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8年第4卷第1期

复方蜈龙胶囊的临床应用

来源:《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胶囊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其防治是目前医学界主要的研究课题。至真要大论》等理论为指导,在众家治疗肿瘤经验的启发下,通过辨证、辨病论治,总结40年的临床体会,确立了独行消结,强正抑邪的治疗原则。从1980年2月~2002年3月期间,我们应用我院配制的复方蜈龙胶囊及原方治疗胃癌、肺......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胶囊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其防治是目前医学界主要的研究课题。我们根据《素问·标本并治论》、《素问·至真要大论》等理论为指导,在众家治疗肿瘤经验的启发下,通过辨证、辨病论治,总结40年的临床体会,确立了“独行消结,强正抑邪”的治疗原则。从1980年2月~2002年3月期间,我们应用我院配制的“复方蜈龙胶囊”及原方治疗胃癌、肺癌等肿瘤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报道资料较完整的50例患者均为经CT、核磁共振等确诊为肿瘤的中晚期患者,男28例,女22例;年龄最小32岁,最大78岁;病程最短者4个月,最长者13个月。其中食管癌7例,胃癌17例,胰腺癌3例,肝癌5例,鼻咽癌2例,肺癌6例,结肠癌3例,子宫癌4例,乳腺癌3例。

    1.2  治疗方法  我院生产的复方蜈龙胶囊由蜈蚣、壁虎、五加皮、冬凌草、白术、干蟾皮、黄芪、西洋参、全蝎、三七、血竭、川贝、僵蚕等药材组成,经特殊工艺制成胶囊剂。服用方法:口服,每日2次,每次3粒,主攻期连续口服28天,以后根据病情辨证加减,每服用5天停2天,连续用药3个月,治疗期间停用其他一切药物,此后根据病情辨证加减,每服用2天停1天,持续服药半年。此后根据病情发展情况每年治疗2次,每次14天。

    2  治疗效果

    50例患者以中晚期癌症占大多数,经过主攻期28天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率达100%,表现为食欲增加、情绪好转、睡眠改善、体重增加、低热消退,大部分患者疼痛明显减轻并逐渐消失,特别是肺癌的剧烈咳嗽基本可以控制。一般用药5天后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凡是用药半年以上的患者,大都能生活自理或参加轻体力劳动。大多数患者带瘤生存,但是肿瘤明显缩小。

    治疗观察的50例中晚期癌症患者中,10年以上生存者6例,5年以上生存者22例,3年以上生存者6例,1年以上生存者16例。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36岁,哈尔滨铁路局干部,于1982年9月诊断为肺癌,左肺三个病灶,上叶两个(0.7cm×0.9cm、0.5cm×0.7cm)。于1985年元月服用此药原始方至1988年7月停药,1988年恢复工作,1992年后未再随访。

  4  讨论

    古代医学对肿瘤的治疗有“坚者消之”、“结者散之”、“损者益之”等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以“益气健脾法、温阳补肾法、养阴法、清热解毒法、化痰利湿法、软坚散结法、理气开郁法”的肿瘤治疗法都取得了满意疗效。

    杨更禄医师以《素问·标本兼治论》和《素问·至真要大论》为理论依据,以辨证辨病为基础,吸收众家治疗肿瘤的经验,认同瘤者毒也、结也,毒不除,瘤不去,结不消,瘤不散。认为扶正祛邪、祛毒散结、补骨髓、化瘀血、生精髓、消肿痛是治疗恶性肿瘤的关键,在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独到的“扶正固本,祛毒散结”的肿瘤治疗原则。

    复方蜈龙胶囊以蜈蚣、壁虎为君药,用于祛毒散结、补精髓、生精血以扶祛邪;以白术、黄芪、西洋参、五加皮、冬凌草为臣药,护中洲、生津液以养后天之本;以蟾蜍皮、血竭、三七、川贝为佐药,用于清热解毒,祛瘀散结;以全蝎为使药,逐水蚀疮,通经消肿而止痛。诸药伍用,共奏扶正气、调气血、祛毒散结、消肿定痛之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蜈蚣[1]、壁虎(天龙)[2]、蟾蜍皮[3]、冬凌草[4]、五加皮[5]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黄芪[6]、西洋参[7]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全蝎、蜈蚣[8]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诸药组成复方蜈龙胶囊对肿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镇痛作用明显,可明显提高生存质量,适用于治疗胃癌、肺癌等各种肿瘤的治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曾红,张国刚,程巨龙.蜈蚣中抗癌活性成分的提取.湖南中医杂志,2004,20(5):57-58.

2 杨金霞,王学美.壁虎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6,14(24):28-2431.

3 左小东,崔永安,秦叔逵,等.华蟾素抗肿瘤作用的临床研究进展.临床肿瘤学杂志,2003,8(3):232-235.

4 薛健,宋洁,沈彩霞.冬凌草的抗肿瘤作用研究.时珍国医国药,2007,18(9):2277-2278.

5 单保恩,段建萍,张丽华,等.五加皮抗肿瘤活性物质Age对单核细胞产生TNF-α和IL-12的影响.中国免疫学杂志,2003,19(7):490-493.

6 孙延涛,孙琦.黄芪的药理作用研究.黑龙江医药,2007,20(3):256-257.

7 李冀,柴剑波,赵伟国.西洋参抗疲劳作用及对迟发型超敏反应单核吞噬细胞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0):2002-2004.

8 朱寅圣.蜈蚣全蝎止痛散的药效学实验研究.时珍国医国药,2006,17(9):1705-1706.


作者单位:050800 河北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256临床部

作者: 高志刚,杨更禄 2008-5-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