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6年第2卷第6期

中医临床带教的回顾

来源: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本文概述了笔者中医临床带教多年来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并针对目前临床带教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该改进与努力的方向,对于进一步提高中医临床带教的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中医带教。解决方法我院作为陕西中医学院的教学医院,已有多年的历史,加之建院以后不断地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毕业于中医......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本文概述了笔者中医临床带教多年来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并针对目前临床带  教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该改进与努力的方向,对于进一步提高中医临床带教的水平,  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中医带教;存在问题;解决方法

      我院作为陕西中医学院的教学医院,已有多年的历史,加之建院以后不断地有来自全国  各地的毕业于中医院校的学生来我院进修学习,因此,几十年来在如何带教好中医院校的临  床实习生上有着丰富的经验与体会,而且从中我们也发现了多年来遗留至今尚不能完全解决  好的一些实际问题,愿与同道们共同学习商榷,加以改进与提高。

    1  带教中医临床实习的体会

    脱离了单纯的四年书本学习的实习同学,都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这也是一种很自  然的现象,因为医学院校的课程本身就很繁重,更加之中医院校的学生,身挑双担,从中可  想而知[1]。来到临床初期我院根据同学们的具体情况,首先要进行为期一周的入  院教育,聘请  院内有关专家作一些与同学们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讲座,如病历的书写,院内的规章制度,  带领他们熟悉医院环境等等,待到同学们按照事先编好的程序进入临床科室之后,再由临床  科室负责人,具体分配带教老师,从此同学们才算正式进入角色。我们各科室基本上都能做  到有专人负责同学们的学习、工作问题,并针对具体病人或特殊病人专门向同学们做一些讲  座,鼓励同学们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自由发言,做到教学相长。在此之前我们一般都会提  前做一些布置,让同学们提早作好对某一个病人病情的熟悉,查阅该患者所患疾病的中西医  确诊方法、目前常用治法、特殊治法以及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我们经常强调学不在多,而  在于精。只有你从真正意义上搞清了某一种疾病的来龙去脉,才能触类旁通,才能提高独立  提出问题,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医院主管部门医务科在安排好同学们全面进入临床的同时,亦安排好年度的学习计划,  首先从基础理论及临床上经常遇到的问题讲起,如心电图知识的系列讲座,临床生化检验知  识的系列讲座等等,加  强基础训练,加强活学活用,加强动手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  们能在1年以后走进实际工作时得      心应手,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目标。为此,带教老师们一  般都会在学生们实习到5个月以后让其独立管理病人,自己作为辅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  考验,责任与荣誉并存的现实,有些学生就能够完全将自身的角色转换过来,粗心与细心,  能力的强弱,自身知识的粗浅,对照着病人也能一目了然;这其中一部分同学就会受到老师  的高度好评,一部分人则不能胜任此项工作败下阵来。因此,自身原来以为很简单的问题并  不是一件轻而易举可以胜任的工作。经过实习,同学们就会体会到临床之事无大小之分,有  一点疏漏都有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尤其是在社会大环境剧烈变化、新闻舆论有偏激导向、  医患矛盾比较突出的今天,语言讲述本身就是一门需要认真思考后才能讲出的话语,随意的  承诺、许诺,尤其是在自己医学知识尚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时,则会漏洞百出,产生严重负  面影响。

    虽然我们身为中医医院,但在目前时代已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的现实情况下,单纯强调  中医的观点,显然已经严重落后于时代的要求,因此,中西医并重,一直是我们向同学们灌  输的重要观点,不懂西医无法与时代交流,亦无法促进中医的现代化,但只懂西医,则会使  自己的中医优势丧失殆尽,就象以己之短而较人之长,毫无优势可言[2],因此,  加强中西医互补学习是一种较为实在的作法。

