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9年第7卷第3期

医院消毒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摘要:【摘要】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患者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院的消毒灭菌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对该项工作也越来越重视,2001年卫生部颁发了《消毒管理办法》及其配套的规章、规范,2002年颁发了《消毒技术规范》,2006年又颁发了《感染管理办法》。我院的消毒灭菌工作在贯彻落实各项法律、......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患者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院的消毒灭菌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对该项工作也越来越重视,2001年卫生部颁发了《消毒管理办法》及其配套的规章、规范,2002年颁发了《消毒技术规范》,2006年又颁发了《感染管理办法》。我院的消毒灭菌工作在贯彻落实各项法律、法规的过程中逐步得到规范和完善,取得了一定成效。

【关键词】  消毒管理;问题;对策

消毒灭菌工作是减少病原体传播,杜绝传染病流行,预防医院感染之根本,加强其管理是保证医疗、护理质量,减少医患纠纷,提升医院综合管理水平,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项重要工作。笔者根据自己十多年从事消毒灭菌管理工作的经验,就我院近几年消毒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对策加以总结,以期进一步改进。

    1  存在问题

    1.1  部分医务人员消毒观念不强、消毒知识欠缺,消毒与灭菌概念不清  大部分医学院校的医疗、医技毕业生,在学校学习消毒、灭菌专业知识甚少,毕业后实习消毒、灭菌专业的机会也不多,而且各医院重医疗轻消毒、轻监测的现象普遍存在,所以,造成了目前临床上大部分医、护、技人员消毒知识欠缺,消毒与灭菌概念不清的现象。

    1.2  杀菌与抑菌界线模糊  杀菌是指使微生物彻底死亡的处理,微生物死亡后不能复生。抑菌是指使微生物暂时失去生长繁殖能力的处理,当作用因子消除,生长繁殖能力可以恢复。仅具有抑菌作用的药物是不宜作为灭菌剂的,因为被抑制的细菌一旦进入人体仍可致病。在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季胺盐类消毒剂。

    1.3  细菌繁殖体和细菌芽孢区分不清  细菌芽孢是在细菌体内成熟后,从菌体崩解脱落,游离于自然界,是维持细菌生命的特殊形式,它保持了细菌的生命活性,但不能繁殖;而细菌繁殖体则是指具有繁殖能力的细菌体,两者相比芽孢对外界理化因素的抵抗力更强,细菌繁殖体次之。

    1.4  总药量与主要有效成分区分不清  总药量指以商品消毒剂原药作为100%来计算的量;主要有效成分指以实际含主要杀菌有效成分因子的浓度来计算的量。由于目前的消毒剂多为复方,成分各异,即使一些单药消毒剂所含的有效成分浓度亦各不相同,何况稳定性差的药物,其浓度还可随存放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如果以总药量计算很难保证配制的消毒液是合格的。为解决此问题,卫生部特规定对消毒剂的浓度一律按主要有效成分计算,而不以出厂消毒剂产品作为100%计算。例如,出厂的过氧已酸若含过氧已酸18%,则用该产品配制1%的溶液时,应以该原药1份加水17份配制,而不是用原药1份加99份水配制。

    1.5  消毒剂的稳定性问题  一般一年以内失效者,为不稳定性消毒剂(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乙醇)。1~2年仍不失效者,为较稳定消毒剂(碘优)。两年以上仍不失效者为稳定性消毒剂(季胺盐类、胍类、酸性戊二醛、福尔马林)。在临床工作中,工作人员往往忽视消毒剂的稳定性问题,不注意消毒剂的使用说明和消毒剂的有效使用时间,造成工作中的失误。

    1.5.1  消毒剂失效或过期使用  造成此问题的原因之一就是工作人员不了解消毒剂的稳定性,超量领取;二是不注意审查消毒剂的有效使用时间,在领取时,消毒剂已接近失效期。卫生部规定:当消毒剂主要有效成分下降到产品规定浓度的10%以上时即应认为该药已失效。

    1.5.2  未注意消毒剂的使用说明  在实际工作中,个别医护人员不注意消毒剂的使用说明,致使使用中的消毒剂有效成分下降,不能保证消毒效果。比如含氯消毒剂,使用中不加盖、原液启封后不密闭瓶盖、不及时更换等;碘类消毒剂不避光保存或将消毒剂放到太阳可直射到的窗台上。

    1.6  消毒时重浓度轻时间  在临床一线的消毒工作中,人们都知道要达到预期的消毒或灭菌目的,就必须有足够的浓度保证,却往往忽视了消毒或灭菌的时间。其实,不论何种消毒剂要达到理想的消毒灭菌效果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即使高水平消毒剂,也并非无条件地杀灭一切目标微生物,必须在一定的剂量、一定作用时间,排除不利影响因素情况下,才能达到其应有的消毒灭菌效果,否则就是灭菌剂也根本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如2%戊二醛在实验有效剂量下,5 h可以100%杀灭芽孢,但临床使用时受多因素的影响,5 h不一定能100%杀灭芽孢,为保证杀菌效果,《消毒技术规范》规定其杀芽孢时间,即用于灭菌的时间必须达到10 h[1]。

