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8年第6卷第1期

从公立医院发展看和谐社会构建

来源:《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摘要:【摘要】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我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那么,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细胞之一的公立医院,又将怎样切实贯彻这一重要理论呢。本文从加速医院建设和学科发展。同心同德,孕育医院文化等几个方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公立医院的建设方向。...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我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那么,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细胞之一的公立医院,又将怎样切实贯彻这一重要理论呢?本文从加速医院建设和学科发展;建立保障机制,扶助弱势群体;廉洁行医,坚决抵制商业贿赂;同心同德,孕育医院文化等几个方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公立医院的建设方向。并指出现代公立医院的和谐发展,不仅将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也必将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  公立医院;建设;和谐社会

   1  全面加速医院建设和学科发展

    邓小平同志指出:“发展是硬道理。”充分的物质文明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我们公立医院的首要和根本职责就是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这就要求我们的医院坚定不移地走发展之路。这里包括了医院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

    硬件建设,首先是医疗场所的保证。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陈旧狭小的医疗环境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门诊大厅拥挤、病房杂乱、排队过长都一直为广大患者所诟病,甚至停车位不足,自驾车患者停车难也逐渐成为新的看病难点之一。改善就医环境、满足不同层次的患者需求,是解决看病难的途径之一。其次是医疗设备的更新。现代医学的发展,有相当一部分是现代先进医疗设备和仪器的发展。先进的仪器和设备的使用,使许多过去的疑难杂症迎刃而解。因地制宜地引进并合理使用高端医疗设备是提高医疗质量的有效方法。

    软件建设,首当其冲的便是优秀医学人才的培养。这体现出了医生在医疗行为中的核心作用与主导地位。高学历、高水平、临床与科研并重的复合型人才是医院着力培养和引进的重点。同时,我们还要注意避免重医疗、轻护理的不良倾向,对医技和后勤岗位的专业人才亦不能忽视。我们要建设的是一个个具备一定规模和梯队的专业学科,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经过我国卫生工作者的多年努力,我国目前的人均寿命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是我们医疗水平发展进步的证明,也是对和谐社会的最好诠释。

    2  建立保障机制,扶助弱势群体

    和谐社会应当是各种社会关系和谐的总和,其中又以社会各利益主体、社会各阶层之间生存状况与发展预期的和谐更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而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体现人文关怀。关于弱势群体,这里有两个层面。(1)患者作为生理或心理受损害者来到医院就诊,与健康人群相比是处于生理或心理的弱势;而患者在医疗知识上与医护人员的不对称性又决定了其在医学专业知识上的弱势。对于弱势者是亟须医护人员的关心和呵护的。(2)老人、儿童、残疾人,由于其在行为能力上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低收入者、外来务工者,由于其在经济能力或地域差异上的原因,形成了另一个更为特殊的弱势群体。在弱势群体问题上,往往会有很多现实具体的矛盾。危重患者无法确认身份怎么办?经济困难患者无法支付医疗费用怎么办?精神疾患患者无法配合治疗怎么办?诸如此类的种种问题需要一个完善的保障机制。弱势群体的生命健康权无法得到基本保障,和谐社会也就无从谈起。当然,保障机制的建立主要任务在于卫生主管部门,但医院及医护人员作为第一线的直接处理者,怎样建立有效的初级保障制度,也是十分必要的。而加强人文关怀,无疑是保障机制尚未完全确立状态下,扶助弱势群体,缓解医患矛盾的有效方法。

    3  廉洁行医,坚决抵制商业贿赂

    腐败是影响和破坏社会和谐的头号死敌,它的泛滥严重损害着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激起群众怨恨,加深社会矛盾。在医院,这个问题也同样存在。公立医院也并非世外桃源。经过多年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规范医疗行为,曾经流行一时的“红包”现象已得到了明显的控制,但商业贿赂这一医院新时期的毒瘤依然危害着我们的医疗事业。从医院基建到设备采购,从器械招标到药品流通,每个方面、每个环节都是我们坚决抵制商业贿赂的战场。商业贿赂得不到根本治理,廉洁行医就无从谈起;商业贿赂得不到根本治理,合理治疗就无法体现;商业贿赂得不到根本治理,医疗公平就只是纸上谈兵;商业贿赂得不到根本治理,医患矛盾就会日益加剧。廉洁行医,坚决抵制商业贿赂是构建和谐医疗环境的需要,推而广之,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4  同心同德,孕育医院文化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没有文化,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文化因素深深地渗入其间,它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支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没有和谐的文化,就没有和谐社会的根基,没有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有没有和谐的文化,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尺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包含着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容,同时更需要和谐文化的引导和支撑。和谐社会越发展,和谐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越明显。

    医院文化的实质就是以人为中心,以文化引导为根本手段,以激发医护人员的自觉行为为目的的独特的文化现象和管理思想。医院文化有双重含义,它既是一种文化现象,又是一种管理思想。和谐的医院文化会给医患双方强烈的心理暗示,使医患双方自觉地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认同,从而使医疗效果事半功倍;同时和谐的医院文化又会增加医院职工对医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升华出共同的医院哲学和医院精神,赋予新时期医院发展以强大的内部核心驱动力。

    医院是社会的细胞和缩影。和谐社会的构建事实上是社会细胞方方面面和谐发展的总和。现代公立医院的和谐发展,不仅将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也必将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 200233

作者: 李莉,王 韬 2008-6-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