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6年第2卷第5期

人文科学与传统医学文化

来源: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摘要:“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科学”即“社会科学”,是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包括政治经济学、法律学、历史学、文艺学、美学、伦理学等。我国传统医学是富于人文精神的医学,从孔夫子的“仁者爱人”到后世医学家的“医为仁术”以及孙思邈的“大医精诚”都强调了医学是一门富于人文精神的科学。再如唐代......

点击显示 收起

   “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科学”即“社会科学”,是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包括政治经济学、法律学、历史学、文艺学、美学、伦理学等。

  我国传统医学是富于人文精神的医学,从孔夫子的“仁者爱人”到后世医学家的“医为仁术”以及孙思邈的“大医精诚”都强调了医学是一门富于人文精神的科学。如春秋战国的扁鹊、唐代的孙思邈、明代的李时珍等等,既是神奇医术的化身,也作为医德高尚的典范而深入人心,同时也反映在许多的著作中,如医学在《内经》中被称为“圣人之术”,后世也多称为“仁术”,充分说明了医务工作者应具备高度的智慧和高尚的医德。再如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大医精诚》既是我国传统医学史上著名的医德专论名篇,也是后世医务工作者的医德教育范文。书中把“精”和“诚”作为医生修养的两个标准,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文中对医生的治学态度、诊疗作风、思想修养、学术道德等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论述的观点对当今的医务工作者仍然起着十分积极的教育作用。

  医学无论中外,皆起于对人性的关怀,医学的属性内在地包含着人文社会因素,医学需要人文精神的支撑。提高人文修养是新形势下对我们医务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我国传统医学的人文精神主要体现为:仁民爱物、修己安人、以文为上、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等基本精神和价值观念。这些关乎人的尊严与使命、人的权利与责任、人的理想与品格、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协调等等社会中的重大问题,在我国传统医学中都有很好的体现。如前代医学以医为神圣之学,以治病救人为最高的仁德,他们认为“其道通于神圣”。

  我国传统医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增进人的文化修养、道德情操和意志品格,追求人的自身发展与完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所谓“学者,学做人也,”其着眼点主要是落在“做人”二字上,即成就人文关怀上。它培养并追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境界,君子“谋道不谋食”的气节,见贤思齐、尊贤容众的坦荡胸怀,在今天仍不失为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所以,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不惑、不忧、不惧的人的理念的实现,既依赖于科学技术教育,又需要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美国哈佛大学心理系教授丹尼尔·戈尔曼在1995年提出“情商”教育理论,这一理论强调:人生的成就最多有20% 归于智商,80% 则归于情商,谁的情商开发得好,谁就成功的机会就多。情商是用来反映一个人社会适应性、社会交往能力的术语,它体现一个人的同情心、情感、表达能力、意志力、抗挫折力、自信力、人际交往、合作能力等。所谓高情商即说话得当,办事得体,言行有度,人见人爱。丹尼尔·戈尔曼提出,“情商”是指测定和描述人的情绪的自控力,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办事的意志力,对挫折的忍受力,对自我了解及对他人的理解宽容等。这就是说,一个人要学业和事业都取得成功,不但应具备很高的智商,而且必须具备颇高的情商。在关键时刻,许多事情成败往往不仅取决于智商,而更重要取决于情商。情商可以通过后天培养,得到提高。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发展。

  因此,作为医务工作者,一方面要依赖科学技术,在专业技术上要精益求精,另一方面更需要人文关怀和人文科学的培养,才能真正成为“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优秀医务工作者。我们主张:对患者多一分关爱,少一分漠视;对同事多一些帮助,少一些评论;对朋友多一分关心,少一分苛求;对医院决策多一分理解,少一分抱怨;对领导多一些建议,少一些指责;对下属多一些沟通,少一些指令;对工作多一分勤劳,少一分懒惰;对生活多一些严谨,少一些松散;对自己多一分克制,少一分贪奢。

     作者单位:415300 湖南石门,石门县中医院

  (编辑:秋  实)

作者: 熊鹏辉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