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10年第8卷第7期

推进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的应用

来源: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摘要:【摘要】公允价值计量能可靠地提供有关资产和负债的信息,能够优化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和资本定价,进而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价值。推进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的广泛应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公允价值计量。基本准则》明确的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之一,并在17个具体准则中不同程度地运用了这一计量属性[1]。...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公允价值计量能可靠地提供有关资产和负债的信息,能够优化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和资本定价,进而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价值。推进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的广泛应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推进;公允价值计量;应用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fair value measurement in China

  Li Yang, Lianfang Liu

  Abstract Fair value can reliably provide information about assets and liabilities, to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of capital markets and capital pricing, thus to increase the value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t some extent. Promoting the fair value measurement to be widely used in China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pushing forward;fair value calculate;application

  The Third Hospit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51,China,

  Correspondence to: Lianfang Liu,Email:llf700323@sohu.com

 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的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之一,并在17个具体准则中不同程度地运用了这一计量属性[1]。公允价值计量作为会计计量属性在我国是一个新生事物,深入学习研究有关公允价值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及其限制,对我国更好的应用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公允价值的理论基础和前提

  1.1 以其使用性也就是有用性为基础 历史成本已统治会计计量领域百余年,百余年来,在财务会计中,按历史成本计量资产被认为是一条重要的基本原则,基于历史成本计量基础所形成的信息是最可靠、最真实的,而且是可以稽核的,所以历史成本原则是财务会计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属性。近年来,随着会计环境的转变,会计理论和实务中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变得也不再那么纯粹。“成本与市价孰低”规则已经悄悄伸入有价证券和存货计价的领域;重置成本、现行市价、现值等计量方法在金融工具、长期资产、长期投资、长期负债等项目中开始应用,并逐步向其他资产和负债项目推广。之所以出现重置成本、现行成本、现值等计量方法与历史成本并列的局面,都是因为使用而需要的。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已经被普遍接受。人们关注会计报表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会计报表可以提供与经营决策有关的信息,也就是说,使用报表的人们想从报表中得到其想要的信息。这客观上要求财务报表能够跟踪反映企业与其所处社会、经济环境相互作用的情况及结果,使报表信息能够体现物价变动、偶然事件的影响,相比单纯的历史成本,远远不能满足。可以推断,资本市场越发达,社会对财务信息决策的有用性要求越高,公允价值也将越受重视。

  1.2 以其相关性为理论前提 相关性通常由及时性、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三个要素组成[2],可靠性一般由真实性、可核性和中立性三个要素组成。一般来讲,信息的相关性越强,可靠性越强,就越符合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实际上,可靠性与相关性不是成正比例的。传统的会计理论和实物偏重于可靠性,美国会计专家认为需要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进行必要的权衡,而且似乎更偏向于相关性。石本仁认为,这种对相关性的倚重有其深层次的原因:首先,美国股权分散程度高且投资者在公司控制中处于弱势;其次,美国资本市场发育成熟,市场价格能综合反映各种信息,客观、公正地体现资产的价值,从而提供一个能够充分保护投资者权益的有效机制。从资产可以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本质来看,资产的公允价值更能反映资产对企业的贡献,提供的信息与决策者更相关,但公允价值的主观性太强,其可靠性受到置疑,如仅仅采用历史成本进行计量,虽解决了可靠性问题,但其相关性又远不及公允价值计量[3]。目前,会计理论界普遍认为历史成本有较强的可靠性,但缺乏相关性;公允价值有较强的相关性,但可靠性不足,两者权衡,相关性更能适合各方面的需要,发挥作用也相应大于可靠性。

  1.3 公允价值运用符合会计原则 推广公允价值符合会计的配比原则。例如:收入和成本、费用在计量的单位方面是配比的,但在计量的属性方面却不配比。收入按现行市价计量,成本、费用却是按历史成本计价,这就使得在会计核算中推行公允价值的计量成为必要性,符合会计的稳健性原则,当然也符合会计的相关性、一致性原则。目前,会计学术界有一种普遍的看法:历史性成本会计可靠性强但相关性差,而公允价值会计相关性强但可靠性差。在可靠性和相关性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应该强调相关性。事实上,相关性依可靠性而存在,可靠性的具体含义是真实性,在会计上就是有原始凭证可查;相关性,体现的是其有用性。一个不真实的、经不起查证的会计数据是一个没有用的数据,即公允价值不能抛弃历史成本的可靠性。公允价值具有及时性(时间性),指现一时间点(段)上的价值。公允价值会计是历史成本的延续和发展。

