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6年第2卷第5期

内服中药治疗顽固性皮肤瘙痒症的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摘要:发病时无明显皮疹团块,以全身皮肤奇痒为特征。久居南方个别患者因受湿热影响,体内肝、脾、肾湿热,湿热所致皮肤奇痒。经过抓擦后部分患者出现全身皮肤红、肿、热,但无团块和明显皮疹。一般通过西药对症治疗后能解决或缓解症状,但往往停药后复发。...

点击显示 收起

  瘙痒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我国南方多发病,目前其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发病时无明显皮疹团块,以全身皮肤奇痒为特征。无明显的过敏源诱发,但以过敏体质者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大部分患者以夏秋季夜间发病者尤胜。

  中医认为我国南方气候潮湿,气温上升而导致湿气上升。久居南方个别患者因受湿热影响,体内肝、脾、肾湿热,湿热所致皮肤奇痒。经过抓擦后部分患者出现全身皮肤红、肿、热,但无团块和明显皮疹。一般通过西药对症治疗后能解决或缓解症状,但往往停药后复发。

  5年来,笔者运用中药对 47 例皮肤瘙痒症的临床治疗,跟踪观察疗效明显而稳定,复发者甚少。

    1  临床资料

    47例顽固性皮肤瘙痒症病人,年龄7~60岁,男28例,女19例,症状均为全身奇痒,体征无疹团。

    2  方剂组成[1]

  当归25g,白芍20g,川芎12g,生地15g,防风10g,蛇蜕4条,蝉蜕10g,僵蚕10g,全蝎10g,黄连10g,花粉20g。1日1剂,7日为1个疗程。15 岁以下减半量。5年病例跟踪。

    3  治疗结果

    疗效进程:有效44例,无效3例。3日见效31例,7日见效9例,14日见效4 例。

    5年跟踪,痊愈无复发33 例,1年后复发3例,2年后复发8例,无效3例,治愈率87%。

    4  体会

    此病治以养血、活血、凉血、息风、解毒为主并以清热、燥湿、泻火、生津、解痉止痒[2]。方中当归、川芎活血祛风行气,生地、黄连清热凉血泻火,解毒燥湿。白芍、花粉养血生津平肝。僵蚕、全蝎、蛇蜕、蝉蜕息风散结,解毒止痉。

      血热偏盛者:见烦热、口干、咽燥加知母、丹皮;夜寐不佳躁动者:加柏子仁、枣仁(炒);便秘加大黄、火麻仁;胃脘胀满者加薤白。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5,46-90.

    2  刘辅仁.实用皮肤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50.

   作者单位: 642364 四川安岳,安岳县镇子中心卫生院

   (编辑:秋  实)

作者: 何国祥,孟英芳,廖继承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