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7年第3卷第2期

温胆定眩汤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110例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温胆定眩汤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椎-基底动脉狭窄、痉挛或闭塞导致脑干、小脑或枕叶皮层短暂性缺血。临床主要表现为与头位及体位变化有关的眩晕。我们于2000年3月~2003年6月用温胆定眩汤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110例,疗......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温胆定眩汤 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椎-基底动脉狭窄、痉挛或闭塞导致脑干、小脑或枕叶皮层短暂性缺血。临床主要表现为与头位及体位变化有关的眩晕。我们于2000年3月~2003年6月用温胆定眩汤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110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1)与头颅位置及体位变化密切相关的眩晕。(2)发病突然,反复发作,可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缓解。(3)眩晕时可伴有走路不稳或神经功能缺损。(4)除外内耳疾病、脑梗死及眼源性、代谢性、感染性疾病等所致眩晕。

    1.2  一般资料  符合标准的患者150例,均为门诊病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110例,男70例,女40例;年龄40~65岁,平均52岁;病程2~15年,平均8.2年;眩晕程度:轻度24例,中度60例,重度26例。对照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40~63岁,平均51.1岁;病程2.5~14年,平均5.2年;眩晕程度:轻度10例,中度21例,重度9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眩晕程度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温胆定眩汤每日1剂,早晚分服,20天为1个疗程。温胆定眩汤药物组成:葛根30g,茯苓15g,半夏10g,白术15g,天麻10g,桔红10g,丹参30g,川芎20g,地龙10g。随症加减:气虚加黄芪20g,瘀阻脑络加赤芍15g,蜈蚣2条,莪术15g,钩藤15g;肝阳偏亢加牡蛎30g,珍珠母30g,石决明15g;肾虚加山萸肉10g,桑寄生15g,枸杞10g。

    对照组服用氟桂利嗪胶囊5mg,日2次,尼莫地平60mg,日3次。疗程同治疗组。

    1.4  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经颅多普勒(TCD)示椎-基底动脉缺血恢复正常;显效:眩晕消失,TCD示供血明显改善;有效:眩晕程度减轻,发作次数减少1/2以上,TCD有改善;无效:未达有效标准。

    2  治疗效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组治愈10例,占9%;显效29例,占26.3%;有效63例,占57.3%;无效8例,占7.3%;总有效率92.7%。对照组治愈0例,显效6例,占15%,有效15例,占37.5%,无效19例,占47.5%,总有效率52.5%。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

    2.2  两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平均流速(x±s)比较  见表1。表1  治疗前后TCD显示平均流速的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后比较,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3  讨论

    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属中医学眩晕范畴。中医认为“无虚不作眩”、“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及“无瘀不作眩”。痰之为病,随气上下,无处不到。针对眩晕风、痰、瘀、虚的特点,本病病机为气虚血瘀,兼痰湿内阻,经脉不通,清阳不升,脑失所养,而致头晕、头痛、呕吐等症状。经反复临床实践,组成温胆定眩汤,随症加减,以调气机、化痰浊、活血化瘀,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方中黄芪、葛根补气升阳,统脉活络,有扩张心及外周脑血管、改善心脑循环作用。川芎活血化瘀,上行头目,为血中气药,行气活血,能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循环;丹参、赤芍、莪术、地龙活血化瘀,通经活络;天麻熄风通络,擅止头晕,《至宝密藏》谓“眼显头脑,虚风内作,非天麻不能除”,天麻有降低心脑、外周血管阻力,扩张小动脉及微血管,增加心脑血流量作用;白术健脾化湿,亦有扩张血管、抗凝血之功;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为风痰眩晕之要药,并能消除眩晕中的恶心呕吐;茯苓健脾渗湿,宁心安神;桔红理气化痰。温胆汤为祛湿化痰之名方,根据本方宗旨,灵活化裁。加熄风活络、活血化瘀诸药,共奏调气机、化痰浊,熄风定眩,活血化淤之效。

    (编辑:悦  铭)


作者单位:276300 山东沂南,沂南县中医院

作者: 刘向云王家倩刘丰华 2008-5-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