能给患者造成心理损害。

  关键词:  心理损害;诊疗;原则

    同无菌原则、无癌原则一样,无心理损害原则是诊疗过程中一项重要的、主要的原则。所谓无心理损害原则既是在诊疗过程中、医院及医护人员不能给患者造成心理损害,其内容包括:情感无心理损害原则、语言无心理损害原则、行为无心理损害原则、诊疗手段无心理损害原则、诊疗环境无心理损害原则,如果医院及医护人员给患者造成了心理损害,则影响患者康复或造成新的疾病,或促使病情恶化,甚至发生死亡。

  1  情感无心理损害原则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本身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患者来到医院需要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这对病者的疾病康复是十分需要的。喜悦易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亲切感,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基础,对诊疗有利,镇静易使患者产生安定感,患者能从中得到安慰和精神上的安慰,有利心身健康。

  然而,医护人员不良情感会给患者带来心理损害,不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甚至产生心理或生理的损害。医护人员在患者面前流露出愤怒情绪,表现为态度生硬、脾气暴躁,使患者感到缺乏人情,产生恐惧或讨厌之感,使治疗不配合。医护人员痛苦的情感则使一些患者猜疑自己病情恶化或预后不良,而产生严重的思想负担及精神紧张。医护人员厌恶情感,尤其那些长期受疾病折磨和危重患者,将挫伤患者的自尊心,造成心理障碍。

  2  语言无心理损害原则

  语言是神经系统的特殊刺激物,它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具有致病和治病的双重作用。“良言一句三冬暖”,耐心的询问、科学的解释、同情的安慰,能使患者信任医护人员,从而积极配合治疗,甚至增加疗效。

  相反,不礼貌的语言、生硬唐突,出言不逊、言辞粗鲁将成为一种恶性刺激,使病者气愤、苦恼、伤心、忧愁,增加了患者的思想负担,影响疗效;不恰当、不科学的解释会造成患者精神恐惧,疑虑满腹,发生医源性疾病,甚至导致自杀。生理心理学研究证明:人受恶性语言(如咒骂)的刺激发怒时,血压会急剧升高,有的甚至在盛怒之际,导致“中风”;人在语言等因素引起心情不快时,常常会导致胃病发作或食欲减退,通过开导,胃痛自愈,食欲亦增加。诸葛亮三气周瑜亦是语言致病的实例。

  因此在诊疗过程中医护人员要遵循语言无心理损害原则,避免一切不利于患者心理、生理的情况发生,保持良好的状态和有利于疾病康复的语言。

  3  行为无心理损害原则

  医护人员在患者心目中应该是高尚的、受人尊敬的、可以信赖的形象,医护人员的不良行为将会影响患者的情绪及患者的心理活动,对诊疗效果也会产生影响。衣着整洁、举止有度,给患者以稳重、热情、可信赖感,将有利于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能使诊疗发挥最佳水平。

  医护人员的不良行为不仅会对患者的疾病康复有影响,而且还会发生医源性疾病,医护人员的行为不能给患者造成心理损害应成为大家遵守的原则。医护人员蓬头垢面、歪戴帽子,衣服肮脏,举止不雅,给患者带来不信任感、厌恶感,会使诊疗中断,延误病情。医护人员在病区、办公处高声谈笑,沉重的脚步声,也会给患者增加心理负担,影响患者休息,甚至使病情恶化。医护人员在病区、工作期间吸烟,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会使患者产生烦躁、厌恶感。医护人员向患者索取物品,患者心理上可能对医务人员产生不信任感,担心治疗受到影响,出现抑郁、思想负担加重;医护人员能办到的事却办不到,甚至打骂患者,做违法的事,对患者心理损害更大。

  4  诊疗手段可无心理损害原则

  诊疗手段可能造成的人体病理损害,酿成医源性疾病为人们所共知。诊疗手段亦能造成机体心理损害,更应引起人们重视。

  损害性手术、截肢、眼球摘除术等所造成的机体缺陷将永久性地给患者带来心理创伤;睾丸肿瘤所施行的睾丸切除术及卵巢肿瘤所施行的卵巢摘除术引起的内分泌紊乱、心理损害、生理特殊变化;肛门再造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影响;长期应用氯丙嗪、安定、利眠宁等药物所致的抑郁,长期应用吗啡、度冷丁等药物所致的成瘾性,发生的欣快感以及变态心理特征;至于误诊既可导致疾病恶化、延误治疗,同时也可给患者造成心理障碍。无癌者被诊断为癌,给患者带来的心理损害更明显。因此,医务人员在诊疗疾病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给患者造成心理损害,在确保患者生命及主要生理功能正常的情况下,使心理损害降到最低限度,同时还应采取一些补救措施,使存在的心理损害得以恢复。

  5  诊疗环境无心理损害原则

  诊疗环境是患者所依赖的疾病康复的地方,良好的诊疗环境是诊疗疾病的保证。医院色彩和谐、布局合理,室外树木葱郁、房屋整齐、清洁安静;室内窗明几净、空气清新、采光适度,温暖适宜、陈设宽敞可以给人一种有条不紊、秩序井然、心情舒畅和开阔的感觉,这对心烦意乱、遭受疾病之苦的患者是十分有益身心健康的。

  而深暗色调、低矮房间给人以压抑;房间陈设杂乱、环境噪音、周围脏乱给人一种不安定及不安全感;诊疗环境出现不严肃气氛,给患者带来不信任感等。这些不良的环境因素所给患者造成的心理损害,其结果将导致治疗上不合作,从而影响疾病的诊疗与康复,当前要引起医护人员的注意。

  综上所述,在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当今社会,在疾病谱改变的今天,无心理损害原则比诊疗过程中“无菌原则”和“无癌原则”更为重要,更具有普遍意义,更要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

  让无心理损害原则成为我们每位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让无心理损害原则也成为整个社会实现人人健康的一个保健原则。

  (浠水县人民医院,湖北浠水 438200)

作者: 刘 志,南学琴 2006-8-2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