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6年第2卷第5期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78例

来源: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摘要:2002年1月~2005年12月,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毛细支气管炎78例(以下简称治疗组)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同时与常规西药治疗的76例(以下简称对照组)进行了对照观察,现总结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全部154例均为住院患儿,均符合《实用儿科学》第6版关于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78例,男44例,女......

点击显示 收起

  2002年1月~2005年12月,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毛细支气管炎78例(以下简称治疗组)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同时与常规西药治疗的76例(以下简称对照组)进行了对照观察,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154例均为住院患儿,均符合《实用儿科学》第6版关于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78例,男44例,女34例,年龄<6个月36例,7个月~3岁者42例,平均病程为(4.8±1.6)天;对照组76例,男42例,女34例,年龄<6个月34例,7个月~3岁者42例,平均病程(4.5±1.8)天,两组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按西医常规治疗方案予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抗感染,激素、镇静及止咳平喘、雾化吸入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炙麻黄3~6g,杏仁3~5g,射干3~5g,法夏3~5g,甘草3~5g,僵蚕3~6g,蝉蜕3~6g,葶苈子3~6g,桔梗3~5g,随症加减:挟风寒者加桂枝3~5g,热盛者加黄芩3~5g,桑白皮5~8g,痰多者加苏子3~5g,白芥子3~5g,莱菔子3~6g。每日1剂,水煎浓缩至30~60ml,分3次口服,口服困难者行保留灌肠,2次/d。7天为1个疗程。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及肺部罗音明显消失,X线胸透阴影消失;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肺部罗音明显减少,X线胸透阴影部分吸收;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及X线检查无明显变化。

    2.2  治疗结果  治疗组78例,治愈64例,占82.1%;有效11例,占14.1%;无效3例,占3.8%,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76例,治愈55例,占72.4%;有效8例,占10.5%;无效13例,占17.1%,总有效率82.9%,两组疗效比效P<0.05,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毛细支气管炎属于中医喘嗽范畴,其病因病机为外邪侵肺,痰热壅盛,肺失宣肃所致,治宜宣肺定喘、清热化痰,方中麻黄、杏仁宣肺平喘,射干、葶苈子清泻肺热、降气消痰,桔梗宣肺祛痰,法夏燥湿化痰,僵蚕、蝉蜕轻清透邪、解痉治咳,药选轻灵,取轻可去实之意。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达宣肺清热,止咳化痰,平喘之功效,同时配合西药促进了炎症消除,保持了呼吸道的畅通,使患儿喘憋症状迅速解除,通过临床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较单纯西药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单位: 1 431800 湖北京山,京山妇幼保健院

    2 431800 湖北京山,京山县中医院

  (编辑:秋  实)

作者: 董登海,杨运喜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