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6年第4卷第2期

医院新型资金管理模式的探讨

来源: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摘要:摘要:现代医院管理体制的发展要求医院必须抓好内部经济核算和内部资金管理等薄弱环节。本文通过分析医院目前社会现状及资金管理的特点,借鉴商业银行结算与信贷的基本职能和管理方式,阐述医院推行内部银行管理机制的可行性,并就内部银行管理机制在医院的建立和具体运用进行探讨。关键词:内部银行。资金管理。...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现代医院管理体制的发展要求医院必须抓好内部经济核算和内部资金管理等薄弱环节。本文通过分析医院目前社会现状及资金管理的特点,借鉴商业银行结算与信贷的基本职能和管理方式,阐述医院推行内部银行管理机制的可行性,并就内部银行管理机制在医院的建立和具体运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  内部银行;资金管理;经济核算;医院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和医疗卫生改革的稳步推进,医院将逐步形成企业化的运行机制,由宏观粗放型的经营管理向微观集约型经营管理发展。而资金作为医院从事医疗服务经营中循环的血液,是全面提高资金管理水平成为现代医院财务管理的核心重点内容。

  1  目前医院的社会现状和资金管理的特点及要求

  1.1  医院目前的社会现状  国有公有制医院作为事业单位基本上都经历了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向市场经济管理体制转变的过程。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国家财政拨款日渐减少的情况下,医院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增强竞争实力和提高经济效益,靠自己解决维持正常业务开展和事业发展的资金。

  1.2  医院目前资金管理的特点  由于医院的财务资金管理制度建立于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基础之上,普遍存在以下现象:(1)资金分散,使用效率低下;(2)预算制度形同虚设,资金管理有章无序;(3)监督、控制、考核不力;(4)管理方式和手段落后。这些问题严重束缚和影响了医院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业务开展。

  1.3  医院现代财务资金管理的要求  新时期强调医院形成事业化的管理和企业化的经营,这就要求医院转变观念,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拓展医疗市场服务半径,不断完善管理,向管理要效益。要将资金管理作为医院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强化内部经营机制,深入研究聚财、生财和用财之道,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疏通资金运转环节,提高医院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

  2  医院推行内部银行管理机制的可行性

  内部银行管理机制是借鉴商业银行结算与信贷的基本职能和管理方式,将经营管理和金融管理融为一体。经过实践探索证明,医院可以通过吸收企业内部银行的成功之处,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创新和结合实情运行医院内部银行管理机制,实现其资金的良性循环,促进增收节支。其可行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遵守相关财经法规,与现行财务制度衔接  医院内部银行管理机制作为一种内部资金管理模式,在遵守国家会计准则、财务通则及现行财务制度的基础上,采用“单轨制”的形式与原有会计核算账务组织相结合。即将内部银行核算会计科目纳入医院现行会计核算体系,通过内部银行与各核算单位(科室、部门、分院等)的资金进出,组织对各核算单位进行帐务核算,在医院内部形成统一的核算体系。

  2.2  增强医院活力,强化内部资金管理  内部银行作为整个医院的资金管理中心,根据医院发展目标和市场需求容量,认真制订和执行病人收治计划和病种收费标准,统筹安排各核算单位的经营资金。并不断通过情况分析进行资金调整,解决资金的供需矛盾,减少资金积压,把节约资金落到实处。以此监督各核算单位合理地使用资金,努力提高使用效果,提高医院内部资金的管理水平,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3  医院要建立适应新形势的内部银行管理机制

  3.1  设置医院内部银行的专门核算管理机构  医院在财务部门下设内部银行专门核算管理机构,并根据实际情况配备内部银行会计人员,在分管院长和财务部的垂直领导下开展工作。医院要将内部银行作为全部财务收支进出的唯一通道,按预算实施监收控付,从源头上管理资金流向,杜绝资金使用中的盲目乱用现象,防止不良资产产生。通过集中统一的资金管理进行灵活高效的运作,用一个帐户管好、用活整个医院的资金。

  3.2  科学合理划分医院内部核算单位  医院建立内部银行的基础条件是根据业务设置和经营要求划分出内部核算单位,并对内部核算单位采用“模拟法人”的形式实施“院、科两级核算制度”。而内部银行又通过对资金的监控管理反作用于医院的各核算单位,利用经济杠杆的作用增加对各核算单位的激励机制和经营压力,使每个核算单位努力提高病床周转率,降低平均住院日,缩短资金占用周转期,减少各项费用消耗,严格控制成本,有计划地进行资金使用,促进各核算单位提高对资金管理的积极性。