    1.7  空气消毒存在的问题  应该采用动态消毒的Ⅱ类环境,如供应室无菌间、部分手术间,在2007年5月以前采用静态消毒。

    1.8  忽视个别小件物品的消毒  临床一线工作中,多注意空气、医疗器械、治疗室、换药室的物体表面的消毒,而一些小件物品,如门把手、肥皂盒、试管架或血沉架、叩诊锤、电脑键盘、鼠标等的消毒往往被忽视,致使监测中合格率偏低。其实它们经常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污染,通过医护人员的手成为医院内感染的传播媒介。

    1.9  不重视手的清洁与消毒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三要素为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而传播途径中以医护人员的手为最主要的传播媒介。实际工作中,少数医护人员不重视或忽视手的消毒。

    1.10  被服消毒仍不够规范  近几年出于院区整体规划考虑,根据建设新大楼,改造旧病房的需要,洗衣房暂停运行,改由外院清洗,使被服消毒工作监管缺失,消毒质量一度下滑。

    1.11  医院污水处理系统不完善  有资料显示,很多医疗机构污水处理系统不完善,要么无处理设施,要么处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转[2]。我院污水处理系统属于“超期服役”,同时由于新大楼的投入使用,床位增加,原有污水处理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医院的需要。

    2  对策

    2.1  加强对医院消毒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要将医院的消毒管理工作作为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医院消毒是控制院内感染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医院院内感染爆发案例多是因消毒不严造成的,深圳妇儿医院事件、欣弗事件、西交大附院事件都是这方面血的教训。在病毒性肝炎、艾滋病发病迅猛,流行广泛的今天,搞好医院消毒管理、控制院内感染至关重要。医院消毒管理是日常性的工作,贯穿于整个医疗活动中,这种长期性、日常性的特点,决定了医院消毒管理不能有任何松懈,只有将医院消毒管理作为医院的常规建设之一,常抓不懈,才能有效预防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2.2  加强硬件设施管理工作  针对不符合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要求的硬件设施部分,我院新一任领导班子高屋建瓴,在建设新大楼伊始,卻把控制感染、加强消毒管理纳入议事日程,投入大量资金,引进国内先进设施或改建现有设施,力争符合规范,满足医院需求。(1)为新建手术室、供应室引进空气净化系统,从根本上解决我院手术室、供应室空气消毒问题,极大地提高了消毒灭菌质量。(2)购进先进的污水处理设施,扩大污水处理规模,满足了医院污水处理的需求,避免了前院治病,后院污染现象。同时,送工作人员参加培训,持证上岗。(3)为新旧大楼配置感应式水龙头、一次性纸巾盒、快速手消毒剂等,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医护人员的洗手依从性和洗手意识,减少了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2.3  定期、规范开展医院消毒或灭菌效果自测工作  医院消毒或灭菌效果自测工作是评价消毒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消毒药剂是否有效、消毒方法是否合理、消毒效果是否可靠的唯一手段,也是鞭策临床医护人员做好消毒工作的依据。只有通过消毒监测,才能发现消毒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薄弱环节。我院近几年坚持每月对重点科室的灭菌,每季度对医院各临床科室使用中消毒剂进行监测,同时加强了对小件物品的消毒监测,时常提醒临床人员注意对小件物品的清洁消毒,使其消毒合格率不断提高。

    2.4  深入开展医护人员消毒管理知识的培训  对各级管理、医护技、后勤人员进行消毒知识培训,内容包括《消毒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感染管理办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消毒专业知识等,所有从事消毒的医务人员都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2.5  加强对供应室的消毒管理工作  消毒供应室是消毒、灭菌的核心单位,供应各种无菌器械、敷料、用品,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危,加强供应室的消毒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近年来,我院护理部力争保证供应室人员相对稳定,并分期分批送供应室人员参加省护理学会组织的专职培训,培训合格方可持证上岗。新建供应室布局合理,三区划分明确,空气采用净化系统。加强供应室科内业务学习,工作人员无菌观念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认真,各种消毒容器的消毒效果自测规范严谨,确保消毒灭菌质量,保障了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 吕东苗,孙玉玺,魏蕤荭.医院化学消毒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实用护理杂志,2003;19 (7):39-40.

2 刘劲松,唐煜辉,刘业平.医疗机构消毒灭菌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现代预防医学,2007;34(8):1580.


作者单位:河南省正骨研究院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洛阳 471002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