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7年第3卷第1期

甘精胰岛素联合消渴健脾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消渴健脾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与单纯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63例应用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联合消渴健脾胶囊组(33例)和单纯甘精胰岛素组(30例)。单纯甘精胰岛素组每晚11点注射甘精胰岛素。联合消渴健脾胶囊组每日三餐时各口服消渴......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消渴健脾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与单纯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63例应用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联合消渴健脾胶囊组(33例)和单纯甘精胰岛素组(30例)。单纯甘精胰岛素组每晚11点注射甘精胰岛素;联合消渴健脾胶囊组每日三餐时各口服消渴健脾胶囊4粒, 每晚11点注射甘精胰岛素。两组治疗目标为空腹血糖<7.0mmol/L和餐后2h血糖<10.0mmol/L。结果 治疗后两组果糖胺及空腹、餐后血糖均较前明显下降,甘精胰岛素联合消渴健脾胶囊组午餐、晚餐后2h血糖控制优于单纯甘精胰岛素组(P<0.05)。其余血糖两组下降幅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中药消渴健脾胶囊比单纯甘精胰岛素可以较好地控制午餐、晚餐后血糖。

【关键词】  甘精胰岛素 2型糖尿病 消渴健脾胶囊

  临床上对于2型糖尿病应用足量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能达标的患者,多改用不同方案胰岛素治疗。本文比较单纯每日1次甘精胰岛素注射与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中药消渴健脾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患者入选标准:使用两种以上口服降糖药至少3个月而血糖控制不佳(空腹血糖>7.0mmol/L)者,排除伴有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并发症患者。

    1.2 方法

    1.2.1 药物及制备 消渴健脾胶囊由车前子、苍术、大黄、龟版、太子参、木瓜、厚朴、鳖甲、土茯苓组成,制成胶囊,由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制剂室制备。

    1.2.2 观察方法 入选患者63例停服原有口服降糖药1周后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联合消渴健脾胶囊组和单纯甘精胰岛素组。甘精胰岛素联合消渴健脾胶囊治疗组33例,单纯甘精胰岛素治疗组30例。单纯甘精胰岛素治疗组每日晚11时左右皮下注射一次甘精胰岛素。联合组每日三餐时加口服消渴健脾胶囊4粒。甘精胰岛素起始剂量为0.2g/(kg·d)。根据检测血糖值调整胰岛素用量,每日早、中、晚餐前,早、中、晚餐后2h,晚11时、早3时分别监测指尖血糖(罗氏血糖仪)。两组均配合糖尿病标准热卡饮食,体力活动相对固定。血糖治疗目标:空腹血糖<7.0mmol/L和餐后2h血糖<10.0mmol/L。低血糖标准:末梢血糖<3.5mmol/L。血糖达标后继续治疗2周。

    1.3 统计学分析 连续定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比较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入选时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达到目标血糖值继续治疗2周后两组各项指标比较 见表2。表1 入选时一般资料比较注:两组入组时例数、性别、年龄、病程、FPG、2hPG、果糖胺差异均无显著性表2 达标后各项指标比较注:*P<0.05

    治疗后两组果糖胺及空腹、餐后血糖均较前明显下降, 甘精胰岛素联合中药消渴健脾胶囊组午餐、晚餐后2h血糖控制优于单纯甘精胰岛素组(P<0.05)。其余血糖两组下降幅度、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甘精胰岛素是甘氨酸替代胰岛素21位天冬氨酸,并在30位多加两个精氨酸而形成[1],这些变化使胰岛素在皮下组织偏碱环境条件下,溶解度降低,产生沉淀,吸收减慢,导致相对平稳的无峰基础胰岛素吸收[2]。甘精胰岛素注射到皮下后形成微沉淀,缓慢而平缓的吸收,使血浆胰岛素水平平稳,剂量适当的情况很少发生低血糖,与中效胰岛素相比,相似的血糖控制水平时,低血糖发生率显著减少[3]。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口服降糖西药日久,伤及脾胃,故而可出现恶心、腹泻、腹胀等胃肠道副作用。李杲曰“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失健运,则水湿不运,湿浊内生,变生痰饮水气停滞体内;水谷不化,则湿食互结,更滞脾运;以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久则气血阴阳俱损,“邪盛而正衰”。故中成药消渴健脾胶囊治以利湿泻浊,扶正健脾为法,方用车前子、苍术、厚朴、大黄、木瓜、土茯苓利湿泻浊,令湿浊从大小便而去;以太子参、龟版、鳖甲扶正健脾。诸药合用,使邪去而正安,令脾运得健。正气得复,使脏腑功能得以改善。

    因此,在停用口服降糖西药后,甘精胰岛素联合中药消渴健脾胶囊比单纯甘精胰岛素可以较好地控制午餐、晚餐后血糖。且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参考文献】
    1 Mckeage K,Goa Kl. Iusulin glargine a review of it’s the rapeutic use as a Loug -acting agent for the management of type 1 and I diabetes mellitus Drugs,2001,61(11):1599-1624.

2 Hamann A, matthaeis.Rosak c, et al .A raudom ized clinical trail comparing breakfast dinner or bedtime adm inistration of insulinglargine in patients with type 1 diabetes.Care,2003,26(6):1738-1744.

3 Rosenstock J,DAILEY ,MASSI-BE, et al. Reduced hypoglycemia rick with insulin glargine:a meta-analysis comparing insulin glargine with human NPH insulin in tape 2 diabetes.Diabetes Care,2005,28(4):950-955.

(编辑:宋 冰)


作者单位:830000 新疆乌鲁木齐,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

作者: 肖艳,王冬云 2008-5-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