  2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具体运用

  计量属性的选择必须符合现实的经济发展环境。国外发达资本市场的经验表明,经济越发达、资本市场越完善,财务会计信息服务于经济决策的目标就会越明确,财务会计对公允价值的依赖性也就会越强。公允价值的计量有利于资本的保全,能合理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从而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真实地反映企业收益[4]。现就资产计量所采用的计量模式和公允价值作以下剖析。

  2.1 企业取得资产时的计量 资产进入企业时的实际成本,也就是历史成本在此是唯一的计量模式。这种规定本身就是对历史成本作为此种情况下唯一的公允价值、公平价格的一种肯定。事实上,合法的双方交易价格就是一种公平价格,不需要再用现值等估价技术再进行所谓更公平的计量。《规定》第24条有如下提法“企业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应当按其公允价值计量”,不管以后的金融工具和价格如何变动,其当时取得时的实际成本,也就是历史成本必须记录和保留,它不会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动而变动。在此,也充分符合公允价值的概念。

  2.2 企业持有资产时的计量 资产的市价实际上是经常变动的,一成不变的资产计价造成了会计信息的失真。要消除这种不切合实际的信息、正确评估资产的价值,只有对其价值进行重估。可供选择的公允价值估价的几种类型有活跃在市场上的市价、最近交易的市价、根据相关成本加利润调整后的价格,这几种估价模型都有一定的可靠性,计算出来的结果不会有太大的差别[5]。

  2.3 企业放弃资产时的计量 企业要放弃一项资产,用其历史成本,显然不合时宜,放弃意味着处置变现能收回多少,重估的唯一方法是使用可变现净值来进行资产的计量。所以说,可变现净值也是一种估价,需采用估价技术,这也是公允价值估价性的充分体现。 资产计价的问题,历史成本用于对原价的确定,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实质上也是一种特殊的现时点原价[6]。

  2.4 公允价值在无形资产中的应用 Wallman(1996)指出,传统财务报表的一个严重缺陷是它不能全面反映为企业创造财富的所有资产。商标、专利、科研开发等无形资产为企业创造了大量财富,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传统财务报表无法客观、真实地反映其价值。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无形资产的收益是客观存在的,无形资产的计量要考虑它们提供未来经济效益的能力,而要将无形资产的价值在报表中客观、真实地揭示,须公允价值来解决这个问题。对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无形资产成本的确定,《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第十五条指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无形资产的成本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确定,在此将利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估价技术。

  2.5 非交换交易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 我国非交换交易应该采用统一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的计量属性,这种选择有利于适应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并可避免实务操作中的矛盾产生[7]。例如,一个企业将账面价值50万元的一台设备捐赠给某一非营利组织,而当前的市场价值是20万元,企业提供与该设备有关的会计凭证,企业在捐赠时按账面价值50万元计入营业外支出,企业的税前利润增加了50万元;非营利组织收到捐赠时,首先对设备进行评估,虽然有相关的会计凭证,但设备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相差较大,也只能采用公允价值作为设备的入账价值,两个会计主体如采用不同的计量属性,会计信息也就没有了可比性,所以在此,应统一采用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会计计量属性。

  3 结论

  新会计业务地不断涌现,推动了公允价值的发展和应用,对公允价值的正确理解和分析,有助于做到真正的公允。在会计实务中拓展公允价值的使用范围,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选择必须符合现实的经济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北京:经济出版社,2006.

  2 于永生.美国公允价值会计发展的最新动态.财务与会计,2005;(9):59-61.

  3 石本仁.公允价值公计——理论基础与现实选择,暨南大学学报,2001;23(4):54-61,

  4 谢诗芬.公允价值.国际会计前沿问题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5-169.

  5 葛家澍.关于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1-165.

  6 毛新述.资产减值会计计量问题研究.会计研究,2005;(10):35-41.

  7 于永生.公允价值会计理论基础研究.财会月刊,2006;(4):7-8.

作者: 杨 丽,刘连房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