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7年第3卷第4期

丹七止痛膏治疗踝关节扭伤140例

来源:《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止痛膏踝关节扭伤是骨伤科临床常见的损伤性疾病,自2004年1月~2007年10月我们应用自制的外用油膏丹七止痛膏外用配合绷带包扎外固定的方法,治疗踝关节扭伤14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症状均有踝关节周围疼痛、肿胀瘀斑、活动受限。2治疗方法2。3用法用调好的丹七止痛膏敷在患处,根据肿胀和......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止痛膏


    踝关节扭伤是骨伤科临床常见的损伤性疾病,自2004年1月~2007年10月我们应用自制的外用油膏“丹七止痛膏”外用配合绷带包扎外固定的方法,治疗踝关节扭伤14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40例,均为门诊病人,男82例,女58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8岁,平均年龄为41岁,95例经X线检查,单纯软组织损伤86例,9例合并第5趾骨基底部骨折无移位,3例合并腓骨下段撕裂性骨折,无移位(以上合并骨折的病例不愿做石膏固定),35例不愿拍X线检查。临床症状均有踝关节周围疼痛、肿胀瘀斑、活动受限。

    1.2  诊断标准  急性扭挫伤病程在2周以内,局部疼痛、肿胀、压痛、功能活动受限,皮下瘀斑。X线检查排除骨折、脱位、体检未发现重要的神经、血管损伤者。

    1.3  分度标准  轻度:局部轻微肿胀、疼痛、皮下瘀斑较小,轻度压痛可从事一般工作,无须用镇痛药;中度:局部肿胀、疼痛、皮下瘀斑较深大,压痛明显,服镇痛药可缓解疼痛;重度:局部明显肿胀、持续剧烈疼痛,有大面积瘀斑,压痛剧烈,影响工作和生活,少数患者合并有外踝或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要求服镇痛药,甚至服镇痛药也只能缓解。

    2  治疗方法

    2.1  方药组成  丹参50g,田七50g,土鳖30g,旱莲草50g,冰片20g,樟脑20g,玄胡索50g。

    2.2  制备  将以上诸药研末,以凡士林适量调匀即成,呈黑色固态,常温下不溶化,盛入塑料盒中备用。

    2.3  用法  用调好的丹七止痛膏敷在患处,根据肿胀和瘀斑的范围大小敷药,厚度约2mm左右,上面加盖一层油纸或普通卫生纸,再用绷带缠缚固定,要注意松紧适度和血流循环。视病情少走路或限制活动,应抬高患肢有利于消肿。第2日更换1次,6天为1个疗程,其中治疗4~6天60例,7~12天40例,13~18天30例,18天(3个疗程以上)10例。

    3  临床观察

    3.1  疗效标准  显效:肿胀迅速消退,疼痛、瘀斑消失。好转:肿胀消退比较明显,瘀斑由青紫转浅,疼痛明显减轻。无效:疼痛、肿胀、瘀斑与治疗前无变化。

    3.2  结果  显效10例,好转30例。

    4  讨论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急性软组织损伤的病理变化,主要是损伤引起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和细胞内渗透到组织间隙引起肿胀和瘀斑,由于肌肉痉挛,炎性反应刺激神经末梢,引起肢体疼痛和功能障碍。踝关节扭伤多因在不平道路上行走、跑步、跳跃或下楼梯时,因踝关节处于跖屈侧,跖屈内翻时,容易损伤外侧的腓跟韧带,力量较大时,还可引起外踝撕脱性骨折,若是外翻姿势时,由于内侧的三角韧带较坚韧,较少发生损伤,这也是内侧较外侧损伤少的原因。

    踝关节扭伤,中医称为踝部伤筋,是指骨骼周围的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肌腱、筋膜、韧带、腱鞘、关节囊等组织的损伤。祖国医学认为,肢体受暴力损伤,肌肤筋肉受挫是肢体伤于外,气血伤于内,伤气则气滞,伤血则血瘀,滞于肌表则青紫肿痛。《素问·阴阳应急大论》云:“气伤痛,形伤肿”,“气无形,血有形,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气先伤及于血,或血先伤于气,先痛而后肿为气伤形,先肿面后痛为形伤气,气血两伤,多肿痛并见”,故踝关节扭伤,表现局部肿胀,瘀斑、疼痛,活动受限。

    对踝关节扭伤的治疗,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主。丹七止痛膏方中丹参、田七为主药,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二者合用,达到散瘀、消肿止痛的作用,方中用旱莲草凉血止血、玄胡索活血行气止痛、樟脑辛温走窜,利气以通络止痛。诸药合用共同达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本方的作用原理可能是通过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局部炎性渗出,改善微循环,促进水肿吸收,使局部肿胀、瘀斑消退、疼痛消失、功能活动恢复而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单位:435000 湖北黄石,黄石市中医院

作者: 张昌新 2008-5-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