    2  影响中医临床实习效果的原因分析

    从我们带教多年的实际出发,以及从历届毕业生的回访来看,目前中医院校的总体毕业  生不为大多数医院欢迎,我们自身考虑其原因可能与以下问题有关:(1)在校时课程设置不  尽  合理,学非所用。例如各个中医学院的课程中均以中医基础课程的设置占领了相当大的内容  ,而这些课程本身就是多次重复出现的不同语言组织的翻版,从前亦可能多次有人提出过如  此尖锐的问题,但唯恐被扣上“中医叛逆”的“帽子”而不敢鸣屈,使一代一代的中医学子  在耗费着充满青春活力的大好时光。时代在发展,知识在更新,尤其是在已经进入信息时代  的今天,如果仍抱着古板而不知变通,则就会严重阻碍中医学的发展,我们认为应大力加强  对中医临床教学内容的倾斜,并应由直接的临床医生带教,则学生们必会产生耳目一新的感  觉;若为了加强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则可以专门设立这样的专业去投入,而没有必要将  全部的中医学生均拉入该“胡同”内消磨时光。(2)西医课时设置偏少,以至于到了临床无  所  适从。由于西医是建立在现代各种的科学领域上的一门综合学科,且随着各种科学的进步,  它均能得到不断的升华、进步,其发展惊人,因此作为一名现代社会的医生,一名中医医生  ,懂得西医,了解西医,熟悉西医的基本理论,已经成为一种无需讨论的话题[3]  ,问题的关键  是我们要从思想的深处加强对此问题的认识,切实在课时的安排上给予体现,我们认为中西  医比例各占一半最为适宜,只有在校期间打好了一定的西医基础,即就是将来自学也会方便  许多;而不像中医那样,有些甚至小学或初中毕业也会开出几张处方。(3)实用的、时兴的  课  程没有设置或设置太少,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例如医学统计学,电脑课程,医学英语  ,心理学、医学与法制等社会急需的能力要求科目,目前仍显太少,应大力加强此方面的投  入,以使学生更能适应于社会需求,拓展生活空间。(4)考研的压力对中医临床的实习产生  了  严重的影响。现今社会,文凭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生的层次,再就是由于总体上大  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近几年的不景气导致了临近毕业时的考研大军,此点在中医方面表现的尤  为突出,考研的心理及实际的行动,必然会对实习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实习时耗费的  精力对考研似乎无直接的帮助,因此一些同学必然就从心理上产生了抵触的情绪;我们认为  这两个方面确实难以完全相融,还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面对现实,要么安心实习,要么在实  习的后期放弃实习安心考研,或者建议校方将学生的实习成绩计入考研总分,方能使两者有  机融合。(5)教学基地与学院管理仍缺乏条理性。作为教学医院,在系统安排学生实习时仍  有  许多盲目的举措,随机性很大,对各科室的具体带教情况了解不够,无系统考察的内容设置  ,大多采取自由松散管理,从而使认真带教与敷衍了事者苦乐不均,更没有从直接有效的分  配机制上抓起,切入点不准,使学生们在各科轮转后感觉差异巨大;此外8h之外的活动  几乎无人组织,生活事宜无人过问,使学生无温暖感可言。作为学校一方,放出学生实习以  后监督不力,且无一定的章法,无系统的、定期的随访回顾记录、无改进措施、无从学生切  身利益出发的真实感受,这样必然导致有些实习基地得过且过,放任自流,如此这般,中医  临床教学技艺谈何提高?

    3  21世纪中医临床教学改革之我见

    作为21世纪的新一代中医后辈,在明确了自己前进的方向与肩负的历史责任以后,就  要从目前的实际出发,在基础知识方面兼容并蓄,努力学习好一切现代社会所要求掌握的知  识与技能,同时完全掌握中西医两套理论[4];在临床实习中各教学点应制定切实  可行的带教措  施,并将带教质量量化后与其本人的劳动效益,晋升评聘直接挂钩,大力促进临床带教活动  ,使我们中医院校的学生一旦走入社会亦能成为独当一面的人物,为自己的后来者树立起一  个良好的形象,这样,既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也有利于逐步提高中医院校的声  望。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只有用先进的思想武装好自己的头脑,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  ,也才有可能为中医事业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因为只有站在巨人肩上的人才能成为下一  个巨人。

    【参考文献】

    1    于娜,刘保延.从全国中医药临床评价方法高级论坛看中医临床评价现状.辽宁中医杂志,20  06,33(6):679.

    2  王元钊.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对中医学的启示.辽宁中医杂志,2006,33(5):548.

    3  徐江雁.勤学苦研,古今相合,融会贯通.北京中医,2006,25(5):267.

    4  孙苏宁,樊惠兰.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北京中医,2006,25(4)  :245.

   作者单位: 710003 陕西西安,陕西省中医医院  

  (编辑:宋  冰)   

作者: 马战平, 程小红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