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6年第2卷第4期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道感染

来源: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摘要:泌尿道感染(UTI)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女性感染率约2。它可分为下泌尿道感染(尿道炎、膀胱炎)和上泌尿道感染(输尿管炎、肾盂肾炎)。下尿道感染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上尿道感染,上尿道感染不及时治疗可转为慢性肾盂肾炎。因此,及时积极地治疗急性泌尿道感染是非常重要的。...

点击显示 收起

  泌尿道感染(UTI)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女性感染率约2.05%。它可分为下泌尿道感染(尿道炎、膀胱炎)和上泌尿道感染(输尿管炎、肾盂肾炎)。下尿道感染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上尿道感染,上尿道感染不及时治疗可转为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变的主要原因。因此,及时积极地治疗急性泌尿道感染是非常重要的。临床运用中常选用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先锋霉素类等。有时结合尿培养针对性用药及时对症治疗,疾病恢复仍很慢。在应用抗生素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现将急性泌尿道感染60例对照结果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中,男9例,女51例,平均年龄46.9岁。诊断标准参照第二届全国肾脏病学术会议标准。全部病人均有发热或伴畏寒及尿路刺激症状(尿频、尿急或伴尿痛)和尿常规异常(有白细胞、脓尿、部分有蛋白或管型)伴腰痛28例,伴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胀)16例。

    1.2  治疗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甲组、乙组。甲组以常规抗生素及对症治疗(单用西药组)。乙组在甲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小柴胡汤加减:柴胡15g,黄芩15g,银花15g,蒲公英30g,滑石12g,车前草30g,生甘草3g,每日1剂常规煎服(中西药结合组)。所有病人每天记录体温、症状,查尿常规。以热退稳定,尿道刺激症状及其他症状消失,尿常规正常,尿菌阴性为治愈标准。

    1.3  结果  甲组平均退热3.5天,症状消失为4.3天,尿常规阴转为7.5天;乙组平均退热为2.2天,症状消失3.2天,尿常规阴转为4.9天,乙组疗效明显优于甲组。

    2  讨论

    泌尿系感染属于中医的淋证范畴,其发病与湿热毒邪侵袭及脏腑功能失调有关。淋证之表现与肝经密切相关。肝主疏泄湿热侵袭,肝失疏泄,或气机升降失调,气滞湿阻,亦可见淋之表现。若气滞不行,久则瘀血阻滞,使病情缠绵难愈。故方用柴胡疏肝理气、清热解毒为主,配黄芩、银花、蒲公英、滑石、甘草清热利湿通淋。现代药理证实,柴胡总甙具解热抗炎作用,黄芩甙具抗菌消炎作用,银花中主要成分绿原酸、异绿原酸也具抗菌消炎作用。以上组方相辅相成共奏清热解毒,利尿通淋之功。结合西药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标本皆治,既消灭了病原体,又改善了症状。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道感染,可起到退热迅速,尿道刺激症状消失早,尿常规阴转快等优点,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单位: 1 717600 陕西吴起,吴起县人民医院

    2 吉林延吉,延大医学院02级(实习生)

  (编辑:宋  冰)

作者: 王志权,王胜琦,李国妮 2006-9-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