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6年第2卷第1期

浅谈慢性胃炎的中成药合理选用

来源: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摘要:慢性胃炎属于中医学的“吞酸”、“嘈杂”、“胃痛”、“胃脘痛”的范畴,中医通常将其分为肝胃气滞型、饮食停滞型、胃阴不足型、脾胃虚寒型。目前市场上用于治疗慢性胃炎的中成药品种较多,药理作用也不尽相同,患者多为望名选用,不能按照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针对性应用,效果往往不理想,因此有必要对此类常用的中成药......

点击显示 收起

  慢性胃炎属于中医学的“吞酸”、“嘈杂”、“胃痛”、“胃脘痛”的范畴,中医通常将其分为肝胃气滞型、饮食停滞型、胃阴不足型、脾胃虚寒型。各型的临床表现及用药都有不同。虽然人们一般认为中药无副作用或副作用很少,但如果药不对症,不但不能使病情得以缓解,反而使病情日益加重。目前市场上用于治疗慢性胃炎的中成药品种较多,药理作用也不尽相同,患者多为望名选用,不能按照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针对性应用,效果往往不理想,因此有必要对此类常用的中成药作一概述,以便大家能合理运用中成药治疗慢性胃炎,提高疗效。

  1  肝胃气滞型

  表现胃脘胀痛,饱闷不适,食后尤甚,嗳气频作,或者恶心呕吐、泛酸等。气滞胃痛冲剂、舒肝止痛丸、舒肝丸、加味左金丸均具有疏肝理气和胃止痛功效,适用于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肝气犯胃所引起的胸胁胀满,胃脘疼痛,痛连两胁,嘈杂恶心等。但它们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气滞胃痛冲剂是由回逆散加减组成的方药,由柴胡、枳壳、甘草、香附等药物组成,既能疏肝理气,又能和胃止痛。舒肝止痛丸,由柴胡、香附、白芍、甘草、郁金、元胡、白术、川楝子等药组成,与气滞胃痛冲剂相比,偏重于止痛,舒肝丸侧重于疏肝理气,而和胃功能偏弱,多用于两胁胀满疼痛为主,兼有胃脘疼痛、嘈杂吞酸、恶心、呕吐等症。肝气郁结,日久化火,肝火灼胃引起的胸脘痞满,灼热疼痛,急躁易怒,嗳气吞酸之证,用加味左金丸最适合。

  2  饮食停滞型

  表现为胃脘胀满,食后加重,疼痛、呕吐、消化不良、大便不爽等。胃苏冲剂是紫苏梗、香附、陈皮、佛手等药制成的冲剂,具有理气消胀,和胃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外邪侵袭、饮食不节等导致胃气壅滞。胃失和降的胃脘胀满、疼痛、嗳气、排便不畅等。保合丸用于饥饱失调、宿食停滞所致脘腹胀满,嗳腐酸臭,泻下臭秽,有消食导滞的功效。香砂养胃丸侧重于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嗳气呕秽等。

  3  脾胃虚寒型

  表现胃痛隐隐,泛吐清水,喜温喜按、纳食减少、神疲乏力,甚者手足温、大便溏泻。温胃舒由《脾胃论》温胃汤化裁而成,方中有人参、益智仁、厚朴、白豆蔻、干姜、泽泻、姜黄、黄芪、陈皮、甘草等药。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胃痛。人参健脾丸、香砂六君子、参苓白术散都是脾胃虚寒型的宜选药物。

  4  胃阴不足型

  表现胃脘隐痛,嘈杂似饥,口干不欲饮,大便干结难解者,宜选用养胃舒或养胃冲剂。用于酸甘养阴,利胃止痛之功效。

  总之,治疗慢性胃炎的中成药品种繁多,在这里只介绍几种常见的。患者应在专业医师依据辨证论治的原则下,施行积极合理的治疗,正确选用中成药,做到对症下药,使病情逐步缓解以致痊愈。

  作者单位:253010 山东德州,德州联合医院

  (编辑:悦铭)

作者: 张冬梅,王兴刚 2006-9-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