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12年第10卷第3期

新医改视域下公立医院文化建设研究

来源: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摘要:【摘要】新医改政策的出台将公立医院发展的大方向定位为“坚持公益性、调动积极性”。这就要求公立医院必须将其趋利性或营利性变为公益性或非营利性,公立医院既得优势地位的弱化,使得公立医院文化建设显得十分迫切。进行公立医院文化建设,重塑医院和医生的伦理价值观,在公立医院改革与发展中起战略性的作用。本......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新医改政策的出台将公立医院发展的大方向定位为“坚持公益性、调动积极性”。这就要求公立医院必须将其趋利性或营利性变为公益性或非营利性,公立医院既得优势地位的弱化,使得公立医院文化建设显得十分迫切。进行公立医院文化建设,重塑医院和医生的伦理价值观,在公立医院改革与发展中起战略性的作用。本文立足于推进公立医院文化建设,以文化管理为切入点,在明确界定了医院文化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新医改政策对公立医院文化建设带来的影响及医院文化建设的意义,深入分析了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研究和探寻公立医院文化建设的路径与方法。

【关键词】  新医改;医院文化;公益性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1]温家宝在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实现新跨越。”[2] 医院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社会的关注。医院文化是医院在谋求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长期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为全体员工所认同的群体意识,是医院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在一定民族文化传统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本医院特色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规章制度、生活方式、人文环境,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3]。医院文化是医院历史、传统、特征、精神和服务的积淀、内化和升华的结果。作为医院内涵提升的核心内容,医院文化在现代医院管理中发挥着前所未有的重要功能,是决定医院和谐发展的精髓。因此,医院文化建设至关重要。

  1 新医改政策对公立医院文化建设带来的影响

  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新医改方案)终于问世,次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又相继出台。这一方案把“医药分开”作为重要思路,将公立医院的大方向定为“坚持公益性,调动积极性”[4]。 这个重大战略举措的出台,为公立医院定了性,要求公立医院把“坚持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作为自身发展的指导原则,意味着公立医院必须尽快把其趋利性或营利性变为公益性或非营利性,意味着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医院文化建设,重塑医院和医生的伦理价值观。新医改政策对现存公立医院文化具有重要影响,将促使公立医院文化出现新的变化,对医院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5]。

  1.1 重新确立公立医院文化的地位

  公立医院在公共医疗卫生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公立医院的不断适应性改革一直没有改变其所拥有的强势地位,使得很多公立医院将“盈利”这一目标凌驾于 “公益”这一目标之上,忽视了公立医院文化的先进引导作用。新医改政策的出台取消了公立医院的药品加成,并明确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为公立医院的发展确定了指导方向。这一政策使得公立医院的研究者与医院管理者开始重新认识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医院文化建设并非仅仅是一些单纯的文体活动或者一种宣传口号,而是一种先进的意识形态,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管理思想与思维。

  1.2 促使公立医院由“官僚文化”向“人本文化”转变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在“官本位”政治生态的强力影响下,公立医院内部机构设置不合理,运行机制僵化,但凭借着公立医院公共卫生资源配置中的强势地位,以及在患者面前拥有的信息优势,工作人员在面对患者时,往往存在着一种“高姿态”,工作效率低下,形成“效率低-患者多-效率更低”的恶性循环。新医改政策确定了公立医院的“服务”地位,促使公立医院的工作人员将患者的需求放在首要地位,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更好地为社会公众的健康保驾护航。同时,“调动积极性”要求公立医院的内部管理应以员工为本,平衡员工的工作任务与福利待遇,从而保证公立医院外部以病人为本,内部以员工为本,实现公立医院“人本文化”的构建。

  1.3 确定了公立医院文化培育中的公共参与方向

  新医改政策视域下,公立医院改革涉及几大利益集团,一是政府部门,包括卫生部、社会保障部、计划及财政部门、地方政府;二是医疗服务提供者,包括公立医院及其医务人员、医药制造商;三是消费者,包括患者、妇女、儿童、老年群体以及退休人员群体、参保群体等;四是卫生发展集团,包括科研院校、专家学者、非政府组织:五是新闻媒体机构,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各方利益集团在公立医院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公立医院改革效果如何,公立医院文化建设该如何进行,都需要各方利益主体的积极参与。 “公益性”与“积极性”是新医改政策对不同利益主体的提出的要求,因此各方利益主体要在公立医院文化建设中努力寻求二者的协调点,最终达成以“公益性”为中心的均衡状态。

  2 新医改视域下医院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新医改方案的突出亮点,可以概括为两个关键词:公益和公平。维护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是本次医改极其鲜明的特征。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从理念到体制的重大变革。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阶段。其中的教训之一是部分公立医院为了生存和发展,过度治疗,盲目趋利,加剧了群众的看病就医负担。此类做法违背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宗旨。只有让医疗卫生事业回归公益性,才能真正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难题。这对公立医院来讲,不仅是一个体制问题,也是一个文化问题。医院文化是医院在医疗实践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倡导和培育而生成的一种群体文化,其一旦确立,就具有一种特定的文化定势,这种强有力的医院精神和行为准则自觉不自觉地成为医院的行为方向,就会对医院发展形成一种内在的自我驱动。在新医改这样大的背景下,公立医院文化建设存在很多问题。

  2.1 关键环节上:缺乏行之有效的调动医生积极性的机制

  医院以人为本的机制必须考虑两个方面:一是以病人为本,而不是以经济效益为本,这体现的是医院的公益性;二是以医院员工为本,这体现的是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就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必然改变医院及医生以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局面。新医改明确提出要规范医务人员收入分配机制,医务人员收入不能同医疗服务收费挂钩,要坚决杜绝科室承包、开单提成、小金库等违规现象的发生。将医务人员收入与医疗服务收费脱钩,从内部分配机制上约束医疗费用的上涨。医务人员是医改的主力军,各项医改的政策措施要靠他们去落实,因此,必须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调动增加服务和改善服务的积极性,医院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处理好公益性与积极性的关系,这也是今后医院制度文化建设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2.2基础环节上:管理思维市场化

  目前,医院管理还停留在“市场化”的思维,医院的市场化的管理思维给老百姓带来了日益沉重的负担,医疗行业的公益性不可能通过市场化管理能实现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文化呈现出的“商业性、市场性、竞争性、营利性”等特征,偏离了公立医院文化的本质属性。医院文化要实现本质属性的回归和重塑,我们需要将医院文化从企业文化中剥离出来,建立以“人民性、公益性、福利性、保障性”为特性的独立的医院文化体系[6]。端正医院文化的建设方向、校正医务人员的价值追求、促进医疗卫生回归公益性改革。在当前医疗卫生回归公益性改革的大潮面前,医疗卫生的公益性回归需要做两个方面的努力,一方面是从“制度”上回归,另一方面就是从“文化”上回归。而“文化”回归更有根本性,能够从思想观念、价值追求、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上,对医务人员行为进行全面的引导和校正,是对“制度”回归的促进和保证。

  2.3 重要环节上:医生群体的道德滑坡

  医德的沦丧是医疗领域的市场化导向改革的副产品。医生群体的道德滑坡主要表现在: 首先,价值取向错位,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药品、医疗器械寻租现象、大处方现象层出不穷;搞科室创收,诱导需求;收受病人红包,收受回扣、开单提成,滥检查、乱涨价、乱收费的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不作为或作为不到位现象,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责任缺失。其次,服务意识不够,忽视对病人的人文关怀。再次,自保型医疗现象。医德的缺失是医院盘剥患者得以实现的基础。如果要让医疗领域重回干净,医患关系得到根本的改善,除非重新确立起医德的应有地位,否则将永无实现的可能。医院的公益性也就无从体现了。

  3 新医改视域下加强公立医院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3.1 强化职业道德教育,优化执业舆论环境

  医疗行业本质上是一种服务行业,但医疗服务本身特殊的产品属性又使得医疗行业具有其他服务行业所不具备的特点。因此,要不断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职业素养,着力培养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使其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做到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在保证医护质量的同时尽力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负担,切实维护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认真履行和坚持自身的服务承诺和职业操守。另外,由于医疗活动具有很强的风险性以及医师职业的经验性特点, 加之我国当前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 造成了许多城市大医院的医务人员工作量过大,承受着较大的执业压力。这就要求新闻媒体应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对人民群众关注的医疗活动中一些热点、焦点问题多给予正面的宣传报道, 要大力宣传医务工作者中先进典型人物的模范事迹, 为医务人员营建一种积极健康的执业舆论环境氛围。

  3.2 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医改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坚持立足国情,建立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坚持统筹兼顾,把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与完善制度体系结合起来,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医疗服务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形成“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在医改基本原则指导下,医院文化建设必须建立健全医院的制度文化,提高医院的现代管理水平。医院在创建等级建设评审中,实行严格质控制度。医院文化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建立基于绩效的医院文化要以完善健全的规章制度和薪酬福利体系为基础,使管理制度的“硬”管理与企业文化的“软”管理有机结合起来,要建立关键事件绩效考核机制,保证医院文化作用的真正实现。这种考核模式以目标和岗位责任为出发点,在医院整体目标层层分解到各科室的过程中,通过对各科室员工岗位职责的梳理,确定各科室和员工的绩效关键目标的同时明确其承担的责任。

  3.3 弘扬精神文化,强化服务理念

  医院精神文化是公立医院得以生存的精神支柱,是推动公立医院得以发展的长久动力。弘扬精神文化,能够让医院员工从“被动受约束”逐渐转变为“主动自我约束”,牢记医院精神,将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在全院内弘扬精神文化,能够对公立医院员工间产生有力的激励作用,增强医院的竞争力,同时,能够形成一种良好的服务氛围,给予患者感受到最优质的服务。医院员工精神饱满地工作,患者享受满意的服务,两者共存于有序的就医环境下,能够进行有效的互动,既能够有效提高医院员工的工作效率,又能在最大限度上为患者减轻病痛,从根本上缓解了医患矛盾,有利于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当然,培育良好的精神文化是公立医院文化建设中的最重要一环,也是最困难的一环,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和积极配合。此外,在医院文化建设的实践中,要特别注重服务文化的建设。服务文化是医务人员这一社会群体在为人类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全部物态服务文化和意态服务文化的总和,是医院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刘国荣.医院文化论.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31.

  2 刘惠敏.新医改背景下我国公立医院文化建设的思考.医学与社会,2011(2).

  3 檀琳,冯泽明.探索构建适应新型医患关系的医院文化体系.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3).

  4 戴倩丹.浅议医院文化建设与未来医院发展.中国医院管理,2008(10).

  5 张健.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中国医院管理,2008(8).

作者: 吕占峰,甄建虎作者单位:(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内蒙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