  3.3  医院内部银行运作的工作量和成本要适中  医院内部银行的组建和运作将额外增加管理工作和运行成本,因此在设立前,须对其自身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要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去看实施内部银行的管理工作和运行成本是否合理,是否最终落实到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及增加效益上。若违背了这个观点,把内部银行体系、机构搞得过大,程序过于复杂,会减缓经营决策速度,增大无谓的开支,反而变得得不偿失。医院内部银行组织结构见图1。图1  医院内部银行组织结构

  4  内部银行管理机制在医院的具体运用

  4.1  运用结算功能对各核算单位进行经济核算  内部银行对医院各核算单位开设内部核算帐户,分别核算其经营收入和支出。通过采用医院内部结算价格和相应的内部支付手段,以发行内部代金券或签单记帐等形式办理科室之间的经济业务往来结算。将核算单位之间发生的诸如卫生材料的供应、医疗设备的转移、劳务的提供、维修服务费用的发生,以及各种业务支出、解缴和资金调拨进行内部核算。其效果体现在:(1)强化了内部结算纪律,解决了内部资金相互拖欠问题。缩短了核算单位之间的结算时间,活化了资金,减少了资金占用。(2)将医院内部核算单位之间实物形态转移,体现为医院内部一切经济活动。通过内部结算变成模拟外部市场核算的商品交换和结算关系,树立直观的价值观、成本观、商品观。(3)准确计算出各核算单位的收支结余,以此分析核算单位的运营状况和经营业绩,根据具体情况控制成本,促进核算单位改进经营措施进行开源节流。

  4.2  运用信贷功能调剂核算单位所需资金  医院通过内部银行开设一个帐户集中和吸纳了医院下属核算单位所有的货币资金。在引入信贷机制,运用利息杠杆调节作用下,根据市场变化和经营需求对需要重点发展的核算单位进行资金投入。按照资金有偿占用的原则,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测算对核算单位资金投入的回报率,促进医院内部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其效果体现在:(1)利用信贷杠杆进行内部资金融通,尽量减少对外借款,降低医院筹资成本。(2)发挥横向拆借和纵向调剂的职能,把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促进各核算单位精打细算,合理使用资金,提高医院的支付能力。

  4.3  运用监督功能控制医院资金使用  医院内部银行根据预算的各项资金定额、编制的结算制度和财务收支计划,监督和反映经济责任指标、结算程序及内部结算价格。其效果体现在:(1)通过监督和反映使不合理开支、资金外流问题、违法乱纪问题得到遏制和改善。(2)通过事前预测、事中监督、事后核算进行全过程管理,弥补传统财务会计事后算帐的不足。

  4.4  运用信息反馈职能完善资金管理  医院通过内部银行的核算,准确及时地反映医院和下属各核算单位的收入、支出、节余情况和经营业绩。其效果体现在:(1)通过建立资金收、支、存制度,每天对各核算单位资金的收、支、存情况统计上报,及时掌握医院资金动态,防范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2)根据内部银行反映各核算单位的经营业务数据,分析其运营状况和经营业绩,为医院领导调整经营方案、作出正确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医院运用内部银行管理机制流程见图2。图2  医院运用内部银行管理机制流程

  5  运用内部银行管理机制应该注意的问题

  内部银行职能作用的发挥依赖于医院整体和内部各核算单位的经营状况。这就要求医院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从根本上治理经济转轨时期公有制医院所暴露出的严重不适应问题,增强医院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医院经济效益,从根本上缓解医院资金紧缺的局面,为内部银行职能作用的发挥创造良好的资金运作环境,从而促进医院经济效益的提高。

  内部银行要对医院各核算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将资金管理贯穿于医院管理的各个环节。树立“钱流向哪里,管理就跟到哪里”的观念。减少资金使用中的盲目乱用,防止不良资产的产生,堵塞重内轻外的管理漏洞。并积极参与对外投资管理,防止对外投资出现决策和管理上的失误。

  不断提高内部银行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引进外部银行的科学管理经验,虚心向优秀企业学习资金管理理念。树立现代财务观念,准确分析和预测医院支付风险和资金流动性风险,为医院领导调整资金结构,控制资金使用规模起到重要的参谋作用。谋求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收益,更好地发挥医院经营优势。

  6  结束语

  内部银行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资金管理制度,将经济责任落实到各个核算单位,完善了医院经济责任,强化了医院对各核算单位经营状况的反映、监督和控制,有力的促进了内部责任权利的紧密结合,把各核算单位的利益直接与医院经营效益衔接起来,从经营的各个方面起到提高医院整体资金使用效率和整个医院经济效益的作用。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宜宾 644000)

作者: 谢 钢,王 辉 2006-8